双穿:从摆摊开始崛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我替他高兴个什么劲

是夜。

送走最后几个唠嗑的老头老太太。

赵文东提着方经理送给他的见面礼走出来。

“大爷爷,这个给您。”

“什么东西啊?”

曹红旗接过一看,“好家伙,铁观音,这是一整条的华子?”

赵文东一副看上去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点头道:“这是大老板给我的,大爷爷帮了我家这么多,我也不知道送什么给您好,大老板说给老人送烟送酒送茶不会错,我就问他要了这些。”

“傻小子,你送就送,可你这也太铺张浪费了,我哪里喝得了这么好的茶,还给我抽华子?”

曹红旗拿起来看了看,一时间有些疑惑,这个华子的包装怎么跟市面上卖的不一样呢?

倒也不是怀疑假烟真烟的问题,一个海城的大老板,不至于拿假烟忽悠人。

就是觉得这玩意儿费钱。

而且就算是假烟,带个华子拿出去不也有面儿,反正没人抽得出来真假。

这年头谁家能天天抽华子啊。

“大爷爷,您就收着吧,您要是不收着,以后我家有什么事情,我都不好意思去找您。”

“你啊你。”

曹红旗看着还没有他肩膀高的小家伙,叹息一声,“行吧,这次我就收了,以后别送这些贵的要死的玩意儿,你真要是发财了,给大爷爷割点肉,爷爷我爱吃大肥肉。”

“哈哈,那更简单了。”

赵文东立马跑到厨房,那那块姐姐都不知道怎么处理的蹄膀拿出来。

“大爷爷,这是我今天早上去县城割的,您拿回去吃。”

“我,这……”

曹红旗没想到自己就是找个托词,这小子竟然真给他拿了一块五斤多的蹄膀肉。

这下子搞得他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了。

赵文东嘿嘿傻笑,相比于曹红旗那一小瓶价值三万块钱的虎骨酒,这一点东西真不算什么。

反正这块蹄膀姐姐们都不知道怎么处理,干脆送给老村长当个下酒菜。

终究是孩子的一片心意。

曹红旗也算看出来了,这老赵家几个孩子都是好的,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行吧,那我就收了,明天我让你婶子做好了给你们送过来。”

“大爷爷,您自己留着吃就行,我家还有肉。”

“吃个屁,我一个快入土的老头子,哪里吃得了这么多肉。”

赵文东愣了愣,“您刚刚还说爱吃肉来着。”

曹红旗瞪了一眼赵文东,提着袋子双手背负在后,哼着不知名的戏曲慢慢朝家走去。

赵文东在院门口目送了一会儿,这才进了屋。

“大姐,水烧开了,你们谁先洗?”

“洗香香,哥,文丽也要洗香香!”

“哈哈,小文丽也要洗香香啊,你不是最讨厌洗澡了吗?”

二姐一把将小丫头抱起来,在怀里可劲儿的亲昵了一番,抬头笑盈盈的说:“东子,让你大姐和三姐带着文丽先洗吧,我跟你有个事情要说一下。”

赵念儿晚上回来就有些心不在焉。

赵文东心想是不是今天去摆摊遇到什么麻烦了。

不过,刚刚看二姐数钱数得那么开心,想来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麻烦。

“成,那去我屋里说。”

姐弟二人来到屋里,赵念儿将今天苏言礼给她说的话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

听完二姐的讲述。

赵文东若有所思的撑着下巴,蹙眉道:“我之前也想过我们的那批货是不是定价太低了,现在看来确实是,至于那个人,二姐,你觉得那个人可信吗?”

赵念儿愣了愣,想起苏言礼那张让人心跳加速的好看脸蛋,忍不住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颊。

“我,我也不知道,不过他说可以把学生证压在我这里,到时候卖了货再拿钱回来赎。”

“青山大学的大学生吗?”

赵文东想起汪晓娟和卢诗诗。

她们俩也是青山大学的大学生,没想到自己家跟青山大学还挺有缘分的呢。

或许是基于这一点考虑。

赵文东当即点头道:“行,赊给他,刚好最近家里修房子需要人手,你一个人去县城摆摊我也不放心,就让他拿去市里卖卖看吧。”

赵念儿闻言一喜,嘴角扬起,随即像是想起什么,顿时心中又羞又恼。

自己为什么会替他高兴呢?

好奇怪的感觉。

情窦初开的赵念儿还不知道,这就是青春啊。

夜里。

姐妹四人在被窝里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谁身上比较香,那洗发水和沐浴露是真好用。

洗完澡后,感觉每个人身上都脱了一层污垢下来,小脸蛋更是白皙透亮了几分。

赵文东是最后一个洗的,洗完就换上了谢丽华送给他的新衣服,还有卢诗诗送的篮球鞋。

或许是觉得他穿运动服好看,两人竟然送的衣服鞋子都是类似的风格。

谢丽华送的两件吸汗速干的运动短袖和运动裤,刚好搭配卢诗诗那双篮球鞋。

十二岁的赵文东已经有163cm的高度。

赵二驴子虽然是个渣爹,可不得不说这狗日的拥有一副好皮囊,不然也不会让富婆给看上。

赵文东完美遗传了渣爹的身高和长相,气质上没有渣爹的痞里痞气,反而继承了母亲的务实和洒脱的气质,别说还真不像是一个农村娃子该有的形象。

当然,赵文东自己是不知道这些的。

他换好衣服鞋子后,就习惯性的要提起背篓,低头看到身上干净的衣服,想想还是算了。

“今天是过去找货源的,背篓就不带了。”

赵文东找出藏在铺盖底下的手机,一个闪身消失在屋里。

2025年。

赵文东先是检查了一下自己藏在纸皮屋里的家当,确定没有什么人来翻看过。

这才推着那辆山地自行车来到修车铺。

给了老板三十块钱,老板帮忙换了一副刹车片,还热心的给脚链子加了润滑油。

“你这个座椅调太高了,我给你调低点。”

老板挺专业,按照赵文东的身高比例给山地车调试了一番,还教他怎么给山地车换挡。

赵文东没想到一台自行车也有这么多门道,认认真真听了大半个小时。

不成想边听边试,还真让他学会了骑自行车,这下子可就不用推着自行车到处溜达啦。

谢过修车铺老板,赵文东骑着自行车在城里晃悠起来。

之前没车不方便,现在有车哪里不可去得。

顿觉意气风发。

滴滴,滴滴~

赵文东将车子停在路边,拿出裤兜里的手机。

愕然发现好几个图标都有一个红色的圈圈,圈圈里还有大小不一的数字。

其中数字最大的是绿色的微信图标。

想起汪晓娟说过的使用方法,赵文东猛然想起来,这个数字代表的是几条未读信息的意思。

点开一看。

果然,汪晓娟发了好几条信息和视频请求给他,卢诗诗也发了好几条。

赵文东不太会打字,只能点击语音发送。

“晓娟姐,我刚下山,你找我有事吗?”

给卢诗诗也发了一模一样的信息过去。

很快手机就响了起来,这次直接是打视频电话过来了,这张电话卡还是汪晓娟的副卡呢。

“晓娟姐?”

好新奇的体验!

明明两人不是面对面,却能清晰的看到晓娟姐那张漂亮的小脸蛋呢。

“东子你在哪儿,怎么给你打了那么多电话都说不在服务区,算了,你先来一趟大学城。”

“额,有事吗?”

“你不是要进货吗,我有个同学不摆摊了,一批货想要便宜处理,你过来看看要不要。”

“什么货啊。”

“各种各样的小饰品。”

“小饰品?”

赵文东挠了挠头,脑海里对饰品的概念,也就是村里老太太挂在耳朵上发黑的银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