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意外
另一路御林军在飞虎将军秦冲的带领下直奔英王府搜查。
英王被父皇软禁在太极宫,英王府失去了主心骨,那些曾经跟随英王在刀光剑影里打江山的兵将们此刻六神无主,没有太好的解救办法,他们只能一个字——等。
飞虎将军秦冲论起渊源,还是太子妃的表哥,事实上他是太子的人。按道理说老皇帝派他来搜查英王府不合适,秦冲应该避嫌才对。
其实,这其中有着微妙的关系,透露着老皇帝的政治驾驭权术。
飞虎将军秦冲一身铠甲,威风凛凛,骑在高头战马上。他的身后。数百精兵紧随,步伐整齐,气势如虹。马蹄声、盔甲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激昂的战歌,响彻夜空。
“奉旨搜查英王府,闲杂人等退避!”秦冲一声令下,声如洪钟,震得四周的空气都仿佛为之颤抖。士兵们迅速散开,将英王府团团围住。
英王府这座昔日繁华的府邸,如今被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密不透风。府外,甲胄鲜明的士兵如林而立,气氛守卫们神情肃穆,目光如炬。
英王府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位管家模样的老人探出头来,神色惊慌,却仍作镇定。
“将军,这是何意?我家王爷并未犯事,怎敢劳烦将军大驾?”
秦冲面无表情,目光如刀,直视管家。
“我等春旨行事,无需多言。速速让开,否则格杀勿论。”
管家无奈,只得退让。秦冲一挥手,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英王府,开始地毯式地搜查,每一个角落,每一间房舍都不放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天黑下来,英王府内的火把掌起来,灯火摇曳,人声鼎沸。
终于在一间密室中,士兵们发现了那截被太子截下的发丝以及一封密信秦将军拆开信,看到里面的内容,如同头顶响起了一个炸雷。
秦冲的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斗争没有赢家,只有更多的牺牲和痛苦,但是身为将领,必须服从命令,忠诚于自己的职责。他又想:万一这父子俩和好了,反过来收拾他这个姓秦的外人,那他是吃不了兜着走,自己就成了皇室斗争的牺牲品。
秦将军虽然勇猛,但并非莽夫。他思索了一下,深知此事养生重大,稍有不慎即能引起朝野动荡。他决定再次仔细研读这封密信,终于他发一了一个疑点,集中的笔迹虽然刻意模仿突厥可汗的笔迹,但是看起来又不那么地道。再仔细看,那里面有太子手下的痕迹,原来写信的纸却是唐朝市面上经常见到的那种纸张。
秦将军不想揭露真相,他也不想去猜测真相,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老皇帝李龙明明知道他是太子妃的表哥,就自然把他归入太子这一派的人,不过,老皇帝还留了一手,就是让他来搜查英王府,看能不能发现点什么,以此来试探秦将军是否正直和忠诚。或许,老皇帝认为自己是太子的人,肯定会千方百计在英王府找出不利于英王的证据,以帮助太子。
不过这是自己的猜测,真实的原因也许就是执行一项任务。不管怎样,他不能隐瞒这件事,因为有许多双眼睛盯着呢,他要把这封密信交给皇上,让皇上去决策,这才是为臣之道。
秦将军当机立断,收兵!
然后率领士兵打道回宫,向皇帝交差。
皇帝李龙闻讯大惊失色,原来信中所写的内容是突厥要与英王暗中勾结,意图里应外合,除掉太子,扶持英王李英俊登上大位。
老皇帝李龙立即把太子和英王放出来当面对质,在铁证面前,太子百密一疏,露出了马脚。
太子惊慌失措,喊道:“父皇,儿臣冤枉,这不儿臣的笔迹!”
老皇帝气得要吐血,不住地咳嗽着:“你这个逆子,事实摆在面前还在狡辩?”老皇帝的拐仗就要打到了太子的头上。
太子:“这显然是英王,派人事先做好局,放在自己密室里,目的就是陷害本宫,日后取父皇而代之。”
英王:“皇兄,一人做事一人当,在下没有做亏心事,自然不怕鬼敲门。事情的真相只有你自己清楚。”
太子:“李英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英王:“你说反了吧,这一切都像是你的手笔!”
太子:“血口奔人!”
英王:“你信口雌黄,黑白颠倒。”
老皇上摆了摆手:“都给朕住口。亏你们还是亲兄弟,一个老大,一个老二,下面还有兄弟姐妹,你们做到榜样了吗?本应该兄弟同心,共谋国事,却因为权力的诱惑,走上了对立之路。”
两人像哑巴一样都不吭气了。
这一封信像一颗炸弹在皇宫里爆炸了,也把太子和英王推向了风口浪尖,老皇帝说:“既然你们都说自己冤枉,那本人就要派人调查过水落石出了!”然后他大喊一声,“来人,把二人重新送入他们该去的地方。”
于是,英王、太子又被软禁在太极宫甘露殿的两个房间,有御林军把守。
这时候,另一路搜查太子的精兵在大理寺卿的率领下,也回来向老皇帝复命。
只见大理寺卿满脸流血,披头散发,像一个血人一样,把老皇帝吓了一跳,赶紧问道:“爱卿怎么是这副模样?”
大理寺卿裴放双膝跪倒,说:“启禀皇上,老臣在太子没有找到公主,不过发现了一件东西,请看!”说罢双手举过头顶。
老皇帝:“呈上来!”早有执事太监手拿佛尘走下来,把这个东西拿给了皇帝看。
老皇帝接过一个精致的锦盒,轻轻打开,只见里面躺着一支雕工细腻、镶嵌着宝石的发簪,这发簪他再熟悉不过,正是永宁公主李心如的心爱之物。永宁公主自幼受宠,这发簪更是她及笄之年老皇帝亲自赐予的,意义非凡。
老皇帝看后脸色突变,双手颤抖了,似乎手里拿着的不是一件东西,而是关系到江山社稷安危的大事。
老皇帝颓然靠在御书房的龙椅上,像霜打的茄子,他的目光如死灰,心中像翻江倒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