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章 赶大集(中)
已经认清了自己家庭地位的杨晋,乖乖将两袋小麦扛到了厨房。
他解开袋子口的绳子,大致检查了一下里面的小麦。
麦粒被泡的有些发涨,有不少已经长出来鲜嫩的小绿芽,煞是可爱。
这时,幺妹也走进了厨房,见袋子里真的是小麦,不免有些吃惊。
”阿哥,你真打算做麦芽糖啊?”
“不然呢?”
杨晋瞥她一眼,继续说道:“到时候咱们卖两毛钱一根,绝对有人要。”
幺妹大致设想了下那个场景,集市上人来人往,她在路边摆一排麦芽糖,小孩看到肯定走不动路了,缠着大人给他买。
想到这儿,幺妹不禁有些心动。
她十分热情地走到杨晋跟前,蹲下查看了两眼里面的小麦,随后对杨晋说道:“需要我帮忙不?”
杨晋想了想,说道:“你去咱老汉店里拿一袋糯米或者大米,实在不行红薯粉也成。”
麦芽糖的另一个重要原材料就是淀粉,他说出的那几样东西都是淀粉含量极高的。
“好,我现在就去拿。”
幺妹麻溜地起身,小跑着出了厨房。
瞅着她往外跑的背影,杨晋急忙冲着她喊道:“别忘了拿点竹签,串糖用。”
“晓得了。”
幺妹应了一声,很快就跑上了大路,渐渐没了踪影。
见幺妹热情这么高涨,杨晋也渐渐被勾起了点兴趣。
虽说卖麦芽糖挣得并不多,但自己亲手制作出的东西能被卖出去,那种收获的满足感还是很美妙的。
况且杨晋现在伤还没好透,权当养伤吧。
他将袋子里的小麦倒了出来,均匀的铺在地上,随后生起灶火,蒸发掉小麦中的水分。
期间幺妹也把糯米和竹签送来了。
不得不说,杨父对幺妹还是挺大方的,糯米可比大米贵不少。
现在一斤大米的价格大概在一毛五至两毛钱,而糯米的价格在两毛五至四毛一斤,差不多贵了一倍,只不过买大米需要用粮票,糯米不用。
约莫等了半个钟头左右,小麦中的水分被蒸发的差不多了。
杨晋用簸箕将其拣起来,放到了砧板上,拿起菜刀将这些小麦芽剁的粉碎。
这是个细活,需要把小麦芽剁成粉末状,才能保证里面的淀粉酶完全发散出来。
剁了约莫有十多分钟,杨晋累的是满头大汗,手臂酸软。
幺妹一直站在一边观望着整个制作过程,见杨晋已经累出汗来了,她悄悄从兜里拿出两瓶饮料,递到了杨晋面前。
“喏,歇一会儿喝口饮料吧。”
杨晋偏头一看,就看到了幺妹手中的那两瓶北冰洋汽水。
“你哪来的饮料啊?”
他放下手中的菜刀,接过来直接拧开了盖子,往嘴里灌了一大口,口感清甜,还带了点气泡。
“老汉塞给我的。”
幺妹说着,也拧开盖子喝了一口。
难得喝一回饮料,杨晋坐到了一旁的柴火堆上,好好品尝了起来。
幺妹则趁机问起了关于麦芽糖的问题。
“阿哥,你打算做多少串啊?”
杨晋看着砧板上那堆成小山的麦芽,回答道:“准备把这些都做了,差不多能有个两百串吧。”
“两百串啊......”
幺妹在脑海中计算了一下。
“一串卖两毛,那两百串岂不是能卖四十,都抵得上普通工人一个的工钱了!”
这个年代的普工月工资大概在三十到六十之间,学徒和新入职的工人则更低,一个月才十几二十块钱。
看着她一脸惊喜的模样,杨晋毫不留情的浇了她一盆冷水。
“前提是你得把这些都卖出去,而且四十块钱算啥,你忘了我今天上午打到的熊胆了?”
幺妹闻言,走过来抱住了他的胳膊,嬉笑道:“我当然记得了,我阿哥最厉害了。”
忽然被猝不及防的抱住,杨晋竟有些脸红。
仔细想想,上一世幺妹好像还从未主动抱过他,以前的他白天基本都在跟那帮狐朋狗友瞎玩,晚上同样也是聚在一起吃喝吹牛,一直玩到半夜才回家,而那时候,幺妹早已哄着孩子睡下。
说夸张一点,他跟幺妹见面的机会简直屈指可数。
“哟,你脸红了~”
见杨晋居然也会脸红,幺妹忍不住调笑道。
被一个小姑娘调戏,杨晋顿感男人的自尊受到了伤害。
他反手拉住幺妹的胳膊,将她撵出了厨房。
“去去去,别打扰我干活。”
将幺妹赶出厨房后,杨晋蒸上糯米,继续处理起了砧板上的小麦芽。
等到小麦芽基本都被剁的粉碎时,糯米也蒸熟。
他将两样原材料倒进铁锅里进行混合,又拿锅铲搅拌了好一阵,一股独属于麦芽糖的香气终于飘了出来。
接下来只需等上六七个小时,使其产生糖化反应即可。
......
凌晨,杨晋打着哈欠来到了厨房。
没想到幺妹已经早早起来,正在灶台前生火,准备熬制铁锅里的糖浆。
看着她忙前忙后的身影,杨晋不禁有些心疼。
“干嘛起这么早?”
幺妹手上动作不停,说道:“两百多串呢,不早点起来做肯定做不完。”
“我来做吧,你再去睡会儿。”
杨晋走过去,直接拿过了幺妹手中的锅铲。
却不料幺妹依旧不肯离开厨房,反而蹲下身去,开始帮着杨晋烧火。
“没得事,我不困,你赶紧做吧。”
说完,她还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表现的十分没有说服力。
看她这幅样子,杨晋也没有再劝,就算把她劝回去了估计她也睡不着。
杨晋手拿着锅铲,开始对糖浆进行初步的熬煮。
经过一晚上的发酵,小麦芽中的酶已经完全分解了糯米中的淀粉酶,生成了麦芽糖和胡精。
杨晋找来一块儿纱布,通过挤压,过滤掉了糖浆里的残渣。
随后帮着幺妹生大了火,锅中的糖浆很快便被煮的沸腾起来。
就这么熬了大半个小时后,锅中的糖浆渐渐呈现出了琥珀色。
杨晋拿起筷子,蘸了点糖浆,尝了一口,香甜而不发腻。
就是这个味!
他咂吧了下嘴巴,让幺妹灭掉灶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