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 鏖战徐州风云变,联盟齐心破危局
冬日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徐州城墙,城外,袁绍与曹操的联军营帐连绵数里,军旗在狂风中烈烈作响,似是在向徐州宣告着他们的野心。陶应身披厚重的披风,屹立在城墙上,望着这一片肃杀景象,神色凝重。身旁,陈到、臧霸等将领同样面色冷峻,紧紧盯着城外敌军,等待着主公的指令。
“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通知各营,务必坚守阵地,不得擅自出击。”陶应的声音低沉却坚定,在呼啸的风声中依旧清晰可闻,沉稳有力,如洪钟般在众人耳边响起。
陈到抱拳,声音洪亮,充满决心:“主公放心,我等定当死守徐州,让袁绍与曹操有来无回!”
此时,一名探马匆匆奔上城墙,神色慌张,单膝跪地:“启禀主公,大事不好!袁绍与曹操不仅结盟,更是在许昌迎得天子,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地举兵,先锋颜良、文丑已率五万大军逼近,距徐州城不足三十里!”
陶应瞳孔骤缩,脸上闪过一瞬的震惊与愤怒,旋即恢复镇定,目光瞬间锐利如鹰:“来得好快!陈到,你率领一万精锐步兵,在城下列阵,正面迎敌;臧霸,你率骑兵在侧翼埋伏,待敌军与陈到交战正酣,立刻杀出,冲击其侧翼。务必配合默契,挫敌锐气!”
“遵命!”二人齐声应道,声音响彻城墙,随后迅速转身,大步流星地领命而去。
不多时,颜良、文丑的大军便如乌云般压来。颜良手持大刀,胯下赤兔马嘶鸣不已,威风凛凛,气势汹汹;文丑则骑着一匹黑马,手持长枪,眼神中透着一股凶狠与残暴。
“城上的人听着,速速开城投降,天子有令,饶你们不死!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颜良扯着嗓子大喊,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陈到毫不畏惧,高声回应,声音激昂,充满斗志:“颜良,你等挟天子为傀儡,助纣为虐,与曹操狼狈为奸,妄图侵犯我徐州,今日便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言罢,陈到挥动长枪,枪尖寒光闪烁,率领步兵如猛虎下山般向前冲去。两军瞬间交锋,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血腥之气弥漫开来。颜良挥舞大刀,势大力沉,每一刀落下都似能开山裂石,所到之处,徐州军纷纷避让;陈到却毫无惧色,身形矫健,与颜良战在一处,两人你来我往,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
此时,臧霸见时机已到,手中长刀一挥,率领骑兵从侧翼杀出。马蹄声如雷,骑兵们如黑色的洪流般冲入袁绍军侧翼。袁绍军顿时阵脚大乱,文丑见状,急忙率领一支部队前来抵挡,长枪舞动,试图稳住阵脚。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陶应在城墙上密切关注着战局,不断调整部署。他见袁绍与曹操联军虽暂时受挫,但兵力依旧雄厚,且后续大军源源不断赶来,心中暗自思忖:如此硬拼下去,对联盟军不利,必须想办法打乱联军的部署。
恰在此时,周瑜率领的江东水军赶到。战船如林,在淮河上浩浩荡荡,气势非凡,船帆遮天蔽日。周瑜登上城楼,与陶应商议:“陶公,我水军已到。如今联军大军集结,我们可从水路截断其粮草补给,断其根基。”
陶应点头称是,神色欣慰:“公瑾所言极是。就劳烦公瑾率领水军,袭击联军的粮草船队。我再派陈到、臧霸引军佯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于是,周瑜率领水军顺流而下,战船如离弦之箭般直扑联军的粮草船队。与此同时,陈到、臧霸再次率领大军向联军发起攻击。联军以为联盟军要全力进攻,急忙调兵遣将,加强防御,一时间人喊马嘶,军阵调动之声不绝于耳。
就在联军全力应对正面攻击时,周瑜的水军已悄悄接近了粮草船队。江东水军将士们奋勇作战,喊杀声震得河水都泛起波澜,很快便突破了联军的防守,点燃了粮草船只。一时间,淮河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
袁绍与曹操得知粮草被劫,大惊失色。曹操脸色阴沉如墨,咬牙道:“这陶应和周瑜,果然有些手段!”袁绍则心急如焚,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如今粮草被烧,我军士气必受影响,这可如何是好?”
田丰在一旁劝道:“主公,此时不可慌乱。我们可先稳住阵脚,再派人重新筹备粮草。同时,加强对徐州城的包围,防止敌军突围。”曹操也点头表示赞同,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焦虑。
然而,此时刘备率领的荆州军也赶到了战场。刘备与陶应会合后,商议道:“联军虽遇挫折,但实力仍在。我们可从后方偷袭联军的大本营,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陶应思索片刻后,决定冒险一试:“好,就依玄德所言。我派臧霸率领骑兵,与你一同前往。务必小心行事,速战速决。”
臧霸与刘备率领骑兵,趁着夜色,悄悄绕到联军后方。他们摸进联军的大本营,突然发起攻击。联军大本营顿时一片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营帐内火光四起,喊叫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
袁绍与曹操得知大本营被袭,心急如焚。袁绍怒吼道:“这陶应,竟然如此狡猾!我岂能让他得逞!”曹操也神色冷峻,立刻下令分兵回援,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恼怒。
陶应见联军大军回撤,立即下令全军出击,声音响彻战场:“将士们,联军已乱,正是我们反击的时机!杀!”
徐州军、江东军、荆州军三路大军齐发,如三把利刃般向联军发起了总攻。联军腹背受敌,士气低落,很快便陷入了溃败。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哀号声在寒风中回荡。
袁绍与曹操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兵败将,狼狈逃窜。陶应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心中明白,这场大战虽胜,但联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且吕布在一旁观望,心思难测,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
战后,陶应在徐州城召开庆功宴,犒赏三军。但他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与联盟各方代表再次商议未来的发展。
“此次虽击退袁绍与曹操联军,但吕布态度不明,曹操和袁绍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北方局势依旧复杂。我们必须加强联盟的实力,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陶应神色凝重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孙策点头道:“陶公所言极是。我们江东愿与徐州、荆州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训练水军,提升联盟的水上作战能力。同时密切关注吕布动向,必要时给他施压,逼他表明立场。”
刘备也表示:“荆州将加大粮草和物资的供应,为联盟的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同时,我们可招揽更多人才,充实联盟的力量,也可派人去试探吕布,争取将他拉到我们这边。”
众人商议许久,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在军事上,继续加强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力,重点训练应对骑兵和多路进攻的战术;在经济上,发展农业和商业,增强联盟的经济实力,建立储备库应对可能的持久战;在人才方面,广纳贤才,为联盟出谋划策,尤其是擅长情报和外交的人才,以便更好掌握各方动态、开展外交周旋。
陶应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不断强大自己,团结联盟各方力量,才能在未来的风雨中屹立不倒。他望着徐州城内外忙碌的百姓和士兵,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联盟走向繁荣昌盛,为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