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搞工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赵家灭耀华新立

鸡叫三遍时,赵家青砖墙上的火苗子总算熄了。林远一脚蹬翻祠堂前的石香炉,火星子混着香灰扑簌簌落在赵老爷光脊梁上。这老贼被麻绳捆成端午的肉粽,昨夜还油光水滑的辫子早叫松油燎成了焦麻绳。

“铛——铛——“徐大抡起赵家库房的铜锣,沿着冻土路挨家砸门:“老少爷们听真!河西的麦子返仓,祠堂的银钱见光喽!“胆大的后生扒着墙头张望,瞅见二虎扛着三袋精白面往村口石碾子走,面袋子豁口还噗噗往外冒白烟。

瘸腿老汉最狠,把赵家马厩的草料叉往井台上一插,挂起块褪色门板,蘸着灶灰歪歪扭扭写:“天杀账目今日销“。几个婆娘壮着胆子凑近,正看见刘大锤抡斧劈开祠堂的鎏金锁,哗啦啦倒出二十几本蓝皮账册——那账上记的哪是田亩?分明是庄户人的血印子!

“都来瞧真喽!“林远突然跳上石碾子,把赵老爷的绸缎裤衩往人群里一甩:“这老狗往观音土里掺麸皮时,可想过有今天?“说着拎起个麻袋底朝天猛抖,雪片似的田契纷纷扬扬落在冻土上,有个胆大的娃子捡起张契纸就要撕。

“慢着撕!“赵黑塔突然举起剁骨刀,“让这驴日的亲手画押!“说着把赵老爷血糊糊的拇指往印泥罐里一按。契纸按满红手印那刻,不知谁家媳妇突然把发霉的菜团子砸过来,正糊了赵老爷满脸黄绿渣子。

日头爬过老槐树梢时,村口已排起长龙。徐大蹲在碾盘上拨算盘珠子,每念一户姓名,底下就爆出哭喊:“河西李老蔫家,七亩水田带两头青骡!““东沟王寡妇,五两雪花银补灶台钱!“有个瞎眼婆子摸着田契上的红手印,突然跪在地上啃了满嘴泥:“他爹...你在奈何桥上睁睁眼啊...“

林远倚着祠堂断墙灌凉水,瞅见二虎带人把赵家刑具堆成小山。火镰擦响的瞬间,十八套铁蒺藜鞭子烧得噼啪乱炸,倒比年节的炮仗还响三分。

日头爬过祠堂断墙时,二十八个粗陶碗在碾盘上摆成八卦阵。林远揪着赵老爷的焦黄辫子,把这团白肉按在香案前。徐大提起赵家库房翻出的狼毫笔,蘸着朱砂在黄表纸上画押:“今有恶绅赵德全,自愿将祖产尽数...“

“放你娘的罗圈屁!“赵老爷突然挣起脖颈,“老子祖上是洪武年间的...“话没说完叫刘大锤一鞋底抽在嘴上,崩出两颗金牙。

瘸腿老汉抖着手把田契铺开,上头朱砂印子还冒着腥气:“河西李老蔫家七亩三分,东沟王寡妇旱地五亩...“每念一桩,人群里就爆出哭嚎。有个裹脚婆子扑上来撕咬赵老爷耳朵:“把我家春妮的卖身契吐出来!“

二虎拎着赵家账房过来,这厮裤裆湿了一片,哆嗦着翻开描金账簿:“天启二年,王木匠抵债闺女一个,作价三钱...“话没说完叫赵黑塔连人带账簿踹进火堆,羊皮账册烧出人油味。

“从今往后!“林远突然跳上焚契的火堆,火星子窜上他补丁裤子,“咱们立三条新规:一不纳粮,二不抽丁税,三不立卖身契!“底下轰然叫好声惊飞老鸹,几个后生把“赵家庄“的石碑砸得粉碎。

林远大声喝道:“今日赵家庄改名耀华庄!”

徐大踹开赵家祠堂的樟木箱,翻出套沾灰的刻碑工具——往年赵家立功德碑时,专从县城请的石匠家伙什。赵黑塔抓起三尺长的铁錾子,抡起夯墙的八角锤:“当年老子给赵家刻碑铺路,今日倒要刻个痛快!“

铁锤砸在錾子上的脆响震得人牙酸,青石板上火星四溅。刘大锤蹲在旁边鼓风箱似地喘粗气:“往左三分!当年赵老狗教石匠改界碑吞我家的田,就是这么指点的!“碎石子崩到王寡妇衣襟上,她竟撩起衣角兜住:“留着给祠堂奠基用!“

原先的“赵“字才凿到一半,赵黑塔突然发狠,钢錾斜刺里劈进石纹。三十斤的八角锤抡圆了往下夯,“咔嚓“一声竟把镇宅的青石板劈成两半。碎碴子飞溅中,“耀“字的火字旁已然入石三分,活像团跳动的火焰。

“使不得!“瘸腿老汉突然扑上来,枯手死死攥住錾子头:“得留着半块残碑,教后生们记得赵字是怎么碎的!“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粗瓷碗,碗底积着赵老爷伤口滴落的黑血:“拿这个当墨汁!“

“今日便斩了赵老东西这个狗贼以证耀华村的新生!“林远喊到:”徐大,取大刀来!“

徐大踹开西厢房暗门,尘雾里撞出柄六尺长的鬼头刀——正是往年赵家砍逃奴的刑具。刀刃上十七道崩口还凝着黑血痂,刀柄缠的褪色红绸活像条干瘪的肠子。

“拿新火淬!“瘸腿老汉突然捧出个粗陶罐,里头盛着各家凑的灶底灰。刘大锤抡锤砸断赵家铁窗棂,将鬼头刀架在火堆上烧得通红。王寡妇带头啐了口唾沫,二十几个婆娘依样把唾沫星子溅在刀刃上,滋滋腾起青烟。

林远攥住缠了湿麻布的刀柄,刃口映出他血丝密布的眼:“赵德全!这第一刀还你家大旱年逼死的三十六条饿殍!“说着刀锋贴上老贼后颈,肥肉登时烫出焦臭味。

“第二刀还你家祠堂底下八具童男童女的镇宅骨!“刀身突然翻转向下,剜去老贼肩头三两大肉。赵老爷杀猪似的嚎叫惊飞了祠堂梁上的黑蝙蝠。

徐大突然递上碗混着香灰的鸡血:“规矩不能破!“林远反手泼血祭天,刀刃映着火光划出赤虹,断碑上“昌“字应声裂成两半。赵老爷那颗肥头滚进火堆时,不知谁敲响了喂驴的破铁盆,当当声混着吼叫震得老槐树落下一地陈年枯叶。

瘸腿老汉突然抓起把带血的土往天上一扬:“耀华新生!“几十个破陶碗砸在断碑上,新酿的黍米酒渗进石缝,竟把残存的“赵“字泡成了酱紫色。二虎趁机抡起石匠凿,在断碑背面刻下——“欠命还命,欠粮还仓,天地共鉴!

日头西斜时分,二十八个汉子对着血染的田契歃血。瘸腿老汉颤巍巍端出观音土混着新麦蒸的窝头,每个窝头里都埋着粒盐巴:“吃下这口粮,便是把命拴在耀华村的石碑上!“

.....

更深露重时分,院中老槐树的枝桠在夜风里簌簌作响。林远带着徐大几个围坐在耀华大院(原赵家大宅)的正堂前的青石台阶上,新糊的桐油灯笼在廊下微微摇晃,把几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赵老狗今儿是彻底交代了。“林远拿短刀挑着灯芯,火星子噼啪溅在青砖地上,“那些个恶奴,手上没沾人命的打发去修河堤,那几个专替老贼催命的监工...“他话音顿了顿,刀刃在石板上刮出刺耳声响,“都送进野狼沟了。“

徐大攥着烟袋锅子在鞋底磕了磕,火星子落了一地:“可着劲儿听您吩咐。“

“眼下最棘手的倒是这张蜘蛛网似的官绅网。“林远用刀尖在青砖上划拉出歪歪扭扭的线,“赵家在这镇子盘了三十年,县衙书办、城东千户所、临清漕帮,哪处不是供着银子的?保不齐明儿就有官差来查问。“

赵黑塔蒲扇似的大手拍得石阶直颤:“怕他鸟甚!硫磺硝石足有半窖!“这铁塔般的汉子说着就要起身,“趁夜埋了在官道...“

“坐下!“林远瞪得他缩回原处,“王千户营里光火铳手就五十人,卫所旗军上千,你当是打獐子呢?“

檐下阴影里突然响起阵咳嗽。陆九裹着破棉袄颤巍巍直起身,月光照着他蜡黄的脸:“林大哥,依我看...这孝敬银子照旧送。那些军爷哪管赵家换了谁当家,只要每月例银不短...“

“九哥这法子稳妥!“刘大锤搓着冻红的手接话,“咱把赵家库房清点明白,金银细软都封存了。明儿就派机灵人往各府上递帖子,只说赵老爷害急病去了,往后由咱们耀华庄接着伺候...“

林远忽然起身望向黑黢黢的院墙,墙根新栽的枣树在风里沙沙作响。“就照陆九说的办。“他转身时灯笼映得半边脸发亮,“二虎,明早你和陆九去库房造册,凡带官印的物件单放一箱。备上五千两银票,后日我去拜会王千户。“

灯笼光晕在林远眉骨处投下深深阴影,他抬脚碾碎青砖缝里半截蜈蚣:“另备两车临清细绒棉。“

徐大倒抽口凉气:“五千两顶得上赵家三年孝敬...“

“既要买命,便得下重注。“林远转身说到,“我看账房记得王千户去年纳的第七房小妾,是济南府绸缎庄的千金。“

墙头忽地掠过道黑影,瓦片哗啦啦落了一地。赵黑塔抄起门闩就要追,却见只玳瑁猫跳上西厢房檐,绿眼珠子在夜里亮得瘆人。

“都警醒些。“林远甩开溅上酒渍的短打,“二虎,库房里那尊鎏金弥勒佛用红绸裹了,陆九你识字,把赵家历年礼单誊抄出来——特别是带私印的拜帖。“

....

寅时三刻的薄雾还没散尽,赵家祠堂改成的账房里已飘出松烟墨香。陆九跪坐在草席上打算盘,狼毫笔尖悬在洒金账册上方,被窗棂透进的晨光映得发颤。忽然东厢传来“哐当“一声,却是二虎踹翻了蒙尘的紫檀木箱——满箱波斯琉璃盏骨碌碌滚出来,在晨光里折射出孔雀翎般的异彩。

“村北竹林第三窖,贴着刑部封条的红木箱子十二口。“林远用刀尖挑开缠着朱砂符咒的生锈铜锁,五十两一锭的户部官银泛着特有的青灰冷光。忽有细碎响动自银锭缝隙传来,拨开看时竟是三串大食国金箔钱,每枚都錾着弯月纹章。

“户部制的五十两足纹银,统共六千两整。“

林远反手抖开西厢密室里的《西山草堂图》,画轴“喀嚓“裂成两半,簌簌落下十数张洒金笺——全是成化年间司礼监批红的盐引。墙角鎏金弥勒佛突然“咯噔“一响,佛掌莲花座里滚出个错金嵌宝的奁盒,掀开竟是十二枚龙眼大的瑟瑟石,映得满室碧光流转。

“哥!这劳什子眼珠子竟是暹罗夜明珠!“二虎抠下佛像双目,惊得险些摔了莲花座。底座暗格里忽露出半截鲛绡,扯出来竟是幅三尺长的《璇玑图》,金丝银线绣着回文诗,边角还留着“慈宁宫用“的织造局印记。

刘大锤扛来个渗血的牛皮囊——倒出来的竟是十二把金鞘匕首,柄首皆嵌着带血槽的祖母绿。

“地窖暗河里捞上来的。“刘大锤啐着唾沫,“绑着石锁沉在水底,刀刃还刻着女真文...“

至晌午时分,大院里已堆起小山:苏绣屏风与生锈犁头挨着,官窑梅瓶里插着几卷发黄的卖身契。陆九蘸了三次墨才写完总账,突然盯着算珠发怔:“林大哥,现银竟有十三万之巨!加上这些田产地契、古玩珍奇大约得有三十万两银子!“说实话,陆九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林远指尖擦过雁翎刀卷刃的豁口,铁腥味混着记忆里的硝烟直冲颅顶。“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现在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整备军械,武装队伍,给这个明末乱世好好的上一课。“他摩挲着鲁密铳心里想道,黄铜枪机咔哒声像极了扣动扳机的幻觉。墙角摆放着的几副弓箭和数把雁翎刀倒是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