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1988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摆摊

话分两头,许明远告别司机,父子俩就迫不及待往家里赶去。

父子俩担心回来路上有波折,打了电话没有按时回来,家里反而会担心。

就没有提前给家里打电话,打算给许母一个惊喜。

回家路上,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刚进转进自家小院在的胡同,就听到有许母王素茹的声音传来:

“建国?是你们爷俩吗?”

许母一直估算着大概的日子,感觉也到了回来的时候,最近这几天就经常在院子门口等候。

远远地看到胡同口出现了两个人影,看身形像是许明远父子。

她试探着招呼了一声,没想到还真是父子俩。

许明远没想到天都黑了,母亲还在院门口等候,赶紧快步上前。

许母一把拉住儿子的手,打量起儿子的脸。

“这出去一趟,很辛苦吧?你看你,脸都晒黑了不少。”

“也瘦了,手摸着都没原来舒服了,硬邦邦的都是茧子。”

她说着说着,眼眶微微泛红。

“在外面说啥,先进屋去,在外面还没喂够蚊子啊。”

许建国看到许母拉着许明远絮叨了起来,赶紧打断道,顺手拍了拍妻子和儿子的肩膀,示意他们进屋。

许母回过神来,忙不迭招呼道“对,差点忘了,你们俩应该还没吃饭吧。”

许母回过神来,忙不迭招呼道:“对,差点忘了,你们俩应该还没吃饭吧。”

“饭菜都在锅里热着,我这就去给你们盛饭菜。”

她一边说一边转身往屋里走,脚步轻快,显然心情极好。

一家人一起进了屋子,许母麻利地把饭菜摆上桌,父子俩狼吞虎咽起来,筷子敲在碗边,发出清脆的响声。

许母看了他们一会儿,这才注意到,父子俩背了几个大包小包回来。

她好奇地走到包裹旁,弯下腰摸了摸,转头问道:

“这包里都装的什么?”

许明远放下饭碗,擦了擦嘴,从包里掏出一条丝巾和一件呢子大衣,递给母亲:“妈,我给你带的礼物,试试合不合适。”

许母接过衣服,眼睛一亮,手指轻轻抚过呢子大衣的面料,惊喜道:

“这是呢子大衣?”

“这样式真好看!”

她抖开大衣,在身上比了比,又拿起丝巾在脖子上绕了一圈,笑得合不拢嘴:“这丝巾的图案真别致,还带着花纹呢!”

她拿着衣服和丝巾,笑眯眯地跑进屋里:“等我换上给你们看看!”

没过一会儿,许母穿着新大衣,系着丝巾出来了,满脸期盼的问道:“怎么样?好看不?”

许明远点头:“好看!特别衬您!”

“你人好看,穿啥都好看。”

许母笑道:“臭小子,净知道臭贫。”

又看到角落里还剩下几个包裹,她走过去弯腰摸了摸,抬头问道:

“这儿还有几个包没打开呢,里头是什么?”

许明远站起身,指着靠墙边的包裹说道:“那个包里是一些特产,还有几块手表。”

他顿了顿,补充道:“您看看喜欢哪块手表,自己挑一块,剩下的过两天我摆摊卖了。”

许母一听,脸上立刻露出心疼的神色:

“手表?这些都是要拿去卖的吧?”

“哪里能这么大手大脚自己留着?”

“还是卖钱要紧,日子还长着呢,不能这么浪费。”

但她的手已经忍不住去打开了包,拿起一块手表仔细端详。

许明远笑了笑,凑近说道:“妈,这个是留着给您的,没花钱,您放心。”

许母一愣,疑惑地问道:“没花钱?咋回事?”

许明远笑了笑:“这事儿等会儿让爸跟您说吧。”

许母虽满心疑惑,但身体很诚实,已经把手表戴在了手腕上,眼睛盯着表盘看了又看,满脸笑意。

许建国在一旁笑着调侃:“这不是说不留吗?”

“怎么这么快就戴上了?””

许母瞪了他一眼,理直气壮地说道:“这是我儿子带回来的,我当然得留着!”

“再说了,这表多好看,不戴多可惜!”

许明远突然想起来,赶紧叮嘱道:“妈,这表您戴归戴,可别戴出去。”

“最近这段时间咱们家低调点,免得惹人眼红。”

许母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手表摘下来,收进自己的小柜子里:“行,我知道了,我就在家里戴着,出门就收起来。”

至于许建国带的东西,他没有多说,只是冲父亲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自己揭晓惊喜。

许建国被儿子一看,老脸一红,咳嗽了两声别过头去。

许明远见父亲害羞,忍不住笑了起来,但也没再说什么。

父母这么久没见,想必也有很多话要说,

剩下的时间,就留给父母单独相处。

他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妈,爸,我先回屋睡了,你们俩聊吧。”

说完,他摆摆手,转身进了房间,留下夫妻俩单独相处。

……

次日,父子俩借了一辆三轮车装货,来到平江纶纱厂附近。

“还是平江纶纱厂好啊。”

看到平江纶纱厂的规模,许建国忍不住感慨道。

平江纶纱厂在平江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就已经建立,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改革开放后,厂子发展迅速。

尤其在80年代,承担了大量的出口创汇任务,产品远销欧美,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厂子里的职工福利待遇优厚,工资高,奖金多,逢年过节还有各种补贴,消费力远非其他工厂职工可比。

父子俩在平江纶纱厂家属区东南角街对面铺开了摊子,在路边等了半天,一直没人来。

许建国摸了摸口袋,掏出一根烟点着,深吸了一口,有些急躁地说道:“咱们这等了半天了,怎么一直没人呢。”

许明远双手插在兜里,悠哉地靠在三轮车旁,笑道:“爸,你这是急糊涂了,这才几点啊,人家还没下班呢。”

许建国点点头,咂了咂嘴道:“说得也是,我这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了。”

许明远理解父亲的心情,此前父亲一直在棉纺厂工作,安安稳稳地拿着工资,从未有过摆摊的经历。

这第一次摆摊,成本就是家里大半的积蓄,关系着全家未来的生活,父亲心里难免有些急躁。

不过,有些事情急不来,得耐心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