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世间踽踽独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工作着旅行着

要说到这份工作我最喜欢的地方,大概就是出差了。比起出差高达95%以上的consultant来说,我们不用以酒店为家四处漂泊;比起完全不用出差的其他职位来说,我们却有着约25%-30%出差见世面的可能性,时不时可以去其他城市看看。出差中发生的故事时常还作为我们happy hour或者大型活动的一个highlight,经常大家轮着讲自己最最有趣的旅行经历。大多数工作本身是枯燥的,而我们组里很自豪的一点就是去过世界各地的我们有这么多的故事和经历可以讲。

不知道是工作性质塑造了大家的爱好还是我们组招的就是这样的人,组里几乎每个人都很热爱旅游,有个经理甚至有张美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每每来个新人就自豪地介绍着自己几乎已经去遍了美国的所有州,脚印也几乎覆盖七个大陆,南极洲就是最后一个了。

这其中我自己有一个出差故事在我们组可谓是风靡多时,经久不衰。

那应该是是工作的第二个年头,当时做一个很大的项目,是一家美国顶级化工公司的deals,我和我们team的总监Dan,其他两个real estate valuation的人,以及KPMG的auditor一起去了大大大农村阿拉巴马州里面更大的一个农村。说白了就是什么都没有,整个小镇大概只有一家稍微像样一点的餐厅。当时第一天中午客户带我们去了工厂附近一家类似卡车司机休息站的地方吃饭,客户知道我们是纽约来的,一本正经地跟我们说千万不要抱太大希望,我们中午就随便吃一点。其实我们本来在阿拉巴马这种大农村就没抱什么希望,但是进去后还是有些震惊了。怎么说呢,饭不好吃我们没多在意了,毕竟是大农村,有吃的就不错了。但是环境实在是不敢恭维,整个地方倒是干净的,但由于是卡车司机休息站,周围坐的全是身体肥膘的卡车司机们。七八月的阿拉巴马很热,所以其中有几个是没穿上衣的。我们几个穿着business casual的人被围在卡车司机中间,这画风现在想想都还是觉得有些好笑。于是,我这个shirtless story就风靡了我们团队好一阵,时不时就被拿出来讲一下,有了新人进我们团队还要拿出来教育他们一番告诉他们有趣的出差就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出差的地方都是阿拉巴马。虽然碍于当时签证的局限,其他国家的出差我都去不了,但是美国国内我还是去过一些高大上的地方的。细数下来这几年里,像什么波多黎各,纳什维尔,孟菲斯,盐湖城,迈阿密,底特律,芝加哥,长岛,缅因,俄亥俄,达拉威尔等等之类的地方都去过至少一轮了。这期间也算是见识了美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看了些旅游景点,也感受到当地的气氛了。我们组虽然很多人都去欧洲出过差了,但是却没几个去过波多黎各,所以当时要去那里也是有很多人好奇当地是个什么样的情况的。组里的几个人都来找我聊天问我去完后的感受,有些人对美国波多黎各这个未正式并入美国领土的州还是有很多臆测的,有的人觉得它还是像历史上听过的那么破旧不堪,有的人以为它很乱很脏。但是我降落后,看到的除了青蓝的海以及蔚蓝的天,还看到了许多西班牙风情的那种小屋子小街道,着实可爱。五颜六色的房子陈列在海边,有些房子还种满了花花草草,从房顶或者窗边延伸出来,像是童话里的一座小城似的。去过西班牙的一个同事跟我说,作为西班牙殖民地,这里确实跟西班牙无异了。这让还没有机会去欧洲出差的我,心里也有了一些宽慰。

在我们从波多黎各走后没多久,一场史上最大的飓风代号Maria就席卷了当地,大范围断水断电,持续了一段时间,许多工厂都关门了。就连我们去的那家化工厂也不例外,幸好听说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在为当地人民感到惋惜的同时,我也庆幸自己赶在飓风前看到了波多黎各的美景,虽然因为时间很赶没有去走更多的地方,但是想想留个遗憾以后有机会再去未尝也不是一件幸事。

除了波多黎各外,印象比较深的是我的美国南部音乐之旅,其中包括纳什维尔和孟菲斯。纳什维尔是我工作后的第一个出差,是美国乡村音乐的起源地,培养了一大批乡村音乐人,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Taylor Swift了。虽然在美国很多人都戏称Taylor Swift算什么乡村歌手,但不得不承认她是成功的,对她的喜爱也并未因此减少。我个人对Taylor Swift不算是什么粉丝,但是去过一趟纳什维尔确实很喜欢当地的气氛。许多年后在我搬到澳洲,Taylor Swift举办了一场名为The Eras的世界巡演,粉丝们疯狂抢票,各大售票网站瘫痪,演唱会所到之处酒店机票爆满,影响大到甚至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于是这个时候我又想起了在纽约那个组里喜欢乡村音乐的那几个队友,时常讨论她顶着乡村歌手的名头却没有真正在乡村音乐这条路上继续发展实在是有些名不副实。然而十年后的Taylor Swift却风头更盛,在我看来比起许多其他的歌手,她至少是没有忘记自己想要做音乐的初心的,十多年过去一直在坚持做好的音乐。光是这种韧性就已经很让人佩服了,所以说她的成功是必然的。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纳什维尔最出名的酒吧一条街,每个酒吧都有一个驻唱band。当年的Taylor Swift也在这条街上驻唱过。在纳什维尔这种地方驻场的band,应该都是抱着希望想要出名的吧,谁不想成为Taylor Siwft呢,有一天可以走出纳什维尔,在全国甚至是世界上闯出名堂来,所以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得十分有激情,他们的热情带动着场内气氛。喝着小酒品着地道的乡村音乐,时不时地与旁边的人聊几句开个玩笑,偌大天空下有这么一条灯红酒绿的街道和悦耳的歌声,这才是许多人向往的真正的美国生活吧。有那么一瞬间,我也沉浸在其中,似乎自己也是纳什维尔的一份子,并不是来出差的,也不会明天就离开。

而说到孟菲斯,作为布鲁斯音乐的发源地,从这出来的人中最闻名全球的应该是猫王了。当时做可口可乐的一个项目,我们负责协助我们PwC的审计小组去监控KPMG的评估过程及成果,作为评估监控小组,比我们自己评估要相对轻松一些,所以感觉更加能够好好感受下Blues Town的魅力。再加上当天在工厂呆的时间并没有很长,我和我们的经理Matt以及KPMG相处的又十分融洽,大家工作完就一起去了一家当地很有名的BBQ,貌似还是什么Blues名人开的。我对于美国食物很大一个感受就是,偌大的一个国家,却感觉走到哪里吃的口味风格都一样,没有一点多样性。每每想到这一点,我都无比想念我们的大中华美食。但是吃到这个BBQ之后真的把这种想法收回去。厚实的肉以及浓郁的酱汁,放在炉火上用炭火烤出来的那种味道,许久后再次想起来感觉隔着电脑屏幕都能猛吞几口口水。

孟菲斯也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法律允许在街上喝酒的城市,对于酒文化浓厚的美国来说,这算是一个很大的福利了。至少嗜啤酒如命的Matt在去之前就已经准备好大喝一场。BBQ后我们还去了一个很有趣的酒吧,不仅有live music,还有台球桌球shuffle board等休闲游戏台,我们买了几瓶啤酒,边听着音乐边玩上了。

其实说来说去,美国人社交的方式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工作上可能就是像我们这样,出差的时候大家一起乐一乐,但还是有限度的,不会像朋友那种程度玩。但也感谢这种美式社交方式,让我在工作中也认识不少工作上的朋友,发展成挚友很难,但是至少工作上不会太生疏,一起玩过了即便回到office一起formally的工作都有一种亲密感,否则可能就很机械化的公事公办了。一开始我对这种工作中的社交方式其实是没有很感兴趣的,但是慢慢发现自己逐渐也变成这群人中的一份子,感觉还是很神奇的。人就是这样,总是不自觉地被环境改变着却不自知。某天回过头才发现,原来一部分的我已经变了。

除了这些地方,在工作中还有幸见到许多许多别的人和事,都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见识。

我在盐湖城见到了摩门教的总部,壮观的大教堂庄严肃穆,却从别人口中得知魔门其实是从纽约起源的,创始人游历到盐湖城发现很喜欢这座城市才把主教堂设立于此。

我还去了重建中的底特律,这座曾经辉煌过也破败过的城市,如今正努力恢复着她的生机,我所住的Marriott正对面隔着河就是加拿大,uber司机对我说起的时候还问我有没有带护照,有的话他可以带我过桥,去了就到加拿大领土了,我很感慨地看着对岸Little Caesars熠熠的灯光,原来我与这个从没去过的国度这么近了。

我离开公司前做的最后一批项目,其中有个评估造纸厂公司的,这家造纸公司在宾夕法尼亚的厂子特别大,在全组只有大老板一人做过造纸厂项目的情况下,几乎不出差的他带着我和经理Chris去了宾州的这个厂子参观了造纸的全过程,并且意外发现这个小镇几乎大部分的区域都属这个造纸公司所有,utility方面不仅发水发电还为镇上的居民提供水电,规模之大是许多别的产业都遥不可及的,而我们交谈的厂里的大部分职员都是在这个公司工作了大半辈子的,然而由于科技的发展造成对纸质需求逐年减少,利润薄弱难以收支持平,最后只能以3.8亿的价格“贱卖”。一家整个小镇赖以为生的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而凋零,走过那些厚重的厂房以及古老的机械,他们在生产中发出低沉的巨响,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不甘,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唏嘘不已。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