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新朝:风云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危机四伏”

刘大人独坐书房,烛光摇曳,映照出他忧虑的面容。他眉头紧锁,手中紧握着一本奏折,目光却游离不定,时而望向跳动的烛火,时而盯着案上的公文。

“如今这局势,真真是内忧外患,让人焦头烂额。”刘大人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着深深的疲惫和无奈。他长叹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这江南的富商闹事,可真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此时,师爷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脚步踉跄,差点撞到门边的书架。他的帽子歪戴着,衣服也有些凌乱。

“大人,不好了!江南那边的富商们联合起来,拒绝交税,还煽动百姓闹事。他们在街头聚众游行,高呼反对重税的口号,局面已经失控。”师爷急切地说道,声音颤抖,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大人啊,那些富商们财大气粗,雇佣了不少地痞流氓带头闹事。百姓们被他们蛊惑,纷纷加入,现在大街小巷都是人,店铺也都关了门,整个江南一片混乱。我听说他们还准备去冲击官府呢!”

刘大人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手中的奏折被重重地拍在桌上,震得笔筒里的笔都跳了起来。

“这群富商,真是胆大包天!”刘大人怒声道,“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到朝廷?简直是无法无天!师爷,你快给我细细说来,到底是怎么个情况?那些富商具体都有哪些动作?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师爷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据小的暗中查探,这次富商们似乎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他们先是互相串联,在各个商会里秘密商议。然后又拉拢了一些地痞无赖,给他们钱财,让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说朝廷的赋税不公,让他们无法生存。而且,小的还听说,他们背后好像与京城的某位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似乎是这位权贵许诺给他们好处,支持他们对抗朝廷。大人,这事儿可不简单呐。”

刘大人皱起眉头,陷入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你可查到具体是哪位权贵?可有什么证据?若没有真凭实据,可不能随意猜测,这关系重大。”

师爷摇摇头,一脸无奈,“大人,小的目前还未查到确凿的证据,但此事非同小可,恐怕......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小的在查探过程中屡次受阻,总有人暗中破坏。小的怀疑有人提前通风报信,阻挠咱们查案。”

“去查查他们背后是谁在指使。此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刘大人吩咐道,语气坚决,“不管有多难,一定要揪出幕后黑手。哪怕是挖地三尺,也不能放过。”

“是,大人。”师爷应道,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刘大人叫住师爷,“还有,安抚百姓的工作要做好,不能让事态进一步扩大。多派些人手去分发粮食,稳定民心。告诉百姓们,朝廷会给他们一个公道。但也要注意安全,别被那些闹事的人伤了。还有,你觉得咱们是不是应该先派个能言善辩的人去和富商们谈谈,看看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师爷想了想,说道:“大人,小的觉得可以一试,但就怕他们根本不讲道理,一心只想闹事。”

刘大人沉思片刻,说道:“不管怎样,先试试吧,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另一边,朝堂之上,大臣们争论不休。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却无法驱散众人心中的阴霾。

“陛下,江南之事必须尽快解决,否则会影响朝廷的税收和稳定。如今国库空虚,若再失去江南的赋税,国家财政将陷入困境。”一位大臣说道,神色焦急,拱手向皇帝进言,“臣建议立刻派兵镇压,以正国法。对于那些抗税闹事的富商和刁民,绝不姑息。必须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威严不容挑战。”

“可该如何解决?派兵镇压恐怕会激起民变。一旦百姓造反,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另一位大臣担忧地说,眉头紧蹙,“陛下,还请三思啊。我们应该先了解清楚百姓的诉求,看看是否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能一味地用武力,那样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目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刘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刘大人出列,恭敬地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需从长计议。不能一味强硬,也不能轻易妥协。我们应当先查明富商抗税的真正原因,是否是赋税过重导致他们不堪重负。同时,也要了解百姓的诉求,看看是否有官员在其中贪污舞弊,激化了矛盾。也许可以派一位清正廉洁的大臣前往江南,实地调查,倾听民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刘大人说道,言辞恳切。

“哼,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具体的办法。”一位与刘大人不和的大臣冷哼道,眼神中充满了挑衅,“刘大人,你莫不是怕了那些富商?还是你想包庇他们?我看你就是优柔寡断,不敢采取果断措施。”

刘大人看了他一眼,不卑不亢地回应,“张大人,你这是何意?我一心为朝廷着想,只想寻个妥善的解决之法,并非你所说的惧怕或者包庇。倒是你,除了一味主张镇压,可有其他良策?你可曾考虑过百姓的死活?还是只想着用武力解决问题,不顾后果?如果真的派兵镇压,引发了大规模的民变,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你……”张大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脸色涨红,“我这也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严。如果对这些刁民妥协,朝廷的颜面何存?我们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违抗朝廷的下场。”

“都别吵了!”皇帝喝道,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刘爱卿,朕给你时间,想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若是解决不好,朕唯你是问!”

刘大人连忙跪下,“谢陛下信任,臣定当竭尽全力。只是此事复杂,还望陛下多给臣一些时间和支持。”

皇帝挥了挥手,“起来吧,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回到府上,刘大人召集了亲信们商议。书房内气氛凝重,众人面色沉重。墙上的字画仿佛也在这压抑的氛围中失去了生气。

“各位,如今江南之事棘手,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刘大人说道,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人,不如先派人与富商谈判,了解他们的诉求。也许可以通过协商,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一位亲信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但就怕他们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比如要减免多年的赋税,或者要一些特殊的商业特权。”

“不妥,这样会显得我们软弱。他们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理的要求。”另一位亲信反对道,神色坚决,“我们应该强硬一些,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威严不可侵犯。可以先封锁他们的商铺,断了他们的财路。看他们还能嚣张多久。”

“那我们直接派兵镇压?以雷霆手段迅速平息事端,杀一儆百。”又有人提议道,表情凶狠,“看他们还敢不敢闹事。对于那些带头的富商,直接抓起来严惩。杀鸡儆猴,让其他人不敢再乱来。”

“万万不可,这样会引发更大的动乱。百姓们本就对朝廷有所不满,若再动刀兵,只会让民心尽失。”刘大人摇头道,否定了这个提议,“而且,这样做也会让朝廷背负骂名。我们要以安抚为主,同时也要展现朝廷的决心和公正。但具体该怎么做,还需要大家一起商量。”

“大人,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干等着吧。”一位亲信着急地说道,“时间紧迫,拖得越久,局势越难以控制。要是让那些富商和百姓闹得更凶,咱们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大家先别慌,咱们再好好想想。”刘大人说道,“一定要想出一个周全的办法来。我们可以先派人去稳住局面,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然后再慢慢调查背后的真相,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但这派人也得谨慎,不能派个莽撞的去,反而激化矛盾。”

众人争论不休,刘大人陷入沉思,房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和远处的嘈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