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8章 屯田
张旸好言安抚诸家主,旋即当众焚罢三张黄纸,这才将众人一一送走。
待主帐之内重归清净,他坐回案前,闭目养神。
可那额头青筋,却如蚯蚓般一鼓一鼓。
俄顷,张旸终是忍无可忍,猛地一脚踢翻矮桌,破口大骂:
“竖子小人!若不将尔等赶尽杀绝,难消吾心头之恨!”
骂罢,张旸冲着帐外高声喊道:
“速召七方诸将前来议事!”
亲卫得令,快步离去。
约莫一刻钟后,七方诸将齐聚主帐。
众人一入帐中,便觉一股煞气扑面而来。
将领们齐齐抱拳行礼,神使率先问道:
“将军,缘何动怒?”
张旸冷哼一声,直言道:
“城中大族不安分,竟勾结汉室与游侠,袭杀我军将士。我等须快刀斩乱麻,不可姑息!”
众人闻言,皆心领神会。
第七方渠帅上前一步,建言道:
“明日屯田之地便可定下。届时,可出些钱财,招募全城百姓前去开垦。待百姓出城,我等行事便可无所顾忌。”
张旸摸着下巴,思索片刻,笑道:
“汝这小子,有时聪慧过人,有时又愚钝不堪,实难捉摸。”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渠帅略带尴尬地赔笑道:
“全赖将军教导有方。”
张旸摆摆手,说道:
“莫要把功劳都归到我头上。此番主意甚妙,值得夸赞。望诸位日后多动脑筋,行事谨慎。”
言罢,张旸起身,为渠帅鼓掌,众人也纷纷响应。
渠帅顿觉荣耀加身,腰杆挺得更直了。
掌声稍歇,张旸神色一正,继续说道:
“此计虽好,但定有不愿受钱出力的人家。我等需先去大族处,表明态度,稳住他们,对普通百姓则不必太过客气。”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
“若大族派人混入开垦队伍,该当如何?”
张旸摊开双手,大笑道:
“此乃好事!我等征调民力,向来给钱,只需登记造册。若有大族之人,便单独划分区域安置。”
众人恍然大悟,有人击掌道:
“如此一来,我等为刀俎,他们为鱼肉,既能削弱大族实力,又能随意处置。”
张旸点头称是,吩咐道:
“事不宜迟,即刻行动。不过,先派一支斥候,暗中监视我此前拜访过的田氏郊外庄园,切勿让里面的人逃脱。”
渠帅抱拳领命:
“属下定当选派精干斥候,守住庄园四周路口,暗中监视。”
张旸伸出手指,郑重叮嘱:
“切记,务必暗中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渠帅重重颔首:
“喏,属下定当小心。”
军议结束,诸将依次退出主帐,各自着手准备。
次日清晨,外出探地的士卒陆续返回军营。
此时尚早,正好赶上军营早饭。
众人正吃得香甜,第七方渠帅寻了过来。
渠帅开门见山地问道:
“屯田之地如何?”
一名年长者打了个饱嗝,连忙起身回道:
“有一处地可直接开垦,只是面积不大。另有两块地也适宜耕种,只是积水成洼,需先排水,颇费力气。”
第七方渠帅点头,笑道:
“诸位辛苦了。待我为你们请功。稍后,先带斥候去圈定土地。”
年长者带着众人抱拳行礼:
“多谢渠帅!”
-----------------
初,第一批斥候方出,修县屯田之议,便如星火燎原,瞬间引得城中沸反盈天。
未及日中,第二批将士出城,引得诸多百姓尾随其后,欲观其究竟。
诸将士分作三路而去,至暮时,百姓皆聚于城门口,屯田之事,遂传遍全城。
及次日鸡鸣之时,辅兵持鼓,沿城衢而行,声若雷霆:
“招人矣!凡随士卒屯田者,日酬百钱!”
鼓声自城东传至城西,由城北响至城南,城中百姓无不为之惊动。
众人闻此,纷纷整衣而出,向辅兵问道:
“大人,于何处招募?”
辅兵遥指西城门口,高声回应:
“西城门与东城门皆可登记,择近前往,记住,登记即得赏钱,登记即得赏钱,登记即得赏钱!”
此言既出,百姓欢呼雀跃,家中有多件衣裳的农户,亦拖家带口前往,生怕错失赚钱良机。
两刻钟后,东城第一批千人队,在百名士卒护卫下出城。
即便如此,东城门登记处依旧人潮涌动,水泄不通。
军营恐生变故,急调百人前来,又护送一批千人队出城。
待急调三次后,来往才循环往复。
张旸巡营既毕,便一路登上东城楼,俯瞰城外登记之状。
见楼下人头攒动,登记处也无闹事之人,遂转身前往西城门。
至西城门,此处相较东城,稍显冷清,排队百姓不足东城三分之一。
盖因城西乃大族聚居之地,平民在此营生者甚少。
张旸正观望间,见一群人昂首阔步而来。
至登记处,众人蛮横地推开旁人,对登记官喝道:
“吾等高氏族人,应张将军之约而来,速为我等登记!”
登记官皆为县衙所调,不敢得罪高氏,忙不迭应道:
“是是是,这便登记。”
然笔尚未落下,一杆长枪已压在黄纸册上。
登记官抬头,只见黄巾卒什长目光如炬,厉声道:
“不可登记!”
高氏族人见一小卒竟敢阻拦,顿时觉得颜面扫地,冲上前去,指着什长骂道:
“匹夫!我等应张将军之约助阵,尔何敢阻拦?”
面对众人叫骂,什长不为所动,只是挺枪向前,将高氏族人逼至队尾,才收枪后,对众人道:
“黄天之道,在于公平,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坏此公道。若有不服,可去找正仪或将军理论!”
此一番宣谕,直抵人心,百姓闻之,精神为之一振。
往昔皆疑黄巾空言无实,如今方知所言非虚。
于是,百姓群情激奋,高呼公义。
高氏族人虽恼怒不已,却不敢与之冲突,在众人的嘲笑声中,灰溜溜地离去。
张旸见状,又伫立一个时辰,直至城中百姓尽数出城,期间再无大族之人前来登记。
言罢,他舒活手足,伸腰展背,旋即回首,面向身后亲卫,朗然笑道:
“归矣!我等当履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