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章 放映员?不,它说的是电影人
是的!
《喜盈门》获得成功,无法改变高卫华是‘穷人’的现实。
八千块拿下大杂院,只是简单清扫,都没钱处理。
而且其中有五千,还是人家赵易山暂借给他的。
距上次两人通电话,已经过去大半个月。
赵易山没有打回来,说明剧本交易估计不曾达成。
就算超过五千,再能分到手里的,应该也无法超过两千。
远远不够!
只是写小说写剧本,短时间如何能‘敛大财’?
放到哪个时代,无钱都寸步难行,更何况他还要构筑‘爱的小屋’。
这是钱的问题。
另一方面,高卫华还有别的想法。
华戏规矩多。
相比于燕影学院,华戏大一、大二不准拍戏,几乎没有例外。
还要在这里呆四年,高卫华可不想被束缚。
规矩都是给普通人设置的,他要想方设法给自己积累‘特例’资本。
有什么比搞出一部能获奖的电影,更能凸显出名气和地位呢?
这个奖不是国内的千花奖以及明年设立的锦鸡奖,至少也该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所以高卫华选择《放映员》来证明自己。
《放映员》故事地点设定到北方偏僻的小镇云台,时间从50年代开始。
云台镇的居民喜欢看电影,就把以前废弃的教堂改造成影院。
八岁的赵国梁不仅喜欢看电影,还喜欢看放映师郭立强‘剪’电影。
50年代电影放映前,文宣工作人员要审核内容,把认为观众不宜的镜头(比如接吻)严格剪掉后,才可以放映。
观众每当发现接吻镜头又被删去的时候,就会全场起哄、甚至吐口水。
而放到煽情的段落,他们又会集体嚎啕大哭,总之电影院里总是热闹非凡。
赵国梁把那些转动中带来神奇影像的胶片视若珍宝,他的理想就是成为像郭立强那样的放映师。
但郭立强看出赵国梁聪慧伶俐,认为他将来会有更远大的前程。
他劝赵国梁离开小镇。
【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赵国梁很难理解郭立强的话,他每天来放映室,跟郭立强学习电影放映。
好心的郭立强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电影,搞了一次露天电影,结果胶片着火,他陷入火海。
赵国梁把郭立强从火海中救出来,但郭立强双目失明,不能继续放电影。
赵国梁是小镇唯一会放电影的人,于是接替郭立强成为放映师。
……
赵国梁渐渐长大,爱上有海外关系的女孩慕容熙。
初恋的纯洁情愫美如天堂,但是慕容熙的父亲阻挠他们在一起。
赵国梁参军,慕容熙念大学,两人就此分开
在郭立强的劝说下,伤心的赵国梁离开小镇,追寻自己的梦想。
三十年后,成名的赵国梁从母亲那里听闻郭立强的死讯,回来向他的老朋友做最后的告别。
郭立强留给他一份礼物,是当初镇上检查员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
……
没错!
高卫华做了改编。
《放映员》的灵感来源于《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有着怀旧的意味和自传性的色彩。
它展现出关于爱和执着,得到而追求不到,为获得成功又必须付出沉痛代价的唯美伤感故事。
高卫华将故事适配到华国的社会环境下,其实花了不少心思。
单是《天堂电影院》里曾经播放过的电影,他都要一一找出华国对应的替换。
这对高卫华来讲是个挑战。
毕竟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电影,他不是很熟悉。
故事框架大概写完,高卫华选择向张壬里求助。
“你又写个剧本?”
张壬里恍然醒悟:“难怪最近上课有点儿溜号,晚上熬夜了吧?”
“你既然是来华戏,报的还是表演班。”
他语重心长道:“就该多花心思到磨炼演技上,现在朱晽同学都受你拖累。”
“我没事儿!”
朱晽就在高卫华旁边,急忙回应,免得他愧疚。
张壬里说得是事实。
高卫华最近和朱晽排练表演作业,不止一次两次走神,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成绩,现在基本上算班里的倒数。
同学们不乏有暗暗嘀咕的,心道高卫华是不是江郎才尽。
只有他们宿舍和朱晽所在的女生宿舍,关系还不错的八个人清楚事出有因。
上课时还不明显,高卫华总体来讲,起码听得‘认真’。
但无论去食堂吃饭,还是再到回宿舍,他就显得‘疯魔’。
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还比划动作。
也就是他们熟悉高卫华,否则会当高卫华脑子有病。
好在朱晽温柔体贴,姜闻他们几个也‘拜服’高卫华,有这些人照顾,他终于完成剧本初稿。
感谢的话不用说,要用成绩来回报。
“谢谢张老师的关怀!”
他毕恭毕敬道:“但我认为这个剧本是值得付出的。”
“大言不惭啊?”
张壬里有点儿好奇:“你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很有信心啊!”
“剧本已经拿过来?打算要我瞅瞅?”
他猜到高卫华的用意,没好气道:“是不是又打鬼主意?”
上次皖省肥市高卫华扮可怜,张壬里记忆犹新,多少有些防范。
表演班出来的,谁知道这小子是不是飙演技啊!
“我哪里敢啊!”
高卫华满脸委屈,从军绿挎包里拿出稿子,递给张壬里:“想着请您点评点评,有错处能再修改。”
“行吧!”
张壬里点点头:“我有空看看。”
高卫华的剧本可圈可点,能够早先一睹初稿,他当然愿意。
尤其是对方态度恭谨,张壬里心情愉悦,哪里还计较课堂上那些小问题。
别说听课不专心,高卫华再创佳绩,上课睡觉都……
当然不行!
但最多批评批评,肯定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优秀的学生谁不爱?
《喜盈门》电影大获成功,高卫华平素行事又稳妥,自然得到老师们更多的喜爱。
不过该有的矜持还是要有,张壬里故意装得平淡。
“那您忙!”
高卫华和朱晽离开。
他们刚刚走出办公室,张壬里立即挪开面前的教案,拿过高卫华的稿子,认真翻阅。
看到夕阳西下,家里人打电话过来,问他是否回家吃饭。
“不回!”
张壬里回应得很干脆。
挂掉电话,他依旧沉浸在《放映员》的故事世界里。
翻到最后一页,张壬里长出口气。
放映员?
不!
它说的是电影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