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夫君才可早日白日飞升,站在巅峰
“江白鹤父子被杀之后,江家就已经名存实亡,江南道的世家,慕容家族居于首位,对抗汉江王府的势力。”
“本来两者势力在伯仲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可是百花门的介入,就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是坏了规矩。”
“如果汉江王始终不露面的话,到时候陛下便可责备汉江王府。”
“加之现在汉江王的大世子一心想要掌控政权,汉江王府看似平静,实则是风云变幻。”
“慕容家族为了自保,只能将自己族中的女子送入宫中,这确实是一招妙计。”
说到这,东方婉儿给了李文浩一个眼神,似乎是让他安心。
此时的李文浩,已经对这个慕容家的女人有了强烈的好奇心。
婉婉虽说已经对自己动心,却始终很是警惕。
石妃暄更是谨慎的很。
还有其他的那三个娘娘,太后那边,都不适合再去。
武明空自从那晚过后,已经有些日子没找他了。
只有溜出宫来找东方婉儿,才能让他稍微的得到些许安慰。
“夫君,这段时间我这身子不大舒服,要不……你还是把心思放在石妃暄和婉婉这两个姑娘身上吧。”
“实在不行就去找那个新来的妃子,施展你的魅力,一定可以将其拿下。”
东方婉儿笑着说。
“贸然出手,不合适吧?”
李无缺却是心存顾忌。
“切,当初你对我和青鸾妹子,可没这么多的顾虑。”
“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凤舞卫里面的好姑娘多的是,若是夫君实在是耐不住寂寞的话,倒也可找她们暖暖床。”
现在东方婉儿的态度,和以往简直就是判若两人,不免让李无缺心中存疑。
这还是自己熟悉的东方婉儿吗?怎么像是变了个人?
“你也不用这么看着我,你修炼的功法,我也能大概猜出。”
东方婉儿喜欢看书,也算是出身书香门第了。
手中还掌握着凤舞卫,消息的来源很多。
“御女心经和长生诀,算得上是顶尖的功法。”
“陛下不要夫君的性命,不就是为了夫君体内的纯阳丹吗?”
“夫君必定已经领悟出了真正的御女心经,以夫君的聪明才智,只怕大周境内难找敌手。”
“再加上婉儿和夫君在一起的时候,倒也能感知到一二。”
“所以,猜测出夫君修炼的是何种功法,却不是什么难事。”
东方婉儿笑呵呵的说着。
“这段时间我体内的真气增长迅速,已经半只脚踏入了宗师的境界。如果不是夫君相助的话,只怕再过十年八年,婉儿也难有建树。”
“如今夫君的实力越强,对于你我就越有利,婉儿自然是要为夫君献计献策了。”
“所以,这女人是越多越好。”
“如此一来,夫君才可早日白日飞升,站在巅峰。”
东方婉儿满脸的真诚。
这番话,听得李无缺很是感动。
可问题是,自己真的舍得白日飞升吗?真的能舍弃这凡间的一切吗?
“知我者,婉儿也。”
李无缺把东方婉儿揽入怀中,在她的脸上轻轻地一吻。
“咳咳……”
哪知道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咳嗽声却打破了这温馨的一幕。
东方婉儿大惊失色,慌忙从李无缺的怀中挣脱。
扭头一看,却是一个身穿太监服的女人。
“我是新来的花公公,接替巫兰,是新任的剑奴。”
“凤舞卫统领东方婉儿,见过花大人。”
这可是陛下身边最为重要的职位,是天子手中的一把剑。
地位之高,即便是东方婉儿都无法与之相比。
“东方统领不必多礼。”
花月冷微微一笑,面容如花,格外迷人。
“花公公到这藏书阁来,所为何事?”
李无缺瞥了她一眼,淡淡的开口道。
能成为剑奴,就代表已经被陛下完全信赖。
其实他也清楚,此人必定和巫兰一样,服用了三尸丹。
一旦背叛了陛下,便会立刻毒发身亡,神仙难救。
“新来的慧妃娘娘已经被安排到了灵秀宫,陛下让奴婢来提醒李公公,切莫忘记了当日承诺。”
东方婉儿一愣,下意识的看向了李无缺。
承诺?
这家伙给陛下什么承诺了?
李无缺微微一笑,“请陛下放心,我不会忘记。”
花月冷微微皱起了眉头。
最近一段时间她都在监视李无缺的一举一动,对李无缺还是有些了解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此刻她的心里隐隐的有种不祥的预感。
“公公这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为什么要你来?”
李无缺只是说了这么一句,便不再解释。
花月冷先是一愣,接着便微微颔首,像是明白了。
李无缺此人和自己的情郎,倒是有几分的相似之处。
只是……年龄相差实在是太大了,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妾身已经是人老珠黄了,还请李公公三思。”
说完这句话,花月冷便抽身离去。
东方婉儿笑道:“夫君,看来这个花月冷,好像对你不怎么感兴趣哦。”
随后,她便贴着李无缺的耳边说:“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怀了。”
李无缺瞪大了眼睛,“真的?”
他和东方婉儿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的使用什么手段,完全就是随遇而安。
而且次数也不算多。
没想到这样都怀上了?
看来自己这唐王后代的天赋,还真是无比强大啊。
“当然是真的了。”
东方婉儿的脸上露出一抹失落之色,“所以,这段时间我都没办法陪你了。”
说完,她便恋恋不舍的离开藏书阁。
现在她只想要快速突破到宗师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借助天地的灵气,孕育孩子。
这样一来,一旦这个孩子出生,那必然是天赋异禀,高人一等。
灵秀宫内。
慕容舒心里很是忐忑。
自己被红盖头蒙着,大殿内没有一点动静。
也就是说,这位陛下,在大婚之夜,并未过来。
她既轻松,又有些难过。
在种种复杂的情绪下,她开始变得愈发紧张。
大殿内,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都被赶了出去,只有凤舞卫在门前静静地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