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截胡姚广孝,蛊惑朱棣造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应天府的铁都没了

面对任以虚的责问,胡惟庸有些纠结。

他在内心里面是惧怕朱元璋的,如果不是被朱元璋逼的没有办法了,他也不会选择走到这一步。

但是现在来看,朱元璋对自己还是有一丝情谊的,可能一直是他自己太敏感了。

看向任以虚,胡惟庸笑道:“任兄不必太过担忧,此事需徐徐图之。”

任以虚看着满脸笑容的胡惟庸,一阵失望。

特么的,都打算造反了,还在这里磨磨唧唧的。

老朱打了你十几年的巴掌,现在给你两颗枣,你就在这里感恩戴德,犹豫不决。

就你这样还想跟老朱扳手腕,怪不得玩不过老朱。

“你自己看着办吧。”

丢下一句话,任以虚离开了相府。

回去的路上任以虚心有不甘。

都走到这一步了,纵然没有退缩的理由。

实在不行,明天就要在朱元璋面前自爆一波了。

而回到家中的刘伯温,则有些忧心忡忡。

虽然他远离了朝中的争斗,但他始终觉得,朱元璋不会这么轻易,就放他逍遥。

他也想不明白,朱元璋为何要一直宠信这胡惟庸,他背后到底有什么谋划。

本来是朱元璋对胡惟庸心存不满,让自己出头弹劾胡惟庸。

但现在却变成了,自己和胡惟庸之间的斗争,而朱元璋却在一边看戏。

合着,这锅全部都让自己给背了。

刘伯温心里苦啊,但又不敢言语。

所以回家休养的这几天,刘伯温过得并不舒坦,每日都在自己以后的路忧愁。

在这种情况之下,竟然引发了旧疾,一病不起。

宝钞的事件,也随着这几天的发酵,越来越严重了。

民间不但已经彻底拒收了宝钞,还有人冲上了衙门,讨要说法。

为此,应天府的衙门抓了不少人。

第二天,奉天殿的朝会之上,户部尚书吕昶,就这个问题开始上奏。

“陛下,宝钞一事,户部向来重视,从来都是严格印刷流通。”

“最近京城中,不知道从哪里流入,大量宝钞,导致民间宝钞积压、货价奇高,已经有不少的百姓,去衙门闹事了。”

“这件事情,应天府连同刑部,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微臣请陛下下令严查。”

这话一出,胡惟庸微不可察的一抖。

这件事情可是他在幕后操纵的,如果要是真查起来了,那他有异心的事情,不就要败露了。

胡惟庸低着头,脑中飞快的想着,应对的政策。

这时,刑部尚书站了出来:“陛下,我们刑部已经调查过了,这批宝钞难辨真伪,连户部宝钞司的人,自己都分不出来。”

“使用者都是一些,外乡的流民,行踪不定,难以追查。”

“臣认为这件事情,应该从户部开始严查。”

吕昶脸上一阵不念:“陛下,刑部无能,伪造宝钞这么大的事,都查不出来,还将罪责推卸给他他人。”

“请陛下明察!”

听着下面两人的争吵,朱元璋一阵头大。

这宝钞的事情,刘伯温和朱标早就跟他说了,他也查到了胡惟庸的头上。

只是碍于朱元璋的计划,暂时没有动手罢了。

没想到这些人这才反应了过来,真是无能,还公然在朝堂上互相推诿,着实可恨。

“行了!”

朱元璋一声大喝,让大殿内,瞬间便安静了下来。

正在思考的胡惟庸,也被吓了一跳。

“你们两位尚书,在朝堂上公然推诿,成何体统。”

朱元璋不满的说道:“户部、刑部协同应天府一起,去将这事查查清楚。”

说完,便站了起来:“胡惟庸!”

此时的胡惟庸,生怕宝钞的事败落,心中正有一丝丝惶恐。

猛然听到朱元璋的声音,直接吓的跪了下去:“臣在!”

“你稍后到上书房一趟。”

朱元璋说完,朝着后面上书房而去。

见朱元璋走远,胡惟庸这才站起了身子,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看着还在争吵不休的吕昶和刑部尚书,脸上闪过一丝笑容。

本以为朱元璋震怒,然后下令彻查此事。

但是没想到,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是让户部和刑部协同应天府调查。

既然这样,那胡惟庸就丝毫不慌了。

只要不是朱元璋直属的锦衣卫查案,户部和刑部的折子,都要从他手上过一遍,他可不怕。

但是,他也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要让自己去趟上书房。

怀着忐忑的心情,胡惟庸朝着奉天殿的上书房走去。

此时,任以虚跟在太子朱标的身后,随着朱元璋一起朝着上书房走去。

他的脑子也在回想,刚才在奉天殿上的事情。

朱元璋的态度,让他感觉不到,对胡惟庸的杀意。

而胡惟庸也在朱元璋的纵容之下,又升起了当狗的心思。

这绝对不是任以虚希望看到的,他当即决定自爆一波。

他看向身边的朱标,道:“殿下,最近有没有去应天的市井走走,最近有不少有趣的事。”

朱标闻言,看向任以虚:“什么事儿,说来听听。”

任以虚笑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最近民间太多宝钞流入,导致很多东西价格飞涨,特别是铁器。”

“现在的铁器价格,涨了最少三倍,就这样还是有价无市,拿着白花花的银子,都买不到。”

朱标有些疑惑,宝钞导致价格涨他知道,可是为什么连银子,都买不来东西了。

疑惑的朱标开口问道:“难道现在他们连银子都不收了?”

任以虚笑道:“这倒不是,而是铁匠铺里,真的没有货。”

“听说是最近根本买不到,生铁来打造农具。”

“就这,还有一个笑话。”

“说是现在城里的打铁匠,因为无铁可打,全部都失业了,不少人都另谋生路了,现在连找个铁匠都难。”

朱标闻言,笑道:“那你得告诫你的后世子孙,让他们长大不要学做打铁匠啊。”

说完,两人笑了起来。

走在前面的朱元璋,将两人的谈话,默默的听了进去。

他关注的点和朱标可不一样。

茶马盐铁,向来都是朝廷,严格管控的物资。

虽然严格,但是用作打造农具,自然也是有一定配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