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易的小心思
穿越之后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原身的老爹因为城里生活压力太大,想要带着一家人回乡下种地。
对于一个普通工人来说,五个儿子眼看越来越大,其中两个还要念书,却只有两间房三十几块钱的工资。
无论吃饭还是将来五个儿子成家都是巨大的压力,甚至根本无法解决。
在许多人看来,城乡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城里什么都要花钱,乡下却不同,只要愿意干活,最少吃饱肚子没有任何问题。
而在这个年代,让一家人吃饱,已经是一个普通人最大的追求了。
对于原身的父亲来说,回老家种地是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
但张大河是穿越者,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周围熟悉的名字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必须留在城里。
刚刚解放,乡下是能够吃饱,但任何一个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工农业剪刀差,几十年时间以农业反哺工业这一点谁也无法改变。
城里尤其是首都就算最苦的时候也能够活下来,到了乡下是真有可能饿死人的。
更不用说将来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了,这个差距短时间内绝对无法改变。
在外挂没有激活之前,只要能够留在城里,张大河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对于怎么让一家子吃饱活下来,原身的父亲没有办法,但张大河却有办法。
看过许多四合院小说,张大河非常清楚四合院的主线是什么!
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养老。
整个四合院剧情的发展,就是易中海因为养老问题发生的。
五个儿子,对于张大河的父亲来说,是巨大的负担,但在这四合院中,却绝对是最大的优势。
明白这一点之后,张大河力劝原身的父亲留了下来。
二哥张大洋拜给前院单身老头老金,三哥张大江拜给后院的老郑,而张大河自己则是拜给了一大爷易中海。
虽然没有看过电视剧,但四合院小说张大河却是看过许多。
所有四合院小说里都没有老金和老郑的存在,这只有一个可能,老金和老郑根本没有活到剧情开始的时候。
剧情开始是六五年,一个工作和一间首都的房子,花几年时间服侍一个老头为其养老送终,这样的好事只要想明白,没有人会拒绝。
看了一眼房子之中的布置,张大河嘴角带出几分讽刺的笑意:“真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穿到四合院的人都要找老易的麻烦!”
张大河自己拜到易中海家,怎么可能没有原因。
从小说之中就能够看出,易中海要拉拢一个人,会不断投入,用源源不绝的利益,让你最后连拒绝都无法说出口。
贾家从贾中旭照顾到秦淮茹,何雨柱更是从少年时期一直照顾到了中年。
更重要的是,前期易中海一直是付出的一方,最后主动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在张大河看来,穿到四合院,如果没有强力外挂,拜到易中海家,就是一个穿越者最好的选择。
有老易在前面撑着,自己都可以直接躺平了。
拜到易中海家四年,学费有老易负责,每年四套衣服只会多不会少,身上的零花钱更是从没有断过。
别说是在这院里了,就是在医学院,日子过的比张大河更舒服的也没几个,绝对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刚刚毕业分配到轧钢厂附属医院,老易就将两间房重新调换。
原本住在厨房的张大河,直接搬到了另一间,老易夫妻则是搬到了厨房之中。
当然,五十年代住房紧张,许多人家里五六口人也只有一间房,根本没有人会在意住的地方与厨房在一起。
但张大河搬过来后,什么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五十年最流行的东西一件接一件不断出现在房间之中,就连铺盖都是全新的。
也就是张大河年纪不够,要不然都能够直接结婚了,就这条件,就算在首都也是一等一的。
屋外逐渐传来喧嚣声,这是下班的人回来了,远处小孩的哭闹声此起彼伏。
“老易,菜马上就炒好了,你叫一下大河过来吃饭。”易妈的声音从隔壁传来,张大河一动不动的躺在炕上。
“咚咚咚。”
“大河,起来吃饭了!”随着敲门声,易中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来了易叔!”
张大河一跃而起,一出门,就看到老易一脸关切的笑容。
张大河知道,这是真的关心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加上前面老金死后自己二哥办的妥当,甚至专门从张家村弄了一块坟地,每一次烧纸都会专门请假亲自到张家村上坟,就算是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
“你们先吃,汤马上就好!”一大妈在锅头上忙碌着。
“我和易叔等你,一家人一天才在一起吃一顿饭,就要一起吃才香。”张大河看了一眼桌上的煮菜,里边飘着的油光明显有肉,现在提倡艰苦朴素,肉放到煮菜里头,别人才不会闻到。
案板上还有两个杂面窝头,显然,中午自己和老易不在家,一大妈一个人吃窝头对付了一顿。
张大河甚至知道,如果自己不回来,老易夫妻的日子极为节俭,会将每一分钱都省下来,这不是没钱,而是节省习惯了。
“易妈,你又一个人吃窝头了,我跟易叔的工资不敢说顿顿有肉,可怎么也不可能饿肚子,您这样节俭营养不够会生病的!”张大河声音之中带着几分不满。
相比老易只是想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易妈才是真的关心自己,这一点张大河还是能够感觉到的。
而且他记的,四合院剧情之中,一大妈是几个老人之中最早去世的。
比起老易,张大河绝对希望一大妈的身体能够更好一些。
“你这孩子口气真大,还顿顿有肉,你易叔年轻的时候在日本人的工厂里边,我们两别说是吃窝头了,野菜能够吃饱都要碰运气!”
对于这种孩子气的问题,一大妈脸上带笑随口回了一句。
“狗日的小鬼子!”解放前许多顶级技工都是日本人培养出来的,这一点张大河倒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