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家和事兴
“可得先给我做听到没?”
黄光正坐在那里老神在在的开口道,“我会隔两天过来看一次,做出一批我拉走一批!”
“啊?不是,您老......”
“你就说行不行吧,你们离得近咋都好说不是?”
“话不是这么说,接我们小学的活毕竟在前面......”
“那我不管,你想办法去,万一把我剩下了我咋办?”
“不至于......”
“就这么定了!”
“这.....中,中吧!”
江文河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估摸着江守诚知道得跟他翻脸,见招拆招吧。
这人上了岁数,就不喜欢跟你讲理了,没招啊!
到了大队部,江文河找到李文刚他爹李有康,在李有康的见证下和南李庄队小签了文书,又跑去南李庄又签了一遍,才拿到八百预付款。
不是江文河区别对待,要提前预付款总不能也给那么点吧?
八百再加上前面江守诚给的五百,两天到手一千三百块钱。
江文河自然是高兴地不得了,一路上手都摸着兜没舍得撒开。
要知道这可是1982年,手里有一千块钱的,在农村绝对是凤毛麟角。
江家湾八百多号社员,估计数一圈都找不到,李文刚家说不定有这么多,但谁也说不好,毕竟人家也不会到处嚷嚷着家里有多少钱。
李有康又是大队长,真嚷出来估计隔天就得被带走谈话。
就算放在城里,也不见得家家有这么多积蓄。
倒是早两年做买卖的那些说不定有了。
不过放到南方,这点钱估计人家就瞧不上。
像报纸上报道的那什么八大王,人家三年前产值都论亿算。
那还是1979年,真牲口啊,别人挣个钱咋就那么容易呢?
一想江文河也不觉得怀里的钱有多香了。
这可是汗珠子摔八瓣才能挣的钱,透着血汗呢!
要说农民不容易呢,生产队累死累活挣不到几个钱,搞点副业也是出苦力才行,一辈子苦呵呵的撅着屁股干活,却依旧要为了生计忙活。
回到家,江文山和江文河立马围过来,“咋样?成了没?”
“成了!”江文河一开口,那哥俩立马欢呼起来,“好啊!这回真不缺活了!老三,你说下面咱咋干?不行就加夜班吧!”
江文山高兴过后提出了加班加点干的建议。
江文河却没着急,而是从兜里拿出一百块钱来递给江文山,“大哥,加班肯定是要加班的,不过咱也得先把东西置办了!咱爹那会儿都是你帮着去买材料,这次还得辛苦你一趟,二寸和三寸的铁钉、白乳胶、红油漆、铁合页、把手、粗砂纸、细砂纸,还有钻头、锯子你都买一些回来,一会儿我给你拉个单子!”
“另外就是跑趟木料厂,看看有没有红松料子,要是没红松的,其他料子也行,要是价格合适的话你订一批,咱们以后少不了用木料!”
江文山看着眼前的10张大团结显得有些紧张,“用不了这么多,用不了这么多,铁钉才几个钱?这好不容易有点钱,要不咱先用这些料子对付着?订了到时候没活儿可咋办?堆得时间长了也容易糟!”
“会用到的!而且很快,大哥你就听我的吧!要是价格合适,你就多订点,钱不够你再来找我要!”江文河强势地将钱塞到江文山手里。
“中吧,你挣的钱你说了算!我这就去队长家借自行车!”
“回来割点肉大哥,晚上把孩子们都叫过来,咱一起庆祝下!”
说着江文河又掏出十块钱递过去,“猪头肉啥的也买点,以后咱免不了吃,中午我跟大嫂也说一句,这段时间给咱哥仨做饭,一天给他开1块钱!”
“瞎闹!你嫂子做顿饭还能要你钱?”江文山听到这话立马不高兴了。
“你就别管了,我的钱我愿意给!”江文河笑着说道,江文山捏着半天才抓着一沓子钱琢磨道,“我还真得回家一趟,这么多钱要让人摸了就麻烦了,我找个兜里拴裤腰带上,然后塞裤兜里安稳!”
“啊?”江文河愣了一下笑着连点头,“对对对,塞里面安全,这会儿小偷小摸的多,就是大哥你当心别硌到,要不然大嫂要跟我没完了!”
“去你的!跟谁没大没小的?你们继续干,我这就去城里!”
说完江文山就手摸着放钱的口袋走了出去,江文海犹犹豫豫了半天才开口道,“老三,其实你二嫂也可以给咱们做饭的......”
江文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拍了拍二哥的胳膊,“你倒是挺舍得媳妇,我二嫂都快生了,哪能让她给咱做饭?你要不要回去看看二嫂?”
“不用!乡下人哪有那么娇贵?再说今儿早上我跑你二嫂娘家一趟,把她娘叫来照看着,不会有事的!”江文河大手一挥继续拿锯子干了起来。
“二嫂娘家人真不赖,啥都替你操着心!”江文河感慨了一句。
“那不应该的嘛!谁让离得近呢!要是远了也不去折腾他们!”
江文海理所当然的回答道,江文河也无话可说,要说二嫂赵丽霞和二哥江文海也算是青梅竹马,赵丽霞就是本村的,娘家就在后街,走路不超过十分钟。
俩人读书时候是同学,二哥别看平时蔫吧啦不爱说话,但对付女孩子还是有一套的,仅仅送了一条毛线围巾,就让二嫂奋不顾身的嫁给了他。
娘家自然不乐意,家里没婆婆,谁愿意让自家姑娘嫁到这家庭?
可二嫂就是铁了心要嫁二哥,最后没办法娘家也只好答应下来。
只是没想到刚嫁过来几个月,老爷子就得病去世了。
那时候二嫂娘家同意二嫂嫁过来也是看老爷子在,能挣钱,家庭条件也不错。
可谁想到刚嫁过来老爷子就没了,为此二嫂娘家好长时间不搭理二哥两口子。
还是二嫂中间张罗,才让娘家和婆家关系缓和下来。
等二嫂生下老大江成才,就是娘家帮着拉扯大的。
如今二嫂怀二胎,二哥又把丈母娘给搬到了家里。
从这方面来看,二嫂娘家就是相当讲道理的人家。
这个时代的农村江文河是清楚的,依旧是老思想、老观念,讲究的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别说指望娘家帮衬,娘家不折腾就算好的,更没人会去给闺女带孩子。
给闺女带孩子儿媳妇能愿意?凭啥给你闺女带?然后闹得天翻地覆。
可人家二嫂娘家俩哥一个兄弟的媳妇啥都没说,算是相当讲道理了。
人家给你带是情分,得认!
人家不给带是本分,也得认!
想到这些江文河开口说道,“二哥,回头买点东西给二嫂娘家送过去,尤其是你两个大舅子和小舅子那里,回头我也做点小玩意儿你送他们家孩子,好歹是那个意思,人家这么帮咱,咱也得像那么回事才行!”
“有必要吗?我平时对她们家也挺好啊,逢年过节的哪次我也没少!”
“话不能这么说!人家帮咱情分尽到了,咱对人家好点那也是应该的,你别管了,回头我给你备好,你送过去坐会儿,哪怕喝个酒说两句好话!”
“不用不用,我自己买就行,哪用得着这样?还给他们脸了......”
江文河闻言苦笑起来,还真得帮着二哥操点心才行,上辈子这时间人家虽然没说啥,可90年代末二嫂可给二哥弄个大教训,两口子差点闹出人命!
家和万事兴,能费点心做好的事情,干嘛非要出事才知道后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