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史有学问(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1章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

毛泽东在很多场合批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是根据具体的历史情况而发的,并不是对知识分子一概否定,毛泽东实际上还是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的,有一次他借《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说明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1]

毛泽东所举的例子我们都很熟悉了。其实,任何时代都一样,没有知识分子,没有人才,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实,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争夺人才的传统。就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吧,那时诸侯争霸,都想保住自己的国家,胜人一筹,乃至称霸诸侯,当然,如能吞并别的诸侯那就达到了终极目的。争来争去争了许多年,有些明白的诸侯忽然醒悟过来,要想争霸,先争人才。这下子热闹了,楚材可以晋用,齐材可以秦用,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同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市场”相比。

在当时,得一人才而富国强兵的例子真是数不胜数。燕昭王高筑黄金招贤台,得了魏国来的乐毅,终于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差一点灭亡了齐国,为燕国报了遭受齐国侵略侮辱的仇恨。伍子胥从楚国投奔了吴国,终于带领吴国军队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并把楚王掘墓鞭尸,既报了私仇,又使吴国强大起来。齐桓公因为尽释前嫌,把国家委托给一个曾经向自己射过一箭的管仲,才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但真正能够借助其他诸侯国的人才来为自己服务的,当数秦国。

秦国本是个边陲小国,起初连名号都没有,只是因为曾出兵几百人帮助周平王赶走西戎,才受到周天子的重视,答应秦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四周开拓土地,秦国此时才开始在诸侯中知名。但它仍然很小,绝无力量同郑国、齐国这样的东方大国比肩。秦国的国君非常明白,要想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国”的人才。

秦穆公可以说是秦国人才政策的奠基者。在他执政期间,极力搜罗人才,用五张羊皮换回了虞国人百里奚,又礼聘了晋国人蹇叔,重用了西乞术、白乙丙和公孙枝等人,使秦国的政治和军事日渐强盛,这些文臣和武将,虽然来自其他诸侯国,但都能为秦国死心塌地地效力,使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大约过了近三百年的样子,秦国还是处于一个很难迅速发展的时期,它虽然很强大了,但要想统一诸侯,却感到很困难。

这时,从卫国来了一个叫卫鞅的人,秦孝公见他很有才能,就充分信任他,让他实行变法。通过卫鞅(商鞅)的变法,秦国果然走上了“法治”的道路,迅速强盛起来。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国时时觉得打了这国,顾不了那国,刚攻下的土地,又不得不放弃,打了许多年,吃了许多苦,成效却不大。秦昭襄王重用从魏国来的范雎做相国,范雎就给秦昭襄王出了一个主意,叫作“远交近攻”,意思是对远方的诸侯国要搞好外交关系,而对近邻却要采取攻占的策略。这样一来,秦国攻取一寸土地,就牢牢地占有了一寸土地,再也不用为得而复失发愁了,况且还有远方友好国家的同情和支持。范雎的这一外交政策果然大见成效,终于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又出了一个著名的宰相李斯,他是荀子的高足,楚国人,他不仅帮助秦始皇灭掉了楚、齐两国,在建立郡县制这一重大的历史举措上,他也具有首倡和促成之功。

我们具体看看秦穆公是如何招聚人才的。

秦国在西周时期原是一个很小的地区,连侯也称不上,根本是无名小辈,只是到了西周末年,因勤王有功,才被周天子特许称侯,以后经过数代君主的努力,逐步地发展起来。秦穆公是一个贤明有为的君主,他一生都在时刻注意网罗人才,使用人才。

百里奚原是一个穷苦农民,后因家境贫困才想出来寻找机会,干一番事业,但流浪多年也无机会做官,弄得妻子儿女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经朋友推荐,在虞国做了大夫。不久,虞公因借道给晋国而被晋国灭亡,百里奚就跟着虞公一起到晋国做了俘虏。晋君知他有本领,想让他做官,百里奚却死活不肯,就这样在晋国住了下来。后来秦穆公派公子絷去秦国求婚,百里奚就被当作陪嫁送往秦国。百里奚不愿去秦国,半路上偷偷地跑了,一直来到楚国,楚人开始以为他是奸细,后来见他年老,就让他看牛。他看的牛长得又快又好,竟然出了名,连楚成王也知道了。

公子絷以为跑了一个老奴,并不在意,也没有认真寻找。有一天,他在晋国的土地上看见一个人长相奇特,力大无比,用一把大锄头锄地,锄得又深又快,他以为是奇人,就把他带到了秦国,这人就是后来的名将公孙枝。秦穆公看见名单上少了百里奚,就问公孙枝,公孙枝说他是个有本领的人,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秦穆公立即派人四处打听,竟在楚国找到了他。秦穆公要用仪仗车马去迎接他,公孙枝说:“千万使不得,如此去迎接一个奴隶,必引起楚人的怀疑,那他们就不会放百里奚了。”秦穆公依照公孙枝的主意,用五张羊皮换回了百里奚,后来就有了“百里奚、五羊皮”的说法。

秦穆公见百里奚是个七十岁的白发老人,显得不高兴。百里奚说:“您如果让我去打虎,我当然老了,如果让我谈国家大事,那还比姜太公小十岁。”秦穆公觉得有理,就同他谈国家大事,没想到越谈越投机,一连谈了三天,就要拜他为相国,百里奚说自己不行,连忙推荐了蹇叔。公子絷好不容易请来了蹇叔,连他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也一同请来了。秦穆公与蹇叔论当今世事,竟然乐得忘了吃饭。过了几天,他就拜蹇叔为右相,百里奚为左相,西乞术、白乙丙为大夫,就这样,秦穆公一下就得到了五位贤能之士。在后来的岁月里,这五个人为秦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秦国在他的手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秦国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说来也奇怪,秦国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全是由“外国”人直接促成的,秦国本土的人士,却名不见经传。秦国由一个地不过几十里的无名小卒而至统一中国,应该说“外国”人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秦国的历史经验,真是十分值得注意的。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时至今日,历史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知识分子的作用却是一如既往的,毛泽东的话,有其深刻的道理。

但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并不是一味的赞扬,他也看到知识分子的缺点。例如他说,张昭读书多,关键时候动摇。

张昭(公元156—236年)活了80多岁,《三国志》卷五十二有他的传记。他于汉末大乱中,辅佐孙策于江南创业,很受孙策器重和信任;孙策死后,又继为孙权的左右手,所谓“内事问张昭”。此人“博览群书”,很有学问,而且威严不苟,人皆敬畏。但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的前夕,东吴政权受到曹操亲率大军压境的威胁,张昭惧怕曹军的势力,力主投降,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资治通鉴》卷六十五对此有翔实记载。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有一次对人谈起了张昭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三国时吴国的张昭,是一个经学家,在吴国是一个读书多、有学问的人,可是在曹操打到面前的时候,就动摇,就主和。周瑜读书比他少,吕蒙是老粗,这些人就主战。鲁肃是个读书人,当时也主战。可见,光是从读书不读书、有没有文化来判断问题,是不行的。”

同为“知识分子”,张昭和鲁肃不一样,“光是从读书不读书、有没有文化来判断问题,是不行的”。毛泽东的这些分析可谓是十分全面的,对于我们认识知识分子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注释

[1]《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