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月历本

多少年的习惯了,每到阳历新年前,母亲总要买一本月历。月历比笔记本略小,印制粗糙,薄薄的纸页上却有着完备的显示:年、月、日、农历、宜忌,星期……都写得清清楚楚。接下来的日子里,那个月历本便成了母亲的最爱,几乎每天都要翻看一下,她眯着老花的眼逐字阅读上面所写的内容,还会及时告诉我今天是什么日子,又到了哪个节气。一天过完,她便轻轻撕下一页,那厚厚的一本慢慢便薄。直到年末,扔掉最后一张纸后再次换新,周而复始。漫长的岁月,随着一页页纸的消失悄然流逝,模糊了时光,花白了头发。这个偏好,也在母亲的生活里逐年固化下来。

我一直不知道她是从哪里买到的月历本。但当我看到,母亲总是需要摸一下嘴唇才能捻开那粗劣的印墨的纸,我便告知她不要再自己买了,今年我负责给她换新。母亲很听话,她一直等待着我给她拿回日思夜想的月历本,我却总是忘记。直到阳历新年来了,在母亲的催促下,我骑着电动车奔向新华书店,以了却她的心愿。

今天就是元旦啊,街面上好多人,显得煞是热闹。车公子载着我走了大约半小时,骑到了以前常来的新华书店。我径直走到服务台,询问店员:

“您好!请问这里有月历本吗?”我看到一个顾客正在购买另一种台历款式的月历,不是母亲用的那种样式。

“没有。”店员很干脆地回答。

“是吗?”我半信半疑,语气中透露着失望。我以为她没有听清,于是再问了一遍。

“麻烦问一下,新年月历本有吗?”

店员有点诧异地回答:“刚才给您说过了啊,没有。”我彻底灰心。本来想着新华书店的月历本质量是好的、有保证的,但真的没想过这里居然不卖。

怎么办?那就再到别处看看吧。穿过马路,我来到一处地下的小商品超市。锅碗瓢盆,生活日杂应有尽有。但当我问到月历本时,售货员都一致回答没有。我一时没了注意。又赶到一个商场寻摸了一圈,依然没有月历本的踪迹。甚至在听到我的问询时,服务员都觉得有点奇怪。是啊,如今已迈入电子化时代,那些老年人惯用的物品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消失。回家的路上,我突发奇想,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做一个呢。

进入家门,我给母亲说没找到卖处,又给她说我自己做一个。母亲稍显失望,但又答应着忙活别的事务去了。

我找到一些彩纸,裁成巴掌大小的长方形,对着手机翻找到日历,开始在纸上抄写起来。很久没有写字了,手竟有些生疏呢。每张纸片写上大大的月、日,又加上农历和节气。纸张下面还有点空白。对了,写一些注意事项和健康知识吧。内容放不了太多,那就简单一句话提醒。每页诸如“关好燃气”、“勤喝水”、“多运动”、“晒太阳”之类的提示。别说,做好一个月的还真费了点时间。完成的月历本有点土,也显得稚气,但我知道,虽然这样,这一定是母亲最喜欢的。当我将做好的新的一年1月的日历夹好,交到母亲手中时,她翻看了一下,不禁惊讶到眉开眼笑:“我没想到你还会做月历呢。”

我说:“是啊,这是独一无二的。”

母亲很仔细地将月历挂在墙夹上。我知道,这个小小的月历本将是她一个月每日的关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闲暇时刻,我便坐在桌前,开始了月历的制作。字体要大些,因为老人的眼花,小了看不清。妈妈说过,最重要的是农历和节气,这些一定不要忘记。关键内容填写完毕,再写上需要叮嘱的事项,如“拿钥匙”、“营养均衡”、“笑口常开”等。重要的节日当然也不能少,“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儿童节”……。还有空白的地方,再画上些好看的花朵进行装饰。一整个月的做完,巴掌大的一小本,信息量可不少呢。每当我将自己的作品交到母亲手里,她总是满意又欣喜。抚摸着,一张一张仔细翻看,为我的创意发出由衷的赞叹。母亲总是这样溺爱我,似乎从不挑我的任何毛病。我做的所有事在她眼里都是绝对得好。被夸赏的我享受着母亲温暖甚至可以说是炽热的爱,我知道自己真的被她宠坏了。

大约从5年前起,生活更多地变成了我和母亲的相互依偎。我和母亲居住在一起,共同感受着命运的风风雨雨。在我最脆弱最无力的那些时刻,母亲承受着重担,总给旁边的我最强大的支持。她一次次用语言、用行动将我于困厄中拉出。我们一起从过往艰难的日子中慢慢走过。母亲看似柔弱,实则勇敢而又坚强。在她身上,展现着中国女性善良、真诚、乐观、勤劳、无私的优良品性。身为她的孩子,我感到无比荣幸,也希望能永远这样被她宠爱……。

其实,我真的没有为母亲做过什么。一本小小的月历竟让她如此欢喜。身为女儿,我对此感到愧疚。不管怎样,能换来母亲欣慰的笑,也算是我的一点小小的心意吧。

没用到的月历,母亲小心的包好放置在床头,她对这些小小的纸片如此宝贵而又珍藏。当月的便挂在墙上随时翻看。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