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见驾
这会儿皇帝正在跟人胡天胡地玩的不亦乐乎,左丰找到机会示意张让。
伸出手指暗暗给张让比划了一下,张让心领神会。
皇帝刚刚爽完,正在贤者时间。张让上前轻轻给刘宏捏着肩膀,刘宏见是张让便问道:“阿父有何事啊?”
“陛下,大司农父子正在云台殿候见。”张让轻轻提醒道。
刘宏这才想起来自己是说过要曹嵩带着曹操和他家里的神童来陛见之事。
“既如此,那就摆驾吧。”刘宏在一众宫婢的服侍下起身。
临行前又想起什么:“让阿母也来,他还没有见过那个神童呢!”
刘宏一脸的笑意,显然对于曹昂的印象不错。
赵忠虽然与张让一样都是中常侍,但是他此张让多一个职位,大长秋。
原本是皇后的属官,负责管理皇后所居的长秋宫而命名,秩两千石。发现到现在已经是负责管理禁中宦官的主要职位。
大长秋这个职位如果不带前缀那就是宫内所有宦官之首,如果带着前缀某某大长秋,这个某某是宫殿名。比如嘉德大长秋之类,就是负责管理嘉德殿事务的宦官。
所以理论上,赵忠在宫内的地位要比张让高,但是因赵忠任职大长秋所以事务比较多,不能长时间侍奉在皇帝身边。宦官的权力大小其实不怎么看官位,而是比谁与皇帝挨的近,谁在皇帝心中的份量更重。
听到皇帝提起赵忠,张让心里暗呼晦气。倒不是他讨厌赵忠,两人本来属于相辅相成,只是多了赵忠就得给赵忠分钱,曹腾虽然留下了遗泽,但是曹嵩想找宦官办事又是找张让、赵忠这个等级的宦官,那也是要出钱的。
不过曹嵩一直以来都大方,给钱给的爽利。
事实上赵忠虽然人不在皇帝身边,心里却一直在关注着皇帝。就算皇帝不叫他,他也会找机会去的。
倒不是他有多好奇看神童,只是曹嵩给了他弟弟赵延送了不少钱,应该就是想要自己帮忙。
“臣大司农曹嵩,拜见陛下,圣躬安否?”
曹嵩是九卿大臣,在礼仪当年并不需要多隆重,只需恭敬即可。
曹操是议郎属于有官职在身,只要行叩首礼即可。
曹昂属于白身,又是正式场合所以需要大礼参拜。
刘宏向张让点了点头,张让会意立马朗声说道:“朕躬安!”
皇帝不需要亲自答话,一般由身边的宦官代为答话。这个位置一般由谒者负责,只是刘宏不喜欢外朝的谒者,所以由张让充当。
父子三人这才起身就坐,跪坐!两汉讲究坐而论道,皇帝与大臣议事的时候双方都坐着,轮到大臣答话的时候才站起来回话。
“前日在光禄寺里见过了,昨日听说洛阳城内出了两个神童,没想到居然是你,所以今日再召!”
刘宏笑盈盈的看着曹昂,他对曹昂印象很深,除了刘宽的原因外,这小子居然大言不惭的想要做伊霍。
“陛下,臣孙虽有小智,然实当不得神童之称,还请陛下收回此言!”曹嵩一边给张让使眼色,一边替曹昂答话。
刘宏不以为意:“巨高啊,是不是神童你说了可不算啊~能得刘师青眼,又立志要做伊霍,光是这份志向就可当‘神童’之称了!”
“陛下,曹昂是不是神童,陛下考校一二不就知道了么~”张让接过话题。
“嗯~也是个办法。毕竟要做诸皇子的伴读,那就考校一二吧!只是不知曹昂可敢接?”刘宏沉吟了一会儿,觉得张让说的有点道理。
曹操眉头紧皱,起身说道:“陛下,我儿长居谯县乡里,见识鄙薄。能侥幸为文饶公看重,就是见他虽小智却不习经术、不通春秋,故而收为弟子,陛下若要考校不如待我儿学成再考。”
“至于‘神童’之称,不过是同僚抬爱,其实不符啊!”
老曹有点急,倒不是说他怕曹昂露馅,就这几天的相处来看,他放养了三年的儿子确实有过人之处。
只是久处地方不知敬畏,什么话都敢说,他怕曹昂在皇帝面前说出什么惊世之言。
“嗯~孟德如此说是怕朕为难他吧?”刘宏一脸好笑的指着曹昂说道。
“臣不敢。”
“不必如此,考校还是要考校一下的,不过朕就不出题了。”刘宏考虑了一下,心里也觉得自己一个皇帝亲自出题考校一个孩子,有点不讲究。
不管曹昂能不能答出来,传出去都不太好听。
答出来了,那是曹昂聪明,坐实了他神童之名,万一外朝借此又提什么祥瑞之说逼迫自己就不太好了。
答不出来,曹昂固然丢了名声,不过外朝估计也会编排自己为难一个孩子,那就更不好了。
“张让!你去鸿都门请梁鹄过来。”刘宏决定让别人来出题。
梁鹄就是他为皇子和公主选择的蒙师。
梁鹄入殿,行礼如仪。
听完了前因后果,也是皱眉思索。心里想着出什么样的题合适,心里突然想到刚刚皇帝着重强调了曹昂有伊霍之志。
心里瞬间来了主意:“回陛下,臣想好了要出何题。”
刘宏则示意他直接说。
梁鹄向皇帝与曹嵩拱手后对着曹昂说道:“霍光身前位极人臣,缘何死后不得安宁?”
梁鹄的问题说实话,不怎么有水平。哪有当着皇帝的面问霍光死后为何霍氏族灭的!
皇帝却不在意,饶有兴致的看着曹昂,作为一个铲除外戚的皇帝他当然有他的答案,只是他很好奇曹昂的答案。
张让低眉顺眼的旁观,他懂皇帝的心思,当然也知道皇帝心里的答案,只是不知道号称神童的曹昂能不能顺皇帝的心意。
曹嵩和曹操的脸色比较古怪,这个问题说实话比较简单。但是又比较复杂,简单是因为霍氏族灭的原因,无非不过就是权凌主上,自作威服罢了。复杂是因为不好回答,霍光不管怎么讲,他都是功臣。
宣帝亲自认证的麒麟阁功臣!
霍氏族灭是在他死后发生的事情,一个说不好可能就被人解读成了控诉皇帝刻薄寡恩了。
曹昂闻言,想都没想,整理了一下头冠和衣裳,先向皇帝拱手接着又向梁鹄示意。
然后缓缓说道:“霍氏族灭,不外乎八个字而已!”
“哦~”刘宏见他胸有成竹,一时好奇。
“恩归于上,怨归于下!”
曹昂自信的说出这句话,然后就不再言语,等着皇帝的评判。
曹操与梁鹄一样都很懵,什么情况?关于霍光你就给这八个字的评价?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皇帝却听得心花怒放,这话简直说道他的心坎里去了。霍光身前位极人臣,哪怕他再怎么本分,废立皇帝这种事情再怎么有正当的理由,那也是在凌迫皇权!
在皇帝看来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之为忠臣,只是宣帝大度而霍光又确实有功,所以才给霍光留下了身后名。
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逻辑,自姬周开始到满清结束,基本都可以总结成这八个字。
恩归于上,怨归于下。
霍光的成就,以曹昂目前的地位来说是没有资格评论的。不论他是贤臣还是权臣,不过嘛稍微说一下霍氏族灭的政治逻辑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