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9章 密信洪承武
“只是……”杨和沉吟道:“周相来了书信,说是韩貂寺也在何谋全身边。那老阉贼武功了得,恐怕……”
尹籍笑了笑,说道:“我与那阉贼的武功不相上下,可我练的是六阳神功,真气至阳,克制韩令孜的元阴内力,哥哥不要担心。”
杨和见尹籍胸有成竹的样子,心情更好了几分。
“来,喝茶,北上之时,在故地带的新茶。”杨和脸色轻松,吩咐侍从煮茶。
不多时,新茶奉上,刘汉年轻尝一口,沁人心脾,果然是好茶!茶好,心情也好,刘汉年带着笑意,对杨和建议道:“杨督,这次必须要万无一失!依下官看,咱们不如再抽调晋阳大营三百最能打的将士,前去西平大营埋伏。另外,下官再派四百弓弩手过去,将中军大营围起来,如此一来,算上西平大营的八千精兵,定能叫那何谋全死无葬身之地!”
“荒唐!”杨和对刘汉年这番话嗤之以鼻,把中军大营围起来打,到时候贺隆臣和故西军的大小将领怎么办,把他们也射死吗?
心里虽然这么鄙夷了刘汉年一番,杨和却十分意动,可众将在前,他也不好意思开口,于是眼神看向尹籍,希望能借他之口说出来。
却见尹籍摆手,不屑道:“随你们的便!要增添人手都可以。反正,他只要进了西平大营,就出不来了。”
口气之狂妄,还未见面,嘴上就已经给何谋全定了生死。
杨和心中略有不快,心道这弟弟不懂事,但尹籍这番豪言壮语又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杨和也终于放下心了,说道:“如此,大事可定。何谋全明晚戌时三刻到西平大营,你要早做准备,不……”
尹籍打断他的话,“知道了知道了,哥哥你也太小心了!”
说完便长身而起,转身回了后堂。
“唉……”杨和苦笑一声,独自端起茶盏喝起来,“我这弟弟,哪里都好,可是这性子,却是太桀骜了啊……”
翌日凌晨,大约早上四点左右,韩令孜带着两个随从赶到了郦郡城门前,通报了姓名,城门军士检查腰牌、度牒后,立刻予以放行。随后在值守校尉的带领下,直接去见洪承武。
凌晨四点,天还没亮,城中漆黑一片。
正在睡梦中的洪承武被管家壮着胆子叫醒,听说是何谋全发来的急报,并有人亲自护送,洪承武二话不说开始穿戴衣服,随后让直奔前厅。
韩令孜见到洪承武,立即从怀中掏出何谋全的亲笔信,交到洪承武手上。趁着洪承武核对信上的印信,韩令孜说道:“洪大人,晋阳形势有变,杨和要动手了,我家公子请您立刻带兵赶往晋阳,助他一臂之力!”
洪承武眉头一皱,心中思量一番,不动声色道:“立刻就去?”
韩令孜点头确认,“即刻出发,发兵晋阳!公子说了,让您带不少于一万的兵马,务必于明天早上抵达晋阳城外。”
何谋全的原话是要求洪承武于明天上午之前抵达,但老成持重的韩令孜知道事态紧急,早到就能先一步占据主动,因此才提前了洪承武的行军时间。
韩令孜说完这话,,洪承武却没有一口应下,坐了下来,眉头紧皱。
郦郡、武定三镇当中,郦郡位于西州与晋州的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同时面临着高迎风和黄温的威胁。郦郡一失,武定、河平两城无险可守,必遭两贼重兵打击。
如果自己带走了一万精锐士卒,高迎风再趁机来攻,郦郡就危险了。如果真的丢了,朝廷必然震怒,自己轻则乌纱帽不保,重则抄家问斩。
如果不是紧要之地,朝廷怎么设立武定三镇节度使?
洪承武犹豫了。
但他又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去帮何谋全。
一来,郦郡城墙高大坚实,驻守的士兵也都是训练有素,上过战场的老兵、精兵,高贼即便率军来攻,一时半会儿也不见就能拿下来,到时候率军回援也来的及。二者,天色尚黑,自己出兵向晋阳,流寇也未必能发现。只要高迎风不知道郦郡已经分兵东进,必不敢来攻!
思来想去,洪承武决定去帮助何谋全。
于是对韩令孜说道:“本官立刻召集将士,马上出发!”
韩令孜心中一喜,“韩某代我家公子,多谢洪将军仗义出手!”
“只怕……”洪承武略一沉吟,道:“洪某现为武定节度使,无兵部调令和圣旨是不能穿过别人防区去晋阳的,所以,到时候还需要钦差大人为洪某说辞一番。”
“这是自然。”韩令孜点头,面带笑意道:“公子与皇上亲如兄弟,好说。”
“那便叨扰了!”洪承武大笑,对韩令孜报拳说道:“请韩公公转告何大人,城外之事,无需担心,本官为他操持!他只需要办好城内之事就好,洪某祝他一击中的!”
他清楚何谋全要干什么,也非常清楚何谋全要他过去是干什么的,所以才说出这话。
韩令孜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何谋全的意图,但也猜到了大概,听洪承武这么说,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当下也很开心。
“那就多谢洪留后吉言了,韩某一定转告我家公子。”韩令孜说道:“兹事体大,我便告辞了!”
“不在郦郡歇一晚再回去吗?”洪承武出言挽留。
“不了,韩某要连夜赶回去,也好为公子办点事。”
韩令孜也知道,歇一晚是不可能的了,要不了多久天就要亮了,而洪承武为了保证行军的隐秘性必然趁夜出兵。
说罢,便拱手告辞,洪承武亲自将韩令孜送到大门,等韩令孜走后,洪承武立即召集武定三镇主要将领安排郦郡防务,随后点兵。
小半个时辰后,一万二千武定军在凌晨的黑夜中秘密开出郦郡。
鉴于不久前万宗昌在郦郡城外遭到高迎风埋伏的例子,洪承武放弃官道,由郦郡北上,通过北部武定郡,然后直奔晋阳,杜绝遭遇流寇埋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