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1章 剿不力而抚过盛也

洪承武波澜不惊道:“洪某进士出身,当初殿试的时候,先帝曾夸奖在下;洪某看来,我辈作臣子的,自然是要替皇上分忧,这点功绩比起我朝名将实在是荧火之于皓月,不足道也。”

“过谦了。”何谋全淡淡一笑,严肃道:“洪抚台,我可不是说场面话,在剿匪一事上,在下的看法和你应该是一致的。”

“嗯?”洪承武不解,虽然自己是主张以绞杀为主,以安抚为辅,但因为有个绥靖派的上司杨和在,自己心里的想法也没和别人说过,这位上差初次谋面,何以知道?

“上差对五边剿匪的战事有何看法?”洪承武颇感兴趣的问道。

何谋全说道:“五边匪患之所以层出不穷,剿之不尽,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杨和总督的剿抚并用。杨和的剿抚并用,其实就是剿了抚,抚了剿,做贼杀人都不会有后果,老百姓不造反干什么?等着被流寇抢劫屠戮?

听说晋州的流寇之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叫什么 做贼是装好买卖,快活逍遥又自在,只要晋阳杨和在,皇帝老子不会亏待咱;在晋州,造反当土匪已经成了潮流,当贼不仅能抢银子抢女人,打不过投降了还能得一笔安家费,谁不想当贼?因为守法的代价远远高于造反。”

洪承武听得连连点头,兴奋之色写在了脸上,如找到了知音了一般。

在五边,在晋阳,洪承武绝对是最反感杨和“以剿为辅,以抚为主“政策的人,在他看来,这所谓的政策,不杀流寇,与资返乡,简直是流毒无穷;与其把朝廷咬着牙挤出来的银子给贼寇返乡,不如把这些钱粮给弟兄们发了,或者给那些遭了流寇的百姓也行,可杨和偏不!

洪承武心里清楚这些流寇是什么德行,就是一群打家劫舍、杀人不眨眼的悍匪,向来是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降,反正投降了也不会丢命,然后降了再反;对于这种降兵,洪承武向来是主张全部斩首,以儆效尤。他也隐约给杨和提起过,却被杨和无情拒绝,理由居然是“杀父不祥,这些流寇都是百姓走投无路,要多多教化,圣人之兵不可加于百姓”云云。

洪承武倒是想说,圣人说的是王霸并用,刀兵与教化相辅相成,圣人可没说要把杀人犯放了。

杨和这等腐儒,圣人的书读到肠子里去了,羞与其为伍;所谓夏虫不可语冰,自此,洪承武就再也没有提起过,。

如今终于遇到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了,而且还是京师来的钦差,这让洪承武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洪承武长舒一口气,道:“下官的看法也是如此,晋阳匪患之所以愈演愈烈,流寇越发猖獗,乃因剿不力而抚过盛也!”

何谋全凑到近前,“所以,皇上派我来晋阳,重新谋划剿匪事宜……”

洪承武心中一惊,在这句话中嗅到不同寻常的味道;主持五边重镇剿匪的是总督杨和,如果皇上要重新谋划剿匪的事,直接找杨和就行了,为什么会派何谋全过来呢?显然皇上想收回五边总督的兵权,但又忌惮杨和背后以周延益为首的东园士人的势力。

而且,为什么要突然收回五边?仅仅是因为杨和剿匪不力吗?还是说……皇上已经对周延益的行为忍无可忍了。

朝廷上的事洪承武也风闻过一些,先前是徐太岳对阉党动手,阉党反击,整合了手下控制的部分金吾卫、御林军,司礼监掌印太监手下的御马监、勇士营、滕襄营以及皇上直辖的京师三大营与徐太岳的兵马在京师火拼一天一夜;不久前风光无限的徐太岳在早朝的路上被行刺,一病不起。上个月,朱茂贞被捕,晋州刺史空缺,因为摆不平周延益等各党的利益,皇上无奈之下只得在周延益提供的名单力枚卜了一人作为晋州刺史、五边总督,这人就是杨和。

如此看来,皇上应该是要趁徐太岳病危之际重新掌权。

至于原因,很简单。徐太岳病危后,皇上本可趁机干掉徐太岳,周延益上位,而现在还没上去,不就是最好的佐证吗?

洪承武虽然脸上不露声色,心里却欣喜不已。

他与东园士子的关系一向淡薄如水,谈不上好,也不至于结仇。因为深得皇上器重,在朝中不站任何人的队。如果趁机能一举打击掉周延益和徐太岳,自己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洪承武轻轻喝了一口茶,说道:”上差智勇双全,否则皇上也不会派上差来晋阳。如果上差能助力杨督谋划晋阳剿匪事宜,相信定能扭转五边大局。“

何谋全在心里一笑,暗道这洪承武果然是各官场老油条子,非要自己说道明明白白才肯表态。

也罢,那就明明白白告诉你。

何谋全脸上锋芒闪过,淡淡开口,吐出了几个石破天惊的字,“若本差执掌五边,坐镇晋阳,洪抚台以为如何?”

洪承武脸色肃然,站起身,朝何谋全深深一拜,“下官郦郡城守洪承武,携麾下武定大营二万七千将士,唯上差驱驰,但凭调遣,绝无二话。”

何谋全心中大喜,立即起身握住洪承武的手,“快快请坐,你我以后就不必如此了。哈哈哈!如此,五边大事,可定矣!”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洪承武敬仰何谋全年纪轻轻就深得皇帝宠信,而何谋全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把洪承武作为自己平定天下的重要筹码,所以对他礼遇有加,而且敞开胸怀,无话不谈,毫无芥蒂。

洪承武这才惊讶的发现,这位年纪轻轻的上差不管是剿匪的看法,还是对西州鞑子和北原蛮子的策略,以及朝廷局势,都是洞若观火,直切要害,与自己惊人的一致!

洪承武北岩出身,胸怀大才,自己本人也是心高气高,有着高度的自信;在今天,他才觉得,放眼四海,唯有自己才与何谋全这么合拍。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何谋全何尝不是同样的看法?他甚至想起了曹操那句话,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