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天下大势 浩浩荡荡

齐尔达朗只是摇头叹息,对方主将算计得太好了。

他算到大战过后黑台平必然清点伤亡,而自己的士兵如此精锐,势不可挡,黑台平惊愕之下,定会查验己方士兵与鞑子的尸体伤口,以做到知己知彼,算准的就是敌方主帅这样的心理习惯。

而汉军主力近十次的攻城也只是在为东门刺客队伍打掩护,东门的汉军马队杀进城来仓促一战后扔下几百具尸体逃走;而这些刺客就藏在这些尸体中,一开始就装死,直挺挺的躺在敌方的刀下。

想出这个计策的人可真是大胆啊,以几十名高手的生死为筹码,来谋划这次刺杀;而且是两次。

若是第一次刺杀后众人稍有松懈,那……黑台平今日已经殒命。

还有,若是没有齐尔达朗的提醒,黑台平真的亲自上前查看伤口,走到那洪某人的面前。

那后果不堪设想,在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第一时间保证黑台平的性命。

想到这一节,在场众人无不遍体生寒,远处那把寒光凛冽的滴血长剑让众人心里更甚冰凉,这真是劫后余生,九死一生。

“汉人诡计多端,恐怖至此。”海兰善额头上冒出冷汗,道:“现在起所有汉军尸体要在第一时间补上一刀,确保死透;还要立刻焚毁掩埋。”

众人默然,换位思考,若是汉人的杀手针对在场其他人布置这样的刺杀,有谁敢说一定能幸免?

“报!大汗,汉军又开始攻城了!”就在众人沉默之时,一名哨兵冲到大营,报来了这个消息。

黑台平一扫颓唐,再次展现了作为一代雄主应有的气度和战略,开口道:“主攻方向是哪里,有兵多少,军械如何?一一说来。”

“仍是朱雀门,看烟尘火把,其数量不下三万,投石机三十架。”

“传命格吉拉,征用长安城中的青壮劳力,与我军协防。敢有趁乱闹事违反军令者,斩。”

哨兵带着这个命令下去了,格吉拉接到命令后,脸上露出兴奋的潮红,大汗终于想通了。

“本猛安问你,大汗真让征用民夫守城了?”

这鞑子小鸡啄米般的点头,格吉拉挥了挥手,道:“下去吧。”

等这哨兵退下,格吉拉亲自组织队伍,开始按街、坊征发民夫,在夜幕下粗鲁的破门而入,将那些正在睡梦中的百姓弄醒,呲呲燃烧下的火把,仔细辨别每一个人的长相;但凡是青壮劳力,就用铁链锁住双脚、双手,再前后相连,押送到城墙。

队伍长达十里。被抢走男人的妇人在哭,没了父亲的孩童坐在地上哭,儿子被抓走的老翁媪哭瞎了双眼;鞑子的士兵也开始趁机作乱,抢劫金银财宝,奸淫姑娘,灾难毫无偏见的降临到了每一个人身上。

“老洪,城里面情况怎么样?”夜幕下,何谋全接到了一个浑身血污,喘气如牛的男子,打了火把一看,才发现是自己派出去刺杀黑台平的洪相封,急忙背过来,打了一盆热水清洗。

洪相封背部中了三刀,口里还在咳血,左小腿还被射中了一箭,其他大大小小的伤就更数不清了;清洗完了,又倒了一碗热水喝了,洪相封才勉强有了一些精神。

“将军,城里的鞑子有一个高手,其武功已臻至化境,超凡卓绝,登峰造极,在下若不是靠着身法与之周旋,加之靠皇上赐给我的那把软剑夺了那人的剑,早已经命丧黄泉。”洪相封心有余悸的说道。

何谋全眉头一皱,沉吟少许,又问道:“难道本将的计策一开始就被鞑子猜到了?”

洪相封摇了摇头,说道:“非也。陈长廷他们刺杀不成,便趁机退走,那鞑子便亲自追杀,在下藏身尸堆,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可没成想,鞑子中有一批士兵悍不畏死,用人墙围住我,我几度欲杀出,皆未得手。追杀陈长廷的那个鞑子惊见后方有变,便折返了回来,这才功亏一篑!

可惜呀,要是斩了奴酋黑台平,这可是封侯的大功劳啊!唉,晦气!”

洪相封像是错过了五百万大奖,连连叹气,手掌不停的拍大腿。

何谋全笑了笑,道:“无妨,这次要不了他的命,下次必然杀了他。”

“恐怕没机会了。”云懿端着一碗鸡汤走进来,送到洪相封跟前,“一次不成,鞑子必然有了防备。还有那鞑子的高手,连相封都险些不敌,在中土武林都算是天下第一流的高手了。”

“谢谢云姑娘。”洪相封憨笑的挠了挠头,接过鸡汤吃了起来。

“那人是不是叫齐尔达朗?”

“嗯……”洪相封急着吃肉,点了点头,喉咙里发出了一个嗯的声音。

“那就对了。”何谋全道:“我问过刺史大人,听说那齐尔达朗是个中土通,汉话说得也好,中土的诸子百家更是烂熟于心,是奴酋黑台平的智囊。只是万万没想到,这家伙武功还这么好。”

“劲敌。此人在,朝廷要想收复西州,已是万难。”云懿淡淡说道。

何谋全无奈苦笑,“怎么好处都让这一个人占齐全了?书读得好,人长得英俊,武功还是当时一流。”

“这齐尔达朗曾在汝州求学,是北岩书院柳先生的得意高徒。”云懿继续说道:“刺史府的参军说,齐尔达朗在北岩书院求学时,便是一等一的俊才,便是参加科举,最低也是一名同进士出身。”

听到这,何谋全算是解开了心结。

北岩书院于弘元十三年由当时的大儒孔种舒建立,至今已历二百余年。不缺银子,背后的树也大。朝廷上有不少达官显贵年少时都在此求学,以前好几个皇帝年少时也在这里度过了几年时光,现在也有很多上流门阀的子弟在这里读书。

北岩书院两百年的历史,培养出了一千一百四十七名进士,七百余举人,五十三名侯,四十四个刺史,八位宰相,这影响力,可以比肩何谋全自己那个世界的清北复交浙了。

而且北岩书院里面不仅仅只教授诸子百家,还教射、御、礼、天、兵法、武功,北岩书院里面的先生要不就是朝廷各部堂官退下来,要不就是闻名海内的巨儒、名将、高手,最关键的是,北岩书院招收门人弟子不问出身,不问贫穷富贵,甚至不分男女,只要能通过书院先生的召对,就能进去读书,这对天下的寒门来说,是莫大的福音。

但是里面的规矩也很严厉,每年选拔进去读书的弟子首先要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建立统一规范的言行举止和人生心态,三个月考核结束之时,书院里的先生会分别给门人评级,评一个“可”,那就可以继续读书,读四年,评一个“上佳”就能成为书院先生的关门真传弟子,要是评了一个不谨、浮躁,那不好意思,你可以收拾铺盖卷走人了,管你来头有多大!

如此公正的风尚,加上不收学费,只要通过考核,书院包管弟子门人的衣食住行,使得很多从北岩书院走出去的寒门学子最后权倾天下之时,又会反哺书院,长此以往,除了皇上和宰相,没人敢找书院的麻烦;到如今,北岩书院已经是除了国子监、翰林院、太学以外,最好的私学。只要你说你是北岩书院读了四年书走出来的,任何人都得高看你一眼。

而齐尔达朗不仅是从北岩书院走出来的,还是书院先生的关门弟子,在这些关门弟子中还是一等一的俊才,由此可见其文韬武略,当真是冠绝当世。

只可惜,这种人才却站到了对立面;不过转念一想,鲜于汀部落出了一个齐尔达朗这种人物,也必然加速汉化、封建化,再过几十上百年,世间就再也找不到鲜于汀部落了。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何谋全不由得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