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那些创业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大概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创业梦想。
哪怕你是四处碰壁的求职者,
哪怕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哪怕你是岁月静好的家庭主妇,
哪怕你是不差钱的“富二代”……
谁不曾有那么一刻,动过创业的心思。
最初的动机可能跟钱有关
——通过创业开启财务自由之路,
从此过上衣食无忧、吃穿不愁的生活;
也许不单单是为了钱,
只是为了让自己拥有对命运的掌控感
——我的人生我做主!
(凭什么要看老板的脸色!)
抑或是为了那
无处安放的才情与抱负
——想试试看自己到底能不能
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万一是下一个乔布斯或马斯克呢?)
想归想,真要迈出创业这一步,没那么容易。
尤其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家里没矿。
他们如何选择了创业这条路,
如何蹚过各种急流暗礁,
如何扛过各种磨难压力?
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赢得一席之地?
他们是怎么开始的?
怎么活下来的?
怎么成长、成熟的?
后来又怎么样了?
这些问题,相信每个怀揣创业之心的人都想知道。
至少,我很想知道。
“56789”常用来概括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即民营经济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
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背后是无数创业者们的心血和付出。
可惜,人们更愿意为那金字塔尖上创业成功的巨头著书立说,如腾讯、华为、美团……
强归强,好归好,但对一般的普通创业者来说,太遥远,够不着。
大部分创业者,其实都不在聚光灯下,
他们独自摸索,暗自挣扎,
用勇气和血泪,谱写着不为众人所知的传奇。
他们的经历和感悟,对大多数心存创业梦想的人来说尤为珍贵,也更具参考意义。
普通人创业的成功案例是离我们创业梦想最近的地方,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只需要我们驻足聆听。
于是,我在2020年底开始了“创业者如是说”采访写作计划:我尝试把目光投注到聚光灯之外的那90%的普通创业者群体,用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下创业者的成长故事和经验感悟。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我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筛选门槛:创业持续3年以上,公司依然在存续期,有稳定的现金流;从样本范围上,尽量覆盖到来自中国各个地区,拥有不同成长背景、学历背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从事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在采访内容上,我重点关注创业者的成长经历和创业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如他们的创业决定是如何产生的,为创业做了哪些准备,面临创业困境时是如何应对的,最大的创业经验和教训是什么。总之,我相信最好的创业教科书来自白手起家的过来人,来自他们的真实经历和亲口讲述。
酝酿这个采访写作计划,我犹豫过、磨叽过,也自我怀疑过,但一旦开始做了,全部是惊喜。不知不觉间,该计划已经进行了3年。它像一颗魔法石,让我与形形色色的创业者建立了深度链接。每一次长达数小时的访谈,就像一次关于个人成长、关于勇气、关于价值创造的发现之旅,妙不可言。这种感觉像什么呢?就像创业者们把他们的过往人生摊开来,摆在我面前:创业路上的激流险滩、人生跌跌撞撞的“K线图”、个人命运与时代脉搏的“交响曲”,都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最让我意外和感动的是,一旦访谈开始,每一位受访的创业者好像都进入了真实之境,那种赤诚和坦荡充满了魔力,令人挪不开眼睛,陶醉不已。
我对宏大叙事不感兴趣,但对微观个体充满热忱,我相信,那是真正的力量之所在,希望之所在。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而创业者这个群体,他们的人生浓度、密度、厚度、高度尤为出众,就像一颗颗钻石,无坚不摧,熠熠生辉,因此,也尤为值得被看见和书写。
这本书里,精选了“创业者如是说”采访写作计划近百个案例中的20位创业者的口述实录。每篇文章末尾附有采访手记,有点像影片结尾的彩蛋,也可以当作我这个记录者与读者们的“小窗私聊”。
这20位创业者的故事,每一篇都自成一体,是独立和完整的个人成长史和创业史。为了出版的需要,我把20篇口述实录文章分组放在了5个篇章里,试图通过这些真实案例的排列组合,让创业路上“看不见”的“护身锦囊”和“行车指南”自然浮出水面,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捕捉到传说中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创业心法”,并会心一笑。每章的最后,我都写了一篇小结,去回应和归纳关于创业核心问题的观察与思考。读者朋友们也可以把这些小结中的文字当作我对这些创业故事的读后感和碎碎念。
第一章《开始的信号》,我选了4位背景完全不同的创业者的故事,希望让大家看到,他们在创业前做了哪些方面的铺垫和准备,是什么原因触发了他们身上创业的开关,使得他们敢于纵身一跃,跳上创业这条船。
第二章《成为老板》,“老板”这个称呼背后,是一条布满荆棘、凤凰涅槃般的淬炼之路。这章里,是4位创业者如何成为老板的故事。我们从中可以直观地去理解何为老板,以及想要成为老板,需要经历什么、改变什么、坚持什么、克服什么、突破什么。
第三章《创业的“道”与“术”》中的4位创业者,他们在各自的赛道上不断试错,探究商业本质,也在不断验证和调试中,让他们创业所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更为匹配。“道”与“术”的结合,是虚与实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战略与战术的结合,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一旦找对了,就事半功倍。
第四章《“不归路”上的燃料》中,4位创业者的创业路并不平坦,但他们一直勇往直前,一路升级打怪,实现了极限突破。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成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们不知疲倦的动力又源自何处?创业者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支持系统来“供养”他们在“不归路”上走下去?这是第四章要探讨的内容。
创业是一场脑力、心力、体力的角逐,“不确定性”是创业最折磨人的地方,也是最让人着迷的所在。“每天在极度兴奋和极度焦虑中震荡,这就是创业者的生活。”第五章《创业辩证法》,我选了4位创业者的故事,他们分享的体会和洞察,跳出了某个行业的特性,更具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参考意义。希望从他们身上总结出的创业辩证法可以帮助人们从容应对创业中的不确定性。
人们都说成功不可复制,“创业如何成功”没有标准答案。但在这本书里,每一位创业者的故事,都饱含关于创业的力量,等待我们去发现、去体会。那么,现在就跟随我一起,去开启一段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