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天启开始当明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上朝!

“儿子以后说不定还能娶上一个好人家的女子呢。”刘侨说到。

刘侨这个都督佥事,听起来好听,可实际上,却很难从职位上获得什么充足的利益。

因此,他娶妻的时候,只能娶一般人家的妻子。

“真的?”妻子兴奋地问道。

“真的。”刘侨解释到。

“我是锦衣卫,锦衣卫是天子的门生,从一开始就和天子的关系很好。”

“而且我还是北镇抚司的都督佥事,在锦衣卫当中都算高官儿了。”

“这就说明天子和我的关系更好了。”

“然后天子重用我,十分合理!”

说了,妻子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妇女,因此,她不懂具体的弯弯绕绕,十分合理。

而且妻子的家门尽管也一般,可那也是北京城内的人家啊。

——妻子打小就没有经历过生生死死的概念!

尤其这些年下来,刘侨的这个锦衣卫都督佥事,在没有得到重用的前提下,过得尽管不大好,却也安全。

这就致使妻子完全无法预料到,刘侨接下来所能得到好处的背后,会有多大的危机了!

锦衣卫指挥使啊。

空缺了好久。

为何能空缺,还好久?

这职位,若真是美得冒泡,岂能空缺,还好久?

无尽风光在险峰啊。

险峰,险之又险。

稍有不慎,粉身碎骨的场面就会出现!

“那你接下来要去做什么,给皇帝办事儿吗?”妻子问道。

“不,接下来的话,我先歇息一下吧。”刘侨说到。

“昨儿个大半夜的就被宫里面给叫走了,我还正困着呢。”

“而且陛下交给我的事情还不急,我就先补个觉呗。”

说着,刘侨就躺下了。

而妻子则贤惠地没有再打扰自家男人。

她懂得柴米油盐贵,也懂得自家男人的艰辛不易。

——只不过不懂得性命的易于丢失罢了。

“咯吱。”

刘侨听着声响,猜测到,这理应是房门关闭的声音。

屋内没有了妻子的脚步声。

她大抵是出去去伙房那儿准备早饭了。

等早饭做好了,就该叫着孩子和自己起床了。

“唉。”躺在床上的刘侨翻了一个身子。

他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自家的这座位于破落街区的破落四合院,着实不值钱。

——这不像后世,一座垃圾四合院,仅凭着地段,就能值很多钱,此时的房地产,还没有发展到后世一样的程度呢。

而皇帝赏赐的那座四合院,相较而言,极其值钱!

拿不拿?

不拿吧,自己太穷了,其可以极大地改善自家的生活。

拿吧。

承天门那儿的住户,可都是以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一类的人家为主啊。

——那儿离皇宫近的嘛,主要以这些人为主,实属正常。

可这样一来,万一招惹到了人家,自己又该如何是好?

尤其自己还是锦衣卫这种讨他们厌的职位!

相处的难度,更大了。

况且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鬼知道在招惹到了人家之后,能不能够看了。

唉。

还是得看皇帝能不能全力支持自己啊。

如果能,最优解!

如果不能,身死道消吧。

可这......不就被皇帝给掌控住了吗?

不就成为给皇帝背黑锅的了吗?

——自己有用的时候,皇帝全力支持、保全自己,自己没用的时候,皇帝再把自己退出去谢罪?

刀子锋利,用之,刀子迟钝,毁之?

唉。

算了、算了。

打刚一成为锦衣卫的时候,他刘侨,就这种命运啊。

焉能更改?

他可没有逆天的本事!

而且对于群臣来说,他也无足轻重。

——他没有值得帮助的价值。

就这样吧。

------

收拾好衣服什么的朱由校,在王安的陪同之下走出了西暖阁。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情,是上朝!

接下来他们要去的地方,是皇极殿!

朱由校要在皇极殿那里,御门听政!

行走在皇宫内的道路上,朱由校的心情那可是十分的激动啊。

第一次当皇帝,第一次上早朝,第一次正式接触朝政。

能不激动?

山呼万岁的场景,即将浸(jin,四声)入朱由校的心头!

一整夜中只是小睡了一会儿的朱由校,本来还留有些许的困意。

但这一下,却被马上到来的大事,给轰地消散了大半!

明末的光景,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改变!?!!

——朱由校看着不时能见到的亲军上十二卫,心中一时之间,感慨道。

而这亲军上十二卫,恰好证明了刘侨之前想法的错误性。

大内怎能没有足够的安保?

只是大内太大了,足够的安保在此会被分散开来,从而瞧着会不大够用。

但若是大内出了什么问题。

亲军上十二卫等人,一定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奔赴至出问题的地点。

然后,快速地解决掉问题!

只可惜,仅就现如今亲军上十二卫等禁卫的战斗力来看,大不如前。

所以,朱由校暗自下定决心。

禁卫的改革,势在必行!

这关乎于自己会不会易溶于水,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

朱由校可不认为,当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和世宗皇帝一样,有着一个不顾自己安危来救自己的陆炳!

朱由校还是要多靠一下自己本身!

------

一大早去的,自然是早朝了。

早朝是制度,不请假、擅自不朝的,或者撒谎的,一经发现,全部按大不敬论处。

而且早朝是每日必行之礼!

皇帝上不上是另一回事,发大事了也可以临时取消。

——就像嘉靖便经常这么干!

但臣子却必然不能自由散漫地决定来与不来。

不说皇帝会发火,只说治政上的对头,就能借助这个礼法上的由头,来让自己彻底远离治政中心。

这可是这些个央中大佬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奋斗半生,不就是为了位极人臣么?

结果临了、临了,蹉跎了?

无法接受!

因此,即便早朝的时间甚早,臣子们那也是会随之起个大早的,以免耽误了正事儿,给对手留下了话柄。

如今时刻,党争的麻烦,足以令所有人都心惊胆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