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天启开始当明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念!”

随着侍读太监王安离自己越来越近,朱由校倒也直接不睡了。

他直起身子,将枕头树立起来,放在墙壁的边儿处,靠了上去。

当然。

在完成了这一动作之后,他的眼睛重新闭了下去。

虽说此时已经决定不睡了。

可精神状态,却没有因此而变得好起来的。

朱由校的脑袋,依旧有些昏昏沉沉。

等距离朱由校的床榻仅有几步之遥的时候,王安彻底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尽管他是朱由校的潜邸之臣,可到底呢,皇帝就是皇帝、奴婢就是奴婢。

区区奴婢,万万不能因为自己在皇帝登基之后的地位会水涨船高,而忘了自己的使命。

——服侍好皇帝。

这不,为料理防止惊扰到朱由校。

王安才是蹑手蹑脚了起来。

“陛下?”王安站在朱由校的床榻旁、床帐边,轻声地问到。

“陛下?”

王安对于朱由校的称呼,已经变了。

“什么事?”朱由校开口到。

“惊扰了陛下休息,还请陛下恕罪。”王安没有回答。

而是先跪在了地上,求着朱由校原谅自己。

真龙者,怎能被凡夫俗子随意惊扰到?

先告个饶再说。

“无事,你且先起来吧。”朱由校随意地摆了摆手,说到。

“今夜若是没有你来,朕都不晓得,这个冷冷清清的乾清宫,能有几多孤独呢。”

“你一来,这烟火气息,倒也多了不少。”

“奴婢谢过陛下。”王安轻轻地叩了一下头。

随后起身。

“把事情说一下吧。”朱由校再次询问到。

“能让你在大半夜就过来叫醒朕,肯定是要紧的大事!”

“陛下。”王安将手中的奏疏顺着床帐递了进去。

“饷司杨嗣昌,先前上了一份关于灾情的奏折。”

“而几日前,其人却又通过八百里加急,再度上了一次!”

“淮北,大饥!”

折子还没被朱由校接过,他的心就沉到了谷底。

他有想过,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可是却从未想过,事情会艰难至此!

八百里加急!

饥荒!

要命了都。

一下子就将他的精神头,给提了起来。

睡意?

睡个屁!

“唉!”朱由校叹了一口气。

“拿给朕、拿给朕。”

他让王安将奏疏递得距离他近一些。

——朱由校非是躺在床上,而是靠在墙上,由此,王安离他远了点。

可没等王安靠近。

朱由校却猛地直起身子,一把将奏疏抢夺了过来。

起床气、没睡着的气、灾情的气。

三气合一,不说心情激动,成仙都是有可能的!

朱由校打开折子一看。

感觉不太对!

字儿尽管都认识,可依旧不对!

他再一寻思。

对了。

前身幼时不受先帝朱常洛的喜爱,所以,所收到的教育水平,不大好。

那么......好些个字儿,前身不认识。

而自己呢,却是认识。

原来,由此才是产生了一定的差错感啊!

朱由校惊叹到。

侍立在一旁的王安,见此情形,心头大惊。

我的爷啊,你不识字儿啊。

——王安作为朱由校的侍读太监,他十分清楚朱由校的文化水平。

并且,按照往常来讲。

一些个文章,都需要王安先去讲述一番,而后朱由校才能知晓其中的含义。

怎地?

今儿个,不同以往了?

天子者,果真天资聪慧也?

粗略地扫了一眼折子,朱由校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这份折子是什么时候的?”朱由校惊怒到。

“怎么有个好几日?”

这一份折子都好几日了,那上一份呢?

差的时间更远了。

时间上翻一番,不成问题。

娘的。

半拉个月!

淮北的饥荒,时至今日,得有半拉个月了!

“陛下。”似乎是感受到了朱由校在生气,王安刚被允许站立起来的身子,又跪拜了下去。

“并非是故意拖着不让陛下看折子。”

“而是陛下几日前,才登基不过,无法观看。”

“再之前,先帝身子有恙,更是无法观看!”

不是俺的错啊。

而是你丫的之前还不是皇帝呢,想看?

看个屁!

至于你爸,都快嗝儿屁了。

就先治着病吧。

也别看了!

“念!”朱由校一把将折子甩向了王安。

“哗啦啦”的,纸张飞舞的声音在响起!

——古代晚上的烛光太暗了些。

朱由校虽然看得明白字儿,却不想让自己得上近视眼的疾病。

王安,你就替朕受着吧。

王安赶紧将掉落在自己身子上的折子捡了起来。

皇帝可以随意,他却是不可以。

他只是一个太监。

不过这一下,王安倒也放心了。

原来他的皇爷,依旧不大认识字儿啊!

他的用处,依旧很大!

王安用一股略大的声音,开口朗诵到:

“饷司杨嗣昌奏言:臣在应天,闻淮北居民食草根树皮至尽,甚或数家村舍,合门妇子,并命于豆箕菱秆;比渡江后,灶户之抢食稻,饥民之抢漕粮,所在纷纭。”

“犹曰去年荒歉之所致也。”

“至于江南未尝有赤地之灾,稽天之浸,竟不知何故汹汹嗷嗷,一入镇江,斗米百钱,渐至苏松,增长至百三四十而犹未已。”

“商船盼不到关,米肆几于罢市,小民垂橐,偶语思图一逞为快。甚有榜帖路约,堆柴封烧第宅,幸赖当事齐之以法,一时扑灭无余。”

“然顾瞻闲左,民穷财尽,今日百姓尚知讨贼,尚可催科,只恐百姓自己作贼,谁为我皇上催科者?”

朱由校一听,明白了折子上的内容。

简而概之。

淮北发生了饥荒。

并且......还影响到了淮南!

淮南即使本来没有饥荒,当下却也造成了饥荒!

——漕运、物价什么的,皆是受到了波及,进而导致了淮南的饥荒!

而且。

赋税依旧在!

百姓难以承担,恐不日为贼!

——即,造反!

朱由校缓缓地将自己的身子从靠着墙的样子,慢慢地滑了下来。

他平躺在了床榻之上。

本以为乾清宫内冷冷清清,是缺少了人气。

结果,却是缺少了麻烦啊。

劳累乎、劳累乎!

明末的日子,真不好过!

“你觉得杨嗣昌是何用意?”朱由校没来由地问了一下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