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变革浪潮席卷全球,教师被视为教育变革成功的关键。日益复杂的变革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对学校管理者的挑战,引领教师专业学习与成长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关键领导职责。目前,关于如何引领教师学习的研究尚不充分,且已有研究成果多聚焦西方情境,基于中国教育背景的研究并不多。
本书研究在中国教育情境中校长引领教师学习的学习领导力及其对教师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了混合研究方法。具体来说,研究首先选择了6所学校作为研究个案,基于组织理论的结构、文化和个体3个视角,试图全面和深入地阐释校长学习领导力的核心策略及其特点。其次,基于质化研究发现,设计和编制了学习领导力调查问卷。通过对324份有效问卷的量化调查,对学习领导力量表进行了检验与修订,并分析了学习领导力对教师的领导效能。最后,基于量化调查结果,选择了2所学校进行了个案研究,以进一步理解影响学习领导力的因素。
本书通过质化研究发现,校长在结构、文化和个体3个方面使用了不同的学习领导策略。结构策略强调对教师学习的科层化管理,包括制订教师学习计划、协调教师学习活动、监督教师学习过程、评估教师学习结果并反馈。文化策略重视培养实践社群,发展教师合作文化。学校有目的地培养不同形式的教师实践社群,并通过打破社群边界,发现和共享更优实践,授权教师创新且与教师共同承担创新风险,持续推动实践社群发展成为学习社群,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发展。个体策略关注通过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包括树立学习榜样、形成共享价值观和愿景、关心教师、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研究发现,校长学习领导力有不同特点,呈现引领的设计师、合作的同行者、后台的服务者和旁观的监督者4种领导风格。不同风格的校长在结构策略、文化策略和个体策略的使用上有所不同。同时,研究发现学习领导力具有情境性。学校规模、校长工作经验、校长与教师以及教师之间的信任关系、教师学习动机、外部评估机制,都会对学习领导力产生影响。在学习领导过程中,不适当的策略可能会让教师承受高负荷的工作量,增加教师的问责压力,限制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本书量化探索并验证了学习领导力的四因素模型,包括管理学习过程、发展合作文化、激励教师学习和建立学习示范4个维度。研究发现,学习领导力对教师学习投入、教师效能感、组织情感和教学实践改变均有积极影响。
本书探索了校长引领教师学习的学习领导力,为学习领导力研究提供了中国视角,丰富了学校领导力研究内容,并回应了教师学习理论。在学校领导力方面,研究显示,中西方情境中校长学习领导策略有相同之处,如学校可以发展社群,为教师学习提供结构支持,并给予教师鼓励。同时,研究发现,我国校长学习领导力具有很多本土独特性,如校长需要与教育主管部门保持良好关系,以获取资源尤其是专家资源,并且校长需要不断平衡科层控制与教师自主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教师学习方面,实践社群成为学校促进教师合作的主要工具。在学校中,实践社群有不同的形式,由学校管理者自上而下设计,主要承担学习分享或教学创新职能。学校中的权利关系会影响实践社群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影响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基于研究发现,本书在学校领导实践以及地区教育政策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