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22—202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2022年国际宏观环境及重要事件对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的影响

2022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紧张,乌克兰危机、欧洲能源危机、新冠疫情反复冲击等重要事件造成中国石油流通行业波动,影响中国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中国加速能源转型。

(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分析

2022年中美关系、俄美关系、俄欧关系都体现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且紧张。新冠疫情反复继续给世界经济带来压力,全球通胀高企,世界粮食安全恶化。2022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大推动环保和新能源的政策力度。

1.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对抗与阻遏成为常态

2022年,美国继续在国家利益、国防安全、人员交往、双边贸易、经济投资、国际金融、先进技术等多个领域采取措施,全方位围堵遏制中国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发展动力和快速追赶的脚步。如从2022年开始美国及其政治盟友在亚太地区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包括美韩军演、美韩日军演、环太平洋军演等,这些批次的军演不但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同时也对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2022年8月,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挑衅一个中国政策,破坏台海地区稳定。这些都是中美之间矛盾与对抗的集中体现,也严重破坏了国际间的政治互信和地区内的安全稳定。

中美两国的激烈对抗,严重影响了全球政治的生态平衡,对全球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俄美关系的紧张局面持续,俄欧冲突加剧

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的局势愈演愈烈,冲突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超出预期,乌克兰危机释放出巨大应力,不仅冲击欧洲军事安全格局,也使国际军事安全形势加速恶化。事件发生后,美国及欧盟国家对俄罗斯能源输出、粮食出口、国际金融联系、人员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大范围、大力度、多轮次的制裁,俄罗斯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空前严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挤压。从当前形势分析,乌克兰危机仍将持续,双方短期内都无法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在这期间,俄罗斯会加快调整自身的政治策略和能源方针,处理好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和军事动员问题,加强与中国、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的政治经济联系,以摆脱美国对其的制裁;对美国来说要加大其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借以削弱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力量,实现其战略目标;对欧洲来说其地缘政治环境已持续恶化,“政治正确”的议题迫使其不得不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了更多阻碍。5月13日,北欧国家瑞典和芬兰放弃“中立国”地位,正式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使得北约的战略空间不仅向东,更向北扩张了一大步,对俄罗斯安全空间和战略纵深也将构成更大威胁,欧洲军事安全阵营化对抗趋势进一步加剧。

3.世界粮食安全状况恶化,加剧全球政治动荡

乌克兰危机推动了全球油气价格上涨,进一步提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使粮食种植、运输、保存、销售等环节的通胀压力进一步传导至国际粮食价格上,国际粮价正不断上涨。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俄罗斯粮食出口受到制裁,乌克兰粮食出口条件已经严重缺失,俄乌冲突造成国际粮食市场供给端缩减,进一步刺激国际粮价上涨。新冠疫情、世界局势动荡叠加经济下行,使国际粮食保护主义抬头,多国出台政策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些举措进一步抬高了国际粮食价格。2022年美国、法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夏季异常干旱,歉收已成事实,据专业机构预测2022—2023年全球小麦和玉米产量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粮食供需不平衡将继续加剧。粮食是维持地区稳定的重要手段,粮食供给缺乏正在使全球陷入粮食危机之中,将进一步加重全球政治动荡。

4.新冠疫情反复,世界经济承受巨大压力

2022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反复,虽然疫苗注射率不断提高,致死率有所降低,但反复多次流行严重挤兑了各国的医疗资源,使劳动力出现缺乏,大大加重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世界各国从自身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效果有好有坏,但无疑都对经济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波新冠疫情之后,各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引发新的通胀,加剧了经济恶化。以上种种导致世界经济复苏后劲乏力,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不达预期。

5.全球通胀上升,美欧相继调整货币政策

2022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范围传播,阻挠了全球供应链各环节复工复产,损害了国际物流运输时效,伴随着各国经济复苏、需求提升,供应链危机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反而更趋严重。全球范围内油气资源需求不旺,供应稍显不足,各国能源政策升级使资源国对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意愿下降,地缘政治风险提升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严重威胁了世界能源安全,使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上升到139美元/桶,为7年内最高水平。美欧劳动力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同时劳动者就业意向萎缩,企业运营成本增高,进而把通胀传导至消费者。全球供应链危机、能源价格高企、企业劳动力短缺导致全球通胀水平超过预期,尤其美欧通胀数据不断刷新纪录。欧洲各国一边承受着高通胀压力,一边却对俄罗斯能源进行制裁。而俄罗斯是欧洲能源主要供应国,以德国为例,其天然气49%来自俄罗斯,欧洲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能源危机,把欧洲通胀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为应对高位运行的通胀数据,美欧先后多轮加息、调整国内货币政策,导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压力增加,融资条件持续收紧,资本外流趋势增强,引发货币流动性不足和融资需求受限,增加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下行压力显著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面临滞胀风险。

6.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各国加强环保和新能源建设

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政策和新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快提出和推进自己的“零碳”或“碳中和”政策。能源、粮食危机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退居其次,但低碳发展方向仍未改变。净零排放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限制现有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等的开发和消耗;二是积极发展新型能源,如大力发展和部署绿色氢能、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以电代油等。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政策对国际能源特别是石油流通行业的发展是利空的,环保的严要求肯定会进一步限制化石燃料特别是石油及其制成品的消耗,石油的燃料属性预计会进一步被淡化。

(二)国际重要事件对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的影响分析

2022年乌克兰危机、欧洲能源危机、OPEC+大幅减产、新冠疫情反复冲击等重要事件深刻影响中国石油流通行业的发展,给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带来波动、影响中国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中国加速能源转型。

1.乌克兰危机重塑全球能源格局,中国能源战略加速转型

乌克兰危机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包括油气资源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迫使国家能源战略加速转型。地区冲突和能源转型是改变全球能源结构和能源平衡的有力推手,并推动能源价格上涨。2022年乌克兰危机和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加大了国际原油市场对俄罗斯油气资源出口的消极预期,进一步打破了全球的能源稳定和能源平衡,油气价格持续走高。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油气输出大国,美国《油气杂志》和英国石油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天然气和原油产量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16.6%和11.7%,因此对俄罗斯进行能源出口制裁,必将进一步加剧2022年全球能源供求矛盾。乌克兰危机、俄美关系的紧张局面仍在持续,伊核谈判未见根本性进展,全球能源市场剧烈动荡。为了应对能源价格上涨,许多国家不断寻求能源供应途径多样化。例如,能源价格上涨促使美国页岩油和海上油气钻探活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并投放战略石油储备。

中国是世界油气进口第一大国,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保持在71%和44%左右。地缘政治冲突势必加大中国油气进口渠道风险、海外油气项目经营风险和油气权益分配风险。油气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显著增加油气进口成本;加大石油化工、电力保障、交通运输、仓储保存等生产经营领域的运营压力;企业成本上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和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保障市场繁荣政策等的执行效果。油气价格长期走高必然会加快中国能源转型步伐,在国家“双碳”政策指导下,加快推进风能、太阳能、核能项目建设,不断改进煤电技术,推进国内氢气储能、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逐步减轻化石能源使用比重,探索以核聚变为代表的尖端能源技术,使能源途径多样化、能源技术先进化,这一系列政策短期内会加剧天然气供应、发电企业的运营压力和煤炭供求不平衡,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可能会再次出现。

2.新冠疫情冲击经济发展,中国石油流通行业波动剧烈

新冠疫情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冲击经济,造成国内石油流通领域生产、运输、储存环节经营状况剧烈波动。新冠疫情在供给侧对石油流通领域的影响:一是国外能源供给受新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有序开展,或者因新冠疫情项目临时关闭甚至取消,削弱中国能源进口多样性以及油气投资损失;二是受新冠疫情和防疫政策影响,国内石油流通相关行业进入静默期,使相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辅助生产人员、专业维修和检测设备人员缺失,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物料短缺,部分石油流通领域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或者正常生产经营环节无法做到有效维护,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抑或生产经营与消费环节脱节,造成国内能源或者产品短缺。

新冠疫情在需求侧对石油流通领域的影响是能源需求减少,投资压缩。因新冠疫情和防控政策限制,部分时间段内国内经济活动减少或者趋于停滞,相关行业的能源需求和基础原料需求都有所减缓,库存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应地,石油流通领域投资将被压缩。

3.欧洲能源危机,威胁中国能源供给安全

欧洲廉价天然气的主要来源地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北海天然气田等其他措施作为补充。欧洲制裁俄罗斯,限制其能源出口,减少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量,俄罗斯反制关闭“北溪-1”天然气管线,同时“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短期无法修复,多数欧盟国家在冬季面临天然气价格高企、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带来的影响,欧洲能源危机进一步加深。

欧洲能源危机加剧了国际能源市场的供需失衡,欧洲部分国家在国际市场大肆索取能源,占取新兴国家的能源份额,造成严重的能源分配不均衡;欧洲部分国家限制能源出口价格,以霸权手段扰乱国际能源市场,逼迫国际能源供应国做出回应,强化其能源霸权。

4.OPEC+大幅减产,影响中国能源供需稳定性

2022年10月,OPEC+部长级会议决议同意减产200万桶/天,这是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最大规模的石油减产决定;部分OPEC产油国内部产量与实际配额相差较大,基本不会影响其生产节奏;美国、欧盟的反应较强烈,美欧通胀压力已经无法承受本轮减产带来的影响。为应对石油减产,美国会进一步加大政治反制措施,包括且不限于继续释放石油库存和推动国内立法,原油价格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波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石油市场短期内剧烈波动给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增加了投资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影响中国能源供需稳定。

5.中东地区国家开拓能源市场,中国丰富能源进口渠道

2022年,中东地区国家继续调整能源出口方向,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在天然气出口方面,巩固已有份额,继续寻求新的突破,中东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销往欧洲的数量也有所增加。2022年11月,卡塔尔与中国石化签署27年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企业每年向中国出口400万吨LNG。该协议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快速发展的市场对天然气能源的需求,也将进一步优化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提高中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中国与中东能源发展、合作共赢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