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孔子何以成名?
钱穆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他之前,有二千五百年的文化积累,孔子集其大成;在他之后,又有二千五百年的演进,孔子开其新统。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对文化理想的建立,孔子影响最深贡献最大,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比。
孔子一生,早年从教,中年从政,晚年整理文化典籍,而从教贯穿始终。有人称他是政治家、教育家和学问大家,这些称谓都不为过。但是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他名垂青史呢?
是他的政治事业吗?应该说,在所有事业中,政治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三月无君,则皇皇(皇通“惶”)如也”(《孟子·滕文公下》),则是对他的真实写照。他也很自信:“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严格地说,他从政时间很短。51岁出任中都宰,52岁以礼官身份陪同鲁定公在夹谷与齐侯会晤,54岁以大司寇的身份率领军队“隳(huī)三都”,55岁离开鲁国,开始长达13年的“周游列国”。如果以在鲁国任职时间算,只有4年,如果都算,前后17年,但能被称道的政治作为,也只是通过“隳三都”的行动,打击鲁国贵族,维护国君的地位,但这次行动失败了。而在卫、陈、曹、宋、蔡、郑、楚等国,他并没有得到重用,政治上无所建树。因此,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在当时或之后一段时间,都影响甚微。
是他的教育事业吗?孔子无疑是成功的教育家。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曾对学生子夏说过这样的话,“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也就是说,他的学生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君子儒,一种是小人儒。什么是小人儒?刘起釪(yú)说,孔子所办的私学,相当于一个丧葬职业学校,培训大批从事丧礼的专业人员。周礼很多,而丧礼无论对贵族还是老百姓都是必需的,而且特别烦琐,需要专业人员来操办。小人儒,大概就是这类人,而君子儒是他用心培养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俱佳,能与他一起实践政治理想的人。但孔子死后,这些人就分裂了,分成了八派,而为实践政治理想而奋斗的少之又少。
是他的学术事业吗?孔子68岁回到鲁国,一直到去世,专心从事研究。政治理想的实践失败了,他想留下文字,使这种理想得以流传。一是修《诗》《书》,二是订《礼》《乐》,三是作《易》和《春秋》。尽管这六本书到了汉代被奉为《六经》,但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却掺杂太强的政治功利。如《诗经》,司马迁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只剩下305篇,他自己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如《春秋》,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例如,他把晋文公传见周天子,写成“天王狩于河阳”,尊奉王室,贬损乱臣贼子。梁启超说,如果《春秋》算史书,那么孔子则是拙劣的史家。
既然上述三项事业都不能使他名垂青史,但是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永垂不朽的人物,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他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传颂或谈论?一般认为,是他的思想,他是作为思想家而被人长久地记取。当然,作为思想家也不是没有争议的。黑格尔说,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谈话,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从表面上看,黑格尔讲得没错,但他不了解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受众,不了解他们心中对政治理想的憧憬、对实现理想的路径和个人该如何作为,而这些孔子都替他们说出来了。
首先,说出了人们心中的理想政治。最高理想是“大同”社会,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初级理想则是“小康社会”,“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中国不是宗教社会,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中国人对“天国”“来世”没有什么期待,他们憧憬的是美好的现世社会,因此这种淑世理想就变成了信仰,矢志不渝,世代相传。
其次,提供了淑世理想的实现路径。孔子以“克己复礼”为毕生的事业,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认为礼崩的原因,是“德”的缺失,所以他用一个全新的核心概念来诠释“礼”,这个概念就是“仁”。
“仁”究竟是什么含义,孔子本人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说法。《论语》中论及“仁”的俯拾皆是,但都是就事论事,说哪些具体事情符合“仁”或者不符合“仁”,而在回答樊迟时说,就是“爱人”。如何爱人?“忠恕而已矣。”何为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行得通。何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对仁的论述非常独到,不是谈大道理,而是从个体的亲情出发,直指人心。由此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家庭到社会,从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例如他说,“孝悌(tì),仁之本”,为此,“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样讲述,礼就不再是干巴巴的教条,而变得有血有肉。他说,丧礼和祭礼是非常重要的,叫作“慎终”(慎重送别死去的父母)和“追远”(追怀自己的祖先)。“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样礼就不是在别人强迫下做的,而是完全出于个体亲亲的真实情感。
以“仁”释“礼”的意义在于,把整体的社会外在规范(“礼”)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仁”),进而设计发展人格和修身治国的方案,从而为维护周的政治和文化制度提供了切实可循的路径。在孔子看来,有了“仁”这个基础,“礼”就可以得到维护。“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能恢复“礼”的基本要求,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么,社会就会重新恢复秩序,通往小康和大同社会的大道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坦陈了读书人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实践“仁”,恢复“礼”,靠谁去带头去实行呢?当然是靠君子。《论语》中多次谈及君子,孔子把君子作为读书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并鼓励学生努力成为君子。“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怎样才能成为君子?他说,一要“修己以敬”,二要“修己以安人”,三要“修己以安百姓”,又说君子有四道,“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可见,孔子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和责任担当意识,从而成为读书人与政治不解之缘的源头。尽管他仕途不顺,但他的政治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也一直激励着后来的读书人。“隳三都”,非超人的政治勇气,不可能去一搏;在外十三年,“颠沛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非坚定的政治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绝不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