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便宜
宿国公府。
也不知道李世民究竟跟程咬金说了些什么,总之程咬金出现在宿国公府的时候,一改往日大大咧咧的神情,面色显得有些凝重,眼神中也带着狐疑,他总觉得有点被陛下给坑了的感觉。
家中有书房,在这个时代,是一件时髦的事情。那些有文化的人喜欢舞文弄墨,喜欢看书,家里有书房,那是真正有用的。也有很多人根本不识字,但是为了附庸风雅,家里好歹也弄了个书房,书架上也摆了一些书。至于那些书,从来没有被人翻看过,上面已经落了厚厚的灰尘。
程咬金家也有书房,确切地说程咬金家有好几个书房,程咬金也有自己专用的。他虽然读过书,但却不喜欢附庸风雅,因此书房对程咬金来说就是个摆设。
他喜欢待的地方是自己的寝殿,随时可以躺下,别提多自在了。回到了程府之后,程咬金习惯姓地往自己的寝殿走,程府的管家却迎上前来,说夫人请他去后堂。
后堂是程家家族成员开会的地方,往常也没人会在那里。
程咬金有些狐疑地问道:“我去那里干什么?”
管家说道:“夫人在接待客人,请您过去。”程咬金一边朝着后堂走,一边问道:“什么客人?”
管家说道:“秦小爵爷。”
程咬金总觉得今天的事情透着诡异。他很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加快了脚步。
程咬金走进后堂,在里面的崔氏站了起来,在一旁的还有秦川。二人都笑盈盈地望着程咬金,跟他见礼。
后堂里的主位是给程咬金留着的,程咬金走上前去坐下来,疑惑地望了望崔氏和秦川,说道:“你们在搞什么鬼?”
秦川也没有吭气。崔氏问道:“夫君,陛下今天召见你,怎么跟你说的?”
程咬金说道:“夫人,陛下想跟咱家借一大笔钱,期限两年。”
崔氏说道:“妾身问的不是这个。他还跟你说了啥?”
程咬金说道:“朝廷要训练一支新军,陛下答应这支新军由咱的儿子程处默还有秦川来统领,新军训练成了,儿子就可以晋升为中郎将。”
崔氏一听,十分开心。唐军中参将以下,都属于中低级军官,中郎将可是实实在在的将军了。程处默只有16岁,除非有极特殊的功劳,按照惯例,想晋升为参将没有个10年8年都不太可能,更别说中郎将了。
崔氏满心欢喜,说道:“这真是太好了。处默他出息了。”崔氏也为秦川高兴。不过现在她并没有提秦川,因为她很清楚,秦川是高人弟子,一身的才华,前途绝对有保障,不是自己的儿子比得了的。
程咬金说道:“好事儿是好事儿,可是朝廷跟咱家借钱,这利息给得太低了。”
崔氏问道:“陛下是怎么跟你说的?”程咬金说道:“陛下说了,让咱家借钱给兵部,由户部来担保。只是利息要低于市面上的,具体多少他也没说,不过我总觉得这中间是个坑,等着咱们往里面跳呢。”
崔氏笑盈盈地说道:“夫君,你不必担心。这件事情妾身已经知道了。”
“啊,怎么回事儿?”程咬金愈发疑惑了,这怎么可能?崔氏的意思是,陛下在召见自己之前,夫人就已经知晓了此事。程咬金愈发摸不着头脑了。
崔氏很开心说道:“你说得没错。这件事情妾身早就知道了,是秦川先跟妾身商量好的。”
程咬金望了望秦川,又望了望崔氏。他摸不着头脑,也懒得琢磨了,干脆问道:“你们跟我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云中道总管府说起。对于训练一支新的骑兵部队,李靖和秦川达成了默契。李静作为军神级别的军中大佬,考虑问题十分全面。
李靖和秦川认为训练一支新的唐军骑兵,十分有必要。李靖知道,打造这样一支骑兵部队需要耗费大量钱财,以他对朝廷财郑状况的了解,知道必定会有很大的阻力。
当时他也跟秦川一起探讨了经费来源的问题。确切地说,是他向秦川请教,如何筹措这么一大笔经费?因为对于理财,李靖并不擅长。
秦川所掌握的学识,再加上他现在地位以及可以动用的资源,在这个时代要想赚钱简直是太容易了。他信心满满地向李靖保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筹措到训练这支唐军所需要的经费。
听了秦川的话,虽然李靖不知道他具体会怎么做,但是他相信秦川。不过李靖并未感到轻松,因为这件事情还牵扯到很多方面,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首先训练这支唐军部队需要保守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笔经费最好不要通过户部,不要通过兵部,而是通过其他的渠道秘密筹措。
其次还要考虑这支新的骑兵部队,由谁来统领?训练地点放在何处?这些也都跟保密有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突厥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遭到破坏,突厥人也不会因此而转移老巢。
李靖本来想单独跟陛下说这件事情,他也明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可是他也很清楚,这件事情不可能瞒过所有的人,至少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还有户部尚书高敬明是一定会知道的。李靖相信这些人是不会泄密的。
军队方面保守秘密相对容易一些,但是户部这边就不好说了。额外增大这么一笔军费开支,户部会有不少人经手。走正常的途径,兵部也会有不少人经手。再怎么隐瞒,这么大的动静,也会引起敌人怀疑的。
突厥人不是傻子,他们也有自己的谍报人员。别的地方不用说,就是长安城里头有百八十个,也绝不稀罕。
李靖和秦川商量了半天,秦川提议这笔钱可以跟程咬金借。而且他有把握说服程咬金,确切地说,是说服程府的真正当家的人崔氏。
李靖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决定返回长安之后,二人分头行动。
李靖之所以没有向李世民直接提这件事情,而是悄悄地跟房玄龄去谈,通过他找高敬明,再去找李世民。这是因为他有顾虑。
这件事情还是要从玄武门之变说起。当时废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已经势同水火。李靖对此也看得很清楚。
李靖是一个标准的职业军人,早已经打定了主意,不参与皇权之间的纷争,以免被卷入旋涡。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止李靖一个,因为这件事情太危险了,万一站错了队,那绝对是死无葬身之地。
李靖的态度是,他是一个军人,也是一个臣子,无论谁当权,自己都会尽一个臣子的本分,效忠皇权,效忠朝廷。因此在玄武门之变关键的时刻,长孙皇后曾经去找过李靖,要求他出兵帮助李世民。
李靖却保持了中立,只说自己两不相帮。长孙皇后迫不得已,才拖着刚刚产后虚弱的身体,去找了自己的舅舅长孙顺德,出兵帮助李世民,控制了局面。
这件事情也就成了李靖的一块心病,从此他为人更加低调,除了军事上的事情,他一概不参与。
房玄龄原本就是李世民秦王府的老班底,李世民对他绝对信任,他本人又是兵部尚书,因此这件事情还是找他为好。
房玄龄也知道保密的重要。他也认为这笔经费暗中筹措更加稳妥。
房玄龄心思玲珑,李靖的顾虑他能够理解。其实他本人行事也十分小心,不想惹上麻烦。这件事情如果找别人借钱,他不敢保证李世民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但程咬金例外。
世人都很清楚,程咬金胸无大志,没有野心,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把瓦岗寨的混世魔王让给李密。不过,如何说服程咬金,那的确不容易。
程咬金这家伙是个滚刀肉,在哪方面都不肯吃亏。而且人家那么有钱,爵位已经到顶了,几乎是无峪无求。跟他借钱的利息那么低,他肯定不干。
也就是房玄龄有这本事,别人没有办法的时候,他主意会有一大堆。他了解程咬金,知道这家伙也有软肋,那就是他的宝贝儿子。他让高敬明去跟李世民说,将来的这支新军,划归在程咬金的骁骑卫的名下,具体的统帅由程处默负责。只要程处默有个好的前程,不要说让程咬金少赚点利息,就是让他倒贴,这家伙也是肯的。
就在房玄龄、高敬明说服李世民的时候,在这边,秦川也做通了崔氏的工作。
做崔氏的工作,对一般人来说比做程咬金的工作还要困难。但对于秦川来说,那就太简单了。
秦川首先利用的也是崔氏爱子心切这一软肋,能够让程处默有出息,崔氏肯定愿意。另外,崔氏是一个精明的商人,秦川可以给她提供足够的商业利益。
关于借钱这件事情,秦川为崔氏描绘了一个光辉的前景,让崔氏能够预感到无尽的财富正在滚滚而来。这让她两眼放光,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秦川的意见。
几天后,高敬明和房玄龄喜滋滋地来向李世民汇报。
高敬明欣喜地说道:“陛下,宿国公同意了,他可以先借20万贯,作为前期费用,后续的费用,他会按照新军训练的需要出借。这笔钱的利息只有一成,三年以后偿还,条件是让户部来担保。呵呵,臣的差事可是完成了。”高敬明十分高兴,忍不住呵呵地笑了起来。
“啊?”李世民有些吃惊地说道:“程咬金这家伙真的这么有钱。原本觉得这家伙最奸猾了,想不到这么低的利息,他也肯出借。早知道这样,多找他借一些就好了。”说完,李世民哈哈大笑。
李世民说这番话可是有感而发。要知道此时皇室的年收入除了按照法律分配给皇室的一部分税收之外,还要加上皇室的产业经营的收入,一年只不过200万贯。程咬金这家伙居然能够轻松地拿出几十万贯,这财力也太雄厚了。李世民自己向外借钱,年息要收人家100%,程咬金这家伙居然肯用年息10%往外借钱,这让李世民占了大便宜,他心情无比畅快。
房玄龄也是喜不自禁,说道:“恭喜陛下。训练新军的钱有了,相信等这支新军打造出来,就是突厥人的死期。横行草原、威胁中原数百年的突厥势力土崩瓦解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关于训练新军的事情定下来了,确定由程咬金和牛劲达主持,具体的负责人是秦川、程处默、秦怀玉、李峻和牛诚。
接下来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秦川等人要留在长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返回云中,组建新军。
秦川十分忙碌,但是只跟少数人接触。他目前还不打算在长安公开露面。
程处亮原本想给秦川介绍新朋友,只能遗憾地放弃了。
皇宫,立政殿。
在一间雅致的闺房里,长乐公主李丽质,手中捧着一本线装书,然而很显然她心思不在这里,目光望向窗外,耳朵也在听着外面的动静。
过了一会,她索性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在闺房里踱步。她时不时地把目光望向房门的方向,看她的样子仿佛是在等什么人或者什么消息。
好在不久以后,她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想快步走到门前,可是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于是后退了几步,坐在床上拿起那本书,摆出了矜持的姿势。
进来的是李治,他一进门就是嚷嚷道:“二皇姐,你想听的消息我给你打听来了。”
李丽质看到进来的是他,顿时就放松下来,也用不着端着架子了,马上就站起来,急切地问道:“是那个秦川的消息吗?快说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