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我与朱元璋争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9章 粮票发行上

等到戴寿进来给明玉珍汇报的时候,天色已晚。

明玉珍看到帐内的烛光和暗红色的火盆,问道:“收了多万石?”

“恭喜主公,一共得了九十八万石。”

“你怎么看这个数额。”

“回主公,大概在一半左右吧。”

明玉珍坐起来道:“这群人已经给了我们很大的面子了,竟然能预支一半。那我就给他们一个甜枣。先让人把火把点起来,把校场照得亮堂一些。”

戴寿出去一刻钟后,明玉珍才离了火盆走出帐外,感受到剧烈的温差而打了一个冷颤。

星光璀璨,就是有些寒冷得过头了。

这群富人穿得都是比较保暖的服饰,也架不住这精神上的煎熬和肉体上的折磨。

晚上就没再放号炮,只是打锣三声,众人也就噤声了。

“本丞看到了尔等对大宋和对元帅府的敬畏和拥戴,这很好。尔等当中自然也有心存对抗之人,一颗心还向着伪元,这对本丞来说也没关系。”

“没关系的前提是别让元帅府抓到尔等的马脚。反抗元帅府只有死路一条。”

“丑话已经说在前面,那么在吃饭之前再宣布一个好消息。”

“明年开始,湖广行省开始组织府试和省试。通过府试的人授予秀才的功名,通过省试的人授予举人的功名。”

“以常德路为例,不论是沅江县,还是桃源州的学子,都需要来常德州的州学中考试。”

“常德路二十万户有余,每年取秀才二百人。有秀才功名后方可去松滋新城考举人。”

“秀才可以任命为吏,举人可以任命为官。”明玉珍见天色已经完全黑了,火把的微光根本照不亮整个校场,“话不多说,就此开宴,就是些许河鲜、咸菜和米饭,上菜。”

有人趁着这个间隙,大声问:“丞相大人能否告知学生所开科举是进士呢,还是明经呢,明法呢,又或者是明算呢?”

明玉珍心道还好找易南一提前补过课,不然还听不懂。

“进士科暂且放在一边。明经,明法,明算都会开设,通过之后都为秀才。只有在授予吏职的时候才会考虑到底是何种秀才。”

“丞相大人,明经的具体考察内容有哪些?学生知道有九经、五经、三经、三礼、三传等。”

明玉珍招架不住了。

“此事不急,考试总要放到秋收之后进行才合适。从后年开始,县、州、府都要设立学校。具体章程日后再议。今日天色已晚,用过饭后且先回去等州衙的消息。”

这个学子仍旧难掩激动的叩谢:“学生谢过丞相大人。”

绝大部分人早就饿得狠了,如风卷残云一般解决了一顿饭。

第二日早起之后,明玉珍将戴寿、易南一,明从叡、明从哲和明从政唤来商议纸币印制的事情。

“戴丞,你说发放稻谷为俸禄对士卒多有不便。这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明玉珍更直接的说,“士卒还稍好,一年所余粮食不过数石。这终究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玉珍起身,让戴寿等人自己走过来来看书桌上的铜版和印文。

只见印版高约么三小尺、宽两小尺有余、厚约一指,掂量在手中感觉在九斤上下。

印版的背面和侧面都是素面,正面为反刻的文字和纹饰,边框四周有花草纹。

整个版面分三部分,顶部是“元帅府稻谷粮票”七字。

钞名下部由缠枝花纹作边框,边框内区域的上部正中反刻“值谷十石”四字,为粮票面额。

面额左右两侧分别纵向反着刻有两列九叠篆文,右为“诸路通行”四字,左为“治平粮票”四字。

面额下为钱串图案;图案左侧是“官”“字”“料”三字,右侧是“字”“号”二字。这几个字的上部分别镌刻“治平粮票”、“诸路通行”八个九叠篆字。

最下部分是印钞机构、印制说明、伪造惩罚等措施,共有十竖行:“行中书省奏准印造治平粮票、粮票宣课差发内并行收受、不限年月诸路通行、稻谷粮票库子攒司、印造库子攒司、伪造者斩赏银伍锭、仍给犯人家产、治平年月日、稻谷交钞库使副判、行中书省经历司。

“主公,伪元的交钞是恶法呀,远不如金银铜钱来得实在。这样可能让士卒离心离德。”

“哦?戴丞为什么这么说?”

“现在的至正交钞不说是废纸也差不多远。坊市之中开始还在流通。元帅府不收之后,最近也无人使用。”

之前明玉珍忙着军事力量的扩张,还真没过问过这个问题;实际上经济问题更重要,其中以货币的发行最关键,因此不得不正色询问。

“那现在市面上用什么交易呢?”

“粮食,布,绫,铜钱,金银都有。”

“那不是乱套了嘛。元帅府收缴的税金又是什么呢?”

“也是这些。因为赏赐将士用得上。”

这不能怪他们,只是明玉珍也深感头痛。

“这元廷印制的交钞我们不认、不收是对的。百姓持有就听之任之,也不用去毁坏。我们要是得到了就尽快贩卖给其他行省愿意接受的商人。”

“遵命。”

“在本帅看来,这元廷的所有法度中唯有钞法可取。在以往也是能当银钱使用的。”

明玉珍见易南一微微点头认同。

“易先生对钞法有何见解?”

“主公说得极是。这钞法要是利用得当,则妙用无穷。戴丞大人说的钞法的恶全是元廷贪婪无度造成的。”

“详细说说。”

“元廷最初禁止金银铜流通,只强推宝钞为钱币时,是以金银为抵押。各路平准库管兑换。所以开始的时候宝钞还算稳定。”

作为现代人,明玉珍用脚丫子都能想到后面会发生什么事,不过眼下还是捧哏:“是不是元廷见无中生有来得太容易,便超额发行交钞?”

易南一遗憾的说:“主公英明,初时确实如此,后面更甚,直接把各路的金银调集大都,所以钞法逐渐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