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与回望: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口述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农业大学需要社会科学

一般认为社会学在中国恢复与重建的标志是197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召开社会学座谈会,也有人把1980年在南开大学举办社会学暑期讲习班作为社会学恢复的标志。1982年,中国才恢复建立了第一批社会学系。我接触社会学是在1983年,当时刚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学校为充实社会科学教学师资,就派我到当时的北京钢铁学院(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一个青年教师社会科学培训班。学习班为期一年,都是全国各个大学选派的理工科毕业生来补习人文社会科学,所讲授的课程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汉语、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社会学也是其中的课程之一。负责讲授社会学课的教师是北京大学的韩明谟、夏学銮、王思斌和孙立平。当时,我感觉社会学的思维与方法很新鲜,由此算是接受了社会学的启蒙教育。此后,我逐渐有了相关的兴趣。

回到农业大学后,我把社会学课程的笔记进行了整理,与当时的“德育教研室”副主任程贵铭老师做了交流。程贵铭老师对社会学也非常感兴趣,并开始着手准备开设社会学类的选修课。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就开始思考如何在农业大学开展社会学教育。

2004年7月,在办公室指导学生

北京农业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组建的一所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但是在改革开放前除了有传统农学、工学、理学、医学(动物)外,只有农业经济和国家规定的被称为“政治课”的一些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等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还没有形成专业学科。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的发展模式经历了办专业学院好还是办综合大学好的争论。经过争论和辩论,大家达成了共识,认为大学应该是综合的,专业化的学院在迅速培养专业建设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培育人的信仰、精神素质角度来看,综合性大学无疑具有优势。当时,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很活跃。他批评中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学习苏联的产物,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不适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朱九思有胆有识地在华工办理科、文科和管理科学,要建社会学专业,要实现从多科性工业大学向理工文管综合大学的转型。当时,我们这些理工科大学中的社会科学教师都深受鼓舞。

大学本来应该是综合的。世界上知名大学的学科设置无一例外都具备文理结合的特点。当时的北京农业大学在综合性办学思潮的影响下,于 1985年把原来的“德育教研室”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是一个正处级单位。最初只有三个人:马华教授任主任,他是50年代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讲哲学;程贵铭教授任副主任,主讲农村社会学;我是唯一的兵,讲授心理学。以后人文教研室不断扩大,蒋爱群、张蓉两位老师就是那个时候调到人文教研室,蒋爱群开设美学,后来又和张蓉一起开设家政学、农业推广学。随着教师人数的增加,我们先后开设了大学语文、文学欣赏、音乐、美术、行为学、管理学、法学、大学生职业指导等课程,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在当时,由于人文课程少,选修人数多,都是在几百人的大教室开课,大学生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需要抓阄的,能选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是大学生很幸运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农业大学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为90年代社会学专业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师资,也奠定了舆论基础。

大家知道,当代学科的发展呈现出明显趋势,即高度分化的同时实现高度综合。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都具有高度综合性质,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和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并且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由此,也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这不仅使人们的认识能力更加深化和全面,而且把人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自然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手段向人文社会科学渗透,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伦理观念和理论在自然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的鸿沟日趋消失。当代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正是出现在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汇之处。

设置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一所大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从学生的角度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离开人文社会科学是不可想象的。在崇尚科学技术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塑造,培养了大批有知识没文化、有技术缺责任的所谓人才,结果是他们常常会把自己的知识、技术、才能用错地方,不仅没有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给社会带来麻烦。诸如利用专业知识研制毒品,参与制毒贩毒的违法活动;研制、引进瘦肉精,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工业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养殖技术的发展使得激素、重金属泛滥。这些都不是靠科学本身能解决的,而是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把握其正确方向,提供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人文社会科学在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自然科学教会了学生做事,而人文社会科学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后者更能体现大学的根本任务。除此之外,人文社会科学能够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供精神支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造福人类的信念和精神支柱,需要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不可能在恶劣环境和逆境中坚持下去,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就。人文社会科学在训练人的思维方式,培养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思考问题全面而深刻,思维灵活而不刻板,讲话具有文化内涵,也往往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人文社会科学不仅对个体有影响,对大学和社会也有重要影响。各国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大学,几乎都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兼设的综合性大学。如果研究世界上大师级人才的知识背景,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文理兼通的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的人,最起码是受到多学科的影响和熏陶。研究者们发现,在一所大学里,不同学科之间是存在共生关系和互生规律的,也就是说一种学科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或多种学科的共存,有利于彼此的成长,就像生态学所揭示的规律那样。这是因为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互为对方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在综合性大学,不同学科都能从学科间共生和互生规律中受益,促进彼此的发展,使办学的综合实力得到增强。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最有可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1993年,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是叶德先教授。他对社会学很有兴趣,也很支持,从1993年开始就积极支持酝酿和筹备组建社会学专业。程贵铭教授作为副院长,带领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对国内已经建立社会学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生源与就业去向等做了详细的调查与比较。结合农业大学特点,借鉴国内外社会学专业教育情况,我们起草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培养方案,得到学校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蒋爱群、张蓉、张大勇等教师都做了大量工作。1994年,教育部批准了中国农业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并列入1995年招生计划。在社会学专业建立之初,是集全院教师力量进行教学的,如社会学概论课就请了当时德高望重的陆银初教授承担,社会思想史课由王新亭承担,社会保障课程由张大勇承担。当时的人文学院最优秀的教师几乎都在社会学代课或指导研究生,如任大鹏、奉公教授等。

如今的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群,包括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其中,社会学对中国农业大学实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做出了贡献。据2013年全国社会学学科评估结果,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排在第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