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天子之位
十六王宅位于长安城的最东北角,北接大明宫,南临兴宁坊,西边挨着长乐坊。
从这里到皇帝居住的大明宫非常近,就几步路的事情。毕竟诸王即是皇帝最亲的血亲,也有可能成为夺权的最大威胁,当然要在眼皮子底下才是最好的。
一个小内侍匆匆忙忙地持天子口谕来到翼王府上,直接找到了李亿。
“翼王殿下,圣人有请,请现在就随奴婢进宫吧。”
李亿拿出了案牍,仔细想了想有什么差事没有办好。
“是乾宁四年新铸通宝钱的事情吗?昨日我出城祭祀,倒是漏了处理这件事…我这就进宫去。”
李亿披上外衣就要出门,那个内侍却把他拦住了:
“具体事宜圣人并没有告诉奴婢,但是圣人要殿下着正装进宫。”
“这么繁琐?”李亿皱了皱眉:“是正月特例吗?”
内侍没有回答,行礼之后径直退下等候。
换一身朝服比穿换全套盔甲都要难受,再加上各种礼节性的装点打扮。不过既然是皇帝要求,那也只能照做,否则就会显得无礼。
其实李亿一直觉得把大臣穿得很正式地召见在一起,极其影响工作效率。
什么是朝会?让决定国家机器如何运作的大臣,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早起着装,然后来到宫里站着,就为了等给皇帝一句一句地上报些许事务。
这不就是最大的时间浪费吗?有事直接递交奏疏批阅,不是效率明显要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爱好上朝的皇帝无非是把精力全浪费在虚无的仪式来博得虚名了。有这个时间,一对一找大臣聊天,了解天下诸州事务肯定更高效。
比如现在李亿被召见这样。
“不对啊…私人召见是为了便捷考虑,整这些繁文缛节干什么?这回进宫我一定要好好反映一下,把这些陈规陋习都改过来…”
抱怨归抱怨,李亿还是一丝不苟地打扮。虽说李晔李亿是亲兄弟,但也要考虑有没有外人会借着话题生事。
“奇怪啊…不过是寻常召见,又不是五日一次的大朝,怎么会要如此隆重呢?不会是哪个差事办砸了吧?”李亿在一边更衣,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不会啊,我现在主要管着殿前军,现在啥军务都没有,军中上下无事。其他兼给我的事情,就算没处理好也不至于兴师动众的啊?而且就派了一个普通内侍前来,感觉也不是要张扬的意思…”
想了不少,也没想出理由。反正见到李晔,也就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李亿进入了宫城,却没有被带到以往常去的几座殿宇。穿过丹凤门之后,一路向西,来到了大明宫中比较偏僻的一处宫殿——宝庆殿。
宝庆殿是处理政务的地方,同时也是举行朝会和其他重要政治活动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荒废了挺长时间。陇西军劫掠皇城时,也没有放过此处。
大明宫的殿宇很多,也不是非要用宝庆殿不可吧...
“这是?没有来错地方吧?陛下要在此处见我?”李亿问道。
“殿下请吧,奴婢不敢入内。”内侍道。
看着眼前破败的大殿,有些被烧黑的墙壁,深掩的大门,清扫过后破损尽显的青砖,李亿迟疑了。无数祸起萧墙的故事开始闪过。
好在内侍省地位最高、同样也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张承业居然也在此殿外。
“张老将军,陛下在殿内?于此处召见,有何要事?”
“陛下正在。殿下请勿疑虑,进去便知。”张承业眉目低垂的脸上看不出多少东西。
张承业打开了门,只把李亿一人放了进去,而后就把大门再次关上了。
进入后又是一段狭长的通道,直奔内室。一路上一个侍卫和仆役的人影也看不到。内室几乎没什么装饰,只有一尊不好搬运的石佛在一旁,还有两把凳子。
李晔一身黑色十二纹章的冕服,正坐在一把凳子上定定地出神。看到李亿来了,指了一下位置,就让李亿坐下了。
李亿还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了,不敢有任何动作。
李晔率先开口了:“今年京城物产丰饶,能让百姓安稳过年了。御弟元日以来过得如何?”
还没有等李亿回话,李晔就继续说道:“自朕即位以来,很少有哪个新年能过得舒坦。不是藩镇又违抗朝廷的指令,就是阉人在宫中颐气指使。直到去年,避祸离开长安,被奸臣凌辱。古今天子做到朕这样的,也是足够窝囊了吧。”
李亿唯唯称是,听到皇帝说自己“窝囊”之后又连忙摇头:“陛下何必自怨自艾,现在朝廷已如凤凰浴火重生,大唐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什么要想曾经不愉快的事情?”
李晔并没有回复这位弟弟说了什么,而是继续自顾自地说道:
“御弟这处殿宇很陌生吧,想必一定好奇为何今日要选在此处,而且屏退了左右。其实这里就连朕平常也极少来。印象中除了今天,也只到过这里一次。那天,皇兄(唐僖宗)病逝。就在此处殿内的御榻,喏,就在那边,当时的大宦官杨复恭宣布先皇将大位传于我。”
李亿看向了手指之处,心中大动:
难道...这是要把皇位传给我吗?
“如今是多事之秋,也许哪一天都难保首领。有感于百年来诸位先帝的结局,不立皇储总是让外人甚至阉人操控其中。所以朕想要早立皇储,以备不测。御弟有什么想法吗?”
原来不是传位的事,只是来商量继承人,怪不挑了这么个地方,还做得这么保密。
李亿松了一口气:“皇长子、皇次子都人品端重,足以继承大统。六七九子少而聪慧,也是不错的人选。立长和立贤都是圣朝的祖训。至于究竟立谁为嗣,圣意自有决断,非臣子所能明言。”
以前皇帝废立都逃不脱宦官。现在好不容易把不听话的宦官都铲除光了,那不是想立谁都行吗?
“诸皇子年岁还小,中间似乎没有能成器的,纵有能长成为光武之才者,时日已经不容等待。如果朕想要复刻朕即位之事,御弟以为如何?”
李晔,是即位于唐僖宗李儇。李儇是皇兄,驾崩的时候年纪还不大,所以让其弟李晔即位是符合唐王朝兄终弟及的传统的。
就是不知道这是李儇本人的意思,还是宦官杨复恭的意思了。
现在李晔想要重演一遍此事。而这时候,李晔还活着的亲弟弟,无疑只有李亿一人了!
李亿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关系,立即站了起来。
这···
这能接受吗···
“请收回此言。臣弟不知陛下之意,现在不知,以后也不知。”
当皇帝,听起来是不错。但是李亿对于权力没有病态的爱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保、或者保护好大唐名义上的臣民。
更何况···这时候的皇帝根本就不是一个好选择,而且朝廷也经不起太多的折腾,比如没事换一个皇帝了。
“记得那天内臣和外臣把我按在这个位置上时,我的反应差不多也是如此。天命将与,想推辞也没有办法啊。也许我本该是一辈子的寿王(昭宗即位前的受封)。即位之后,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天子之能,靠着祖宗遗传的一点心血努力应对着纷乱的朝局,也总是应对得不好。”
“陛下攻书好文,神气雄俊,励精图治,即位的时候天下人无不称赞有武宗遗风。为何要自馁?”李亿反问道。
“以御弟现在在殿前军的人心,在长安的民望,恐怕立即即位也没人会说什么。国都沦陷,天子远迁。朕之作为?朕有什么作为?”
“陛下…是在担心功高震主吗?臣弟这就辞去殿前军军中的职务,只要陛下能收回成命,振作起来。”李亿固辞道。
不就是当甩手掌柜吗?谁不会?
“你我兄弟之亲,何曾有一时、一事不以诚相待?翼王的见识和能力,天下人已皆知。你若有霸图之心,就应该接受;你若是自认是朕之臣弟,朕命令你接受!”
“我把陛下当作圣人辅佐,是觉得陛下为君担当大任,从未向诸镇低头示弱,是能带领朝廷中兴的明君。现在陛下出此言,为臣所不齿。如果朝廷依赖上了我,请这就削去臣弟的所有差事。恕难从命!”
“殿前军中没有翼王,还怎么保持战力?”李晔焦急地问道。
“覃王延王身为亲王,资历又老,都领过禁军,况且还有张承业张老将军,能力都足以胜任。让他们领军务,不会有任何差错。臣弟告退了。”
看着李亿说完后直接选择了离开,李晔摇头叹气。
还是操之过急,反而起了负面的作用了吗?
他唤来了左右:“传朕旨意,若是翼王今后近期不朝,就以病为由记下吧,不要再去十六王宅中叨扰了。还有,把张承业唤进来,让他不要阻拦翼王离开。”
……
李亿自己都不知道何时从宝庆殿离开,回到了宅内。他只觉得此刻自己的思维相当混乱。
权力、欲望,没有人能逃脱世俗的篱网。
但是究竟是为什么?
也许李晔说得很对。让自己来掌管现在的朝廷,坐上那个足以令天下拜服的宝座,朝政或许真的就焕然一新,禁军战力还能增长,群雄也能被权衡好…
如果自己做了皇帝,能够大唐普及新思想、新制度、新科技…
可这都是推理。
王莽在上位前是个完人,上位后就像穿越者一样,整了很多看起来非常超前的改革。
可他单以帝业来论,根本就是一个失败的皇帝。在加上道德方面,更是被骂得直指千古、遗臭万年。
自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王莽式的人物?
“殿下看起来失魂落魄,是被圣上责罚了吗?”侍女在一旁小心地问道。
一句话把李亿从沉思中拉了出来。他没有说话,先是脱下了朝服,换上便装,对着铜镜自视。
自己或许是承担了太多这个年纪不该有的责任了。这个年纪,就应该纵情诗酒才对啊。
忧国自是老来事,且将诗酒趁年华。
“我出去走走,散散心。圣上没有责罚,或许应该称是“奖赏”更合适吧。你们都不用担惊受怕,这是过年赏钱,均分了之后该干嘛干嘛去吧。”
看着欢呼雀跃的下人,李亿觉得都开始羡慕起他们了。
就因为主家给了赏赐,就因为主家是依然受宠的亲王。
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这种简单的快乐了?在这个世界似乎是一天也没有过吧。不是在战争、打斗,就是在朝堂之上权谋、政治斗争。
一个亲王尚且如此,如果是皇帝又会如何?
李亿想出门散散心,目的地他想好了。
“我出去走走,日暮前回来,你们就不用跟着了。”
李亿只身便装,出门向南,去向十六王宅以南的兴宁坊。
韦庄已经在自己的帮助下,在兴宁坊置了一所府邸。虽说长安是百废待兴,物价地价依然都不便宜。现在不如去那里看看新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