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上元佳宴
“刘伯温?慢着大哥,他……他不是已经死了好几年了吗?难到又活过来了不成?”
朱樉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地问道。
朱标则点了点头,“没错,人是死了,但有的时候,死人可比活人有用多了。”
“标儿,不用理他,你继续说。”
“是,儿臣以为……”说着,朱标便压低了声音对朱元璋耳语了起来。
尽管朱标的声音并不大,却依旧没能逃过朱雄英的耳朵,于是便也学着朱标的样子凑到了朱元璋的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一开始朱元璋还只是微微点头,但是很快,眼中便闪过了一抹震惊之色,思忖良久才终于有了决断,开口说道:“传旨,今晚戌时,咱要在武英殿前大宴群臣,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务必到场!”
一旁的内侍朱明赶忙应了一声,“是!”
……
上元佳节,月圆之夜。
无论是皇宫大内,亦或是寻常百姓人家,皆张灯结彩,将整个应天装饰得五颜六色,绚烂多彩。
夫子庙前更是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花灯庙会,随着夜幕降临,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灯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
小贩的吆喝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再加上时不时响起的锣鼓鞭炮之声,共同交织谱写了一首欢快,华丽的乐章。
伴随着空气中弥漫的各种香味,传遍了京城的每一处角落,真是好一派繁华盛景!
与此同时,武英殿前,更是一片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朱元璋居高临下,脸上带着微笑,俯瞰着殿下群臣,身为皇长孙的朱雄英则贴身而坐,尽显宠爱之意。
待朱元璋钦点的司礼大臣铁铉宣读完晚宴的详细规章和礼制之后。
朱元璋这才起身高声说道:“众卿家,值此上元佳节之际,咱特此设宴,为的就是要好好犒劳犒劳诸位,咱大明能有今天这般繁华兴盛,与诸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一年,真是辛苦你们了!”
众大臣连忙起身下跪,异口同声道:“为陛下分忧,乃我等臣子本分,不敢言苦!”
“说得好,都起来吧!”
“谢陛下!”
待众人重新落座,朱元璋才端起了酒杯,对众人说道:“这第一杯酒,咱要敬那些一路追随咱驱除暴元,恢复咱汉家江山,以及此时此刻依旧守卫着咱大明边塞的将士们,若不是他们,焉能让咱安享这节日的欢乐,盛世的繁华?故此为了那些无数为了咱大明倒下的袍泽弟兄,以及那些忠勇坚毅的戍边将士们,干!”
说完,将杯中美酒尽数洒在了地上。
殿下众臣自然也有样学样,纷纷将杯中美酒洒落在地。
朱元璋又端起了第二杯酒,“这杯酒,希望咱大明国泰民安,吏治清明,不再有贪赃枉法,干!”
“干!”
一杯酒下腹,朱元璋便立刻又端起了第三杯酒,目光则不偏不倚,刚好落在了距离自己最近的那一桌上。
“惟庸啊!”
“臣在!”
“这第三杯酒,咱得敬你,自打你担任左丞相以来,整个中书省都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条,倘若咱大明的官吏个个都像你一样,那咱可就省心多了!”
朱元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毫不吝啬赞赏的夸奖自然是让那胡惟庸的心里喜不自胜,但表面上却立刻慌忙站起,口称“不敢”。
三杯酒过后,晚宴便正式开始了。
很快,大殿之前便充满了祥和与欢乐的气氛。
丝竹管弦之声、轻歌曼舞之美,更是联手将这场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朱元璋才再度开口问道:“众卿家,今儿个是上元佳节,按照民间的习俗则是要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这元宵已经端上来了,花灯也都挂起来了,唯一剩下的就是猜灯谜了,不如咱先出个灯谜,让众卿家猜猜,如何?”
殿下众臣听了齐声应和道:“恭请陛下出题!”
“好!那就请众卿家猜猜,咱今天为何要在这大宴群臣好了。”
此话一出,整个武英殿前几乎瞬间就安静了下来,不少人的脸上前一秒还挂着笑,后一秒笑容便直接凝固了。
或许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好端端的一场上元佳宴,咋就成了鸿门宴了?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见殿下群臣依旧一言不发,朱元璋这才继续说道:“怎么?都猜不到啊?那咱就给你们一点提示。都给咱好好看看,今儿个的宴会之上,少了什么人没有啊?”
此话一出,立刻就在殿前引起了一阵骚乱,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可结果从对方的脸上看到的,却全都是一脸的茫然。
然而就在那一众大臣还都沉浸在一片茫然而不知所措之中时,身为百官之首的胡惟庸此刻的内心却早已是提心吊胆了。
就在不久之前,他才从下人们那里得知,自己那个倒霉儿子可是刚刚在皇家跑马场大闹了一番,虽然没造成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但以老朱的脾气,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借题发挥,再一联想到他刚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自己,又是夸奖又是敬酒的,心里顿时就七上八下起来。
正想着,朱元璋便已经开始点名了。
“宋爱卿,你来说说?”
宋濂赶忙起身回道:“臣老朽愚钝,实在猜不透陛下所想,还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听了也不生气,摆了摆手说道:“无妨!永昌侯?”
“末将在!”
“你来说说?”
“上位,末将乃武将,只懂兵事,不善言辞,更对猜谜一窍不通,还望上位恕罪!”
听到这,朱元璋不由得叹了口气,“唉,那好吧!既然众卿家都猜不出来,那咱就只能亲自公布谜底了。”
说着,朱元璋的脸便猛地往下一沉,一字一顿地说道:“带上来吧!”
话音未落,二虎便带着一个中年人来到了殿前,此人不但身着囚服,脚上还带着一副沉重的镣铐,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直击在场那些文臣武将们的内心。
怎么是他?
尽管离着老远,但胡惟庸却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人,赫然竟是自己之前的死对头,诚意伯刘伯温的长子,那个曾经好几次上奏弹劾自己的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刘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