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机器学习原理与算法实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Python简介与本书的教学理念

根据百度百科上的介绍,Python起源于一门叫作ABC的语言,由荷兰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学会的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于1990年代初设计。Guido参加设计ABC时认为ABC这种语言非常优美和强大,是专门为非专业程序员设计的。但ABC语言推出后并未获得预期的成功,也未得到广泛推广,究其原因,Guido认为是其非开放造成的。于是Guido在1989年圣诞节期间,开发了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序,作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这就是Python。Python(大蟒蛇的意思)这一名字是取自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首播的电视喜剧《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

Python面世以来,果然大放异彩,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简单易学、开放兼容的主流编程语言,并广泛应用于Web开发、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云计算、爬虫、游戏开发、自动化运维开发等各个领域,深受学习者、使用者的好评。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各种开放共享的配套支持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从而又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参与Python学习与使用,形成良好的正反馈循环,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Python的兴起与繁荣。

迄今为止,Python经历了三个大的版本的变化,分别是1994年发布的Python 1.0版本、2000年发布的Python 2.0版本、2008年发布的Python 3.0版本。目前最新的仍为Python 3系列版本,Python 3系列版本也是目前最为流行、使用人群占比最高、配套资源支持力度最强的主流版本。

本书也是基于Python 3系列版本进行编写,主要内容为应用Python开展机器学习。

实事求是地讲,Python与机器学习是两门不同的课程,它们均为当前极为流行的热门知识领域,均为众多高等院校很多专业要求的必修课程,也是职场人士技能培训的重点方向,都值得下功夫好好掌握。本书旨在解决以往学习中经常出现的“Python课程学习”与“机器学习课程学习”机械割裂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的问题。一方面,单纯学习Python语言而不是以应用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将它用于科学研究或应用实践,那么在学习时就会感觉枯燥,容易学不进去或学了就忘、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单纯学习机器学习算法,而机器学习的原理相对艰深,导致很多基础薄弱的初学者因各种数学模型的复杂推导而却步。

将“Python课程学习”与“机器学习课程学习”有机结合正好解决了上述问题。一方面,当前机器学习正在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实践中,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Python语言、实现学以致用的切入口,应用Python开展机器学习能够让大家更有动力、更有兴趣、更具效果地去学好Python语言;另一方面,用基于Python的操作实现与结果解读来引领机器学习的课程学习,相对更易入门和进阶,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能够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机器学习相关技能。

本书基于上述理念,将Python语言与机器学习的讲解进行深度融合,既全面深入地讲好Python语言,又深入浅出地讲好机器学习,以学以致用为桥梁实现了两者之间的高效联动协同,使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同时掌握Python语言和机器学习这两大专业利器,达到“一箭双雕”的学习效果,有效提升读者的科研与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