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7.1 元组的基本操作
元组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元组、删除元组、查看元组元素、遍历元组元素等。
1.创建元组
创建元组通过变量赋值的方式进行,比如:
tuple1 = (1,3,5,9,7) tuple2 =('宁德时代 300750','比亚迪 002594','国轩高科 002074','赣锋锂业 002460') tuple3 =(1,3,5,7,'赣锋锂业 002460')
不难发现元组与列表在形式上的差别就是:元组使用的是小括号,而列表使用的是方括号。
虽然元组使用的是小括号,但小括号也不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小括号,元素之间仅用英文逗号(,)分隔,Python也会将它视作元组。示例如下,在Spyder代码编辑区内输入以下代码并逐行运行:
tuple2 ='宁德时代 300750','比亚迪 002594','国轩高科 002074','赣锋锂业 002460'#创建元组tuple2 (未 使用小括号) type(tuple2) # 观察tuple2的类型。运行结果为:tuple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元组中只有一个元素,则需要在该元组后面加上英文逗号(,),避免与字符串混淆。示例如下,在Spyder代码编辑区内输入以下代码并逐行运行:
tuple2 ='宁德时代 300750', # 创建元组tuple2 type(tuple2) # 观察tuple2的类型 tuple3 ='宁德时代 300750'' # 创建字符串tuple3 type(tuple3) # 观察tuple3的类型
可在IPython控制台看到如图1.48所示的运行结果。

图1.48 运行结果
如果要创建空元组,可使用如下代码:
emptytuple=( )
在第1.5.6节“与序列相关的内置函数”中提到了tuple(seq)函数,该函数不仅可以将序列转换为元组,还可以通过range对象创建元组,比如输入如下代码:
tuple1=tuple(range(1,10,1)) # 创建数值元组tuple1,数值为1到10、步长为1 tuple1 # 查看数值元组tuple1。运行结果为:(1, 2, 3, 4, 5, 6, 7, 8, 9)
2.删除元组
如果要删除元组,可使用代码:
del tuplename
其中tuplename为待删除的元组。
3.查看元组元素
用户可以查看元组中的某个元素,在第1.5.1节“索引(Indexing)”和第1.5.2节“切片(Slicing)”中已讲解过,将其中的列表换成元组即可。
4.遍历元组元素
用户可以使用for循环遍历元组,与列表操作类似,将其中的列表换成元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