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少年与国3
少年这时明白他面对的敌人是屹立两千年不倒的强大的帝国制度,是思想愚昧腐朽的国人,这一去会失败,会死亡,这都是为了拯救这个国家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可是再艰难又如何……
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不缺乏这样的仁人之士,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没有人能阻挡他们往前的步伐,当他们走出那一步的时候,他们是普通人,也是英雄,他们是少年人,也是后人肃然起敬却叫不出名字的先辈。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他们选择去走一条注定会死的路时,没有想过死了以后自己会如何。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顾卫东问过贺先生,“如果你死了呢?看不到你为之奋斗的一切变成了现实,你会遗憾吗?”
贺先生当时摇了摇头,脸上都是笑容。
“每一个活下去的人,都是我的眼睛,他们为我看到那一天的时候,我当含笑九泉。若是将来你路过我死的地方,看见长浪汹涌,涛风绕旗,当是我这故人来见你了。”少年当时眼里都是复杂的情绪。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不仅面临天灾和朝廷的压迫,还要面临外敌的蹂躏,他们那么努力的想要活着,并不是要活的多有尊严多有骨气,只是想要活着……
然而就这个小小的心愿,也那么艰难。
路边上每天都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死去的人,他们的尸体就那样躺在阳光下,那些还活着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根本不会驻足多看一眼或有半丝的悲悯……
这天顾卫东去打听消息,看到了贺先生,他被挂在城门口。
而且,他还死的那么惨,遭受了无数的酷刑,身上的肉都已经烂到了五脏六腑,完全就认不出那还是个人了……曾经一起相处的点点滴滴还在心头,贺先生的笑容、他自信儒雅的模样都还在他的心里没有半点模糊,可他就死了……
一条人命的消亡,竟然是那么快……
亲眼看到那一幕的他还是觉得触目惊心。
少年听那些老百姓说,他参加了起义要推翻朝廷,起义失败,他和他的那些朋友全部被抓了,官兵对他刑讯逼供,说给他高官厚禄让他把其他同伙的下落说出来,他不肯,就被杀了……
他是英雄,英雄当魂归故里,而不是暴尸荒野。
他立马就决定了对策,他要晚上去找贺先生的尸体给他收尸。
此时已经是晚上了,官兵一直在城墙上看着贺先生的尸体。
巡抚发了话,一旦有人来收尸,立刻拿下,以同党罪论处。
然而贺先生的尸体在这里挂了两天了,也没人来。
官兵们开始闲唠嗑,“那些人又不是傻的,知道来了会被抓,怎么还会来?”
“哎,听说这个姓贺的还是出身官宦人家呢,大好的前途不要,非要去造反,才十几岁呢,年纪轻轻的就死了……”
“可惜在牢里没受住刑死了,要是拉到菜市场公开处决,还能拿他的血蘸几个馒头换钱呢……”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丝毫没有注意到城外已经有人虎视眈眈了。
等到夜半的时候官兵们已经打起盹来了,此刻他的机会来了。
他把贺先生的尸体搬回了山上。
他在他的尸体旁,眼眶通红。
他这样优秀的人,如果活着,一定能成为满身荣光的人物。
贺先生不是第一个死去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他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有志之士的一个缩影,他们满身荣光站在历史的前沿,用鲜血点燃了一盏又一盏的灯挂在黑暗的树梢,为后人照耀出一条光芒万丈的前行之路。
但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