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手知健康(新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84/46885484/b_46885484.jpg)
手部经穴介绍
经脉的起止点为四肢的末端。手部经脉包括手三阴(肺、心包、心)和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各个经脉又包括若干个穴位,现将各个穴位的位置与功能介绍如下:
手太阴肺经穴
少商 位于手背拇指桡侧指甲角后约0.1寸。
主治:头昏脑胀、中风中暑、心烦癔症、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呕吐、休克、手指痉挛、气喘胸痛、外感热病等。
鱼际 位于拇指掌关节后内侧、太渊前1寸,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咳嗽咯血、肺炎、肺结核、头晕目眩、乳房肿痛、痉挛失音等。
太渊 在掌侧桡骨与腕骨之间,腕横纹桡侧端凹陷处。
主治:胸痛咳嗽、哮喘肺痨、呕血呕吐、心悸、结膜炎、角膜炎、前臂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腕关节疼痛无力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5_0016.jpg?sign=1738881051-PGer96nMObEKsW1q7VZ7LW3b4uuecxYU-0-c3ff3f4906aa9f1274c6d6b267f544db)
经渠 位于太渊后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主治:咽喉肿痛、哮喘、腕部疼痛无力、食管痉挛、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桡侧神经痛、掌中发热、胸和背痛等。
列缺 位于桡骨茎突上。
主治:偏正头痛、面部神经麻痹、口干舌燥、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半身不遂、腕部腱鞘炎、溺血、阴茎热痛等。
孔最 在手臂掌侧桡骨尺侧缘,腕后第一横节上7寸。
主治:咽喉疼痛、哮喘咯血、肘臂挛痛、痤疮、痔疮、身热无汗、肘关节炎等。
尺泽 位于肘部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哮喘、咯血、潮热、胸部胀痛、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
手少阴心经穴
少府 位于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掌心内的一道横纹尺侧凹陷处。
主治:心律不齐、癔症、间歇热、手掌多汗、手指拘挛、上臂神经麻痹、前臂神经痛、小便不利、女性生殖器疾病等。
神门 位于掌侧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豌豆骨桡侧。
主治:神经衰弱、心烦心痛、癔症癫狂、鼻炎、舌肌麻痹、心律不齐、心脏肥大、慢性泄泻、食欲不振、小儿惊风、糖尿病等。
阴郄 位于腕横纹上0.5寸处,尺侧腕屈肌的桡侧。
主治:心悸、心痛、骨蒸盗汗、吐血、鼻出血、暴喑等。
通里 位于掌侧前臂尺侧,腕横纹上约1寸,神门之上。
主治:头晕目眩、扁桃体炎、神经衰弱、盗汗、癔症、急性舌骨肌麻痹、上肢痉挛、手臂手指酸痛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6_0017.jpg?sign=1738881051-cWiDO7hv0TfQqGlyEN3iAtKrHe8zcagw-0-dde5c53cf9df080fab598dc84a3f60d4)
手少阴心经穴
灵道 在神门后约1.5寸,两筋间深凹处。
主治:肘关节炎、肘部神经痛、尺神经麻痹、喉咙干哑、神昏、失眠、悲恐不安、手痒、肘臂挛痛等。
少海 位于肘关节内侧(尺侧)横纹头凹陷处。
主治:肺结核、胸膜炎、淋巴结炎、手指厥冷、牙痛、头晕目眩、尺神经痛、肋间神经痛、颜面神经痛、腋下肿痛、肘部痉挛、手臂无法抬举、健忘失忆、精神分裂等。
手厥阴心包经穴
中冲 位于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主治:心痛、心烦、无热病汗、舌强肿痛、吐泻、慢性凉风、小儿夜啼、掌中热等。
劳宫 位于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掌心内第一道横纹的凹陷中。
主治:胸膜炎、吞咽困难、口腔炎、胸肋胀痛、胃痛、癫痫、癔症、热病无汗、中风、昏迷、手癣、痔疮、口臭、风火牙痛、多梦、大小便带血等。
大陵 位于掌侧腕横纹中点两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失眠、心脏病、扁桃体炎、肋间神经痛、胸肋胀痛、胃痛、呕吐、癫痫癔症、手臂挛痛、怔忧多梦、喜怒无常、腕关节疼痛等。
内关 位于大陵后2寸,两筋之间,扬掌握拳腕部显出浅沟凹陷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6_0018.jpg?sign=1738881051-7rBXaJFA1hOewRxX5vIUCsmz6OhH6agF-0-d71b3cb7b053bfc05cf400636fb1f533)
手厥阴心包经穴
主治:心脏内外膜炎、心肌炎、前臂肘神经痛肌麻痹、心绞痛、无脉症、胃痛、胃溃疡、呕吐、胸肋胀闷、昏迷、眩晕、失眠、疟疾、中暑、癫痫、精神病、急性肠胃炎、神经衰弱、小儿惊风、偏瘫、产后血晕、抑郁症等。
间使 位于大陵后3寸的两筋之间。
主治:咽喉炎、心肌炎、胃炎、脑卒中、昏迷、癔症、癫痫、疟疾、小儿惊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小儿夜惊、精神分裂症、肘臂挛痛等。
郄门 位于腕横纹上5寸处。
主治:心痛、心悸、呕血、痔疮等。
曲泽 位于肘窝横纹中央,大筋(肱二头肌缝)内侧凹陷处。
主治:肩、肘、肱、臂等处肌痉挛、尺骨神经痛、牙龈炎、耳聋、下腹病、精神分裂、颈项强痛、小便短赤、上肢震颤、瘫痪等。
手阳明大肠经穴
商阳 位于食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头昏、哮喘、热病、耳鸣、下齿痛、咽喉肿痛、腹痛、吐泻、热病无汗、桡神经麻痹、腮腺肿痛、口腔炎等。
二间 位于第二掌指关节前,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咽喉肿痛、腮肿、积食、齿痛、肩背神经痛、目黄、嗜睡、浑身酸痛等。
三间 微握拳,在食指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主治:耳鸣、齿痛、手背红肿、手指拘挛、上肢瘫痪、肩背神经痛、眼部痒痛、腹泻、肠鸣腹胀等。
合谷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拇指和食指间)的中间点,大约在第二掌骨中心处。
主治:目赤肿痛、鼻病、咽喉肿痛、牙关紧闭、热病无汗、多汗、指挛臂痛、耳聋目眩、感冒咳嗽、痢疾、手指麻木、闭经、滞产、腹痛、便秘、小儿惊风等。
阳溪 位于手腕上侧腕横纹两筋间深凹处。拇指跷起,凹陷明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7_0019.jpg?sign=1738881051-f5EAUUSOoFRL2ylBDvPyijiYnO6uGJL7-0-9ecfa37e9d9d8631bc67722b4579c8cd)
手阳明大肠经穴
主治:食管痉挛、腕部腱鞘炎、臂痛、腕痛无力、半身不遂、癔症、热病心烦、癫狂等。
偏历 位于阳溪上3寸,桡骨外侧凹陷中。
主治:耳鸣、牙痛、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腕部腱鞘炎、上肢酸痛、瘫痪等。
温溜 位于阳溪上(虎口向上)5寸,桡骨外侧凹陷处。
主治:口腔炎、面肿、上肢酸痛、瘫痪、癫狂等。
手三里 位于曲池下2寸的筋肉之间。
主治:齿痛颊肿、颌痛、胃痛、腹痛、腹泻、高血压、腰背痛、肘臂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面神经麻痹、上肢麻痹酸痛、瘫痪、乳腺炎等。
手太阳小肠经穴
少泽 位于手背小指指甲角尺侧后,距指甲0.1寸。
主治:热病、寒热、脑卒中、昏迷、咽喉肿痛、鼻出血、疟疾、心脏肥大、前臂神经痛、颈项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乳汁不足、乳腺炎、精神分裂等。
前谷 位于小指外侧第五掌指关节前,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疟疾、颈项强痛、耳鸣耳聋、扁桃体炎、颊肿、目痛、鼻塞、热病无汗、乳汁不足、乳腺炎、前臂神经痛、手指麻木、目赤肿痛、消渴、癫痫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8_0020.jpg?sign=1738881051-sixhDwMKhz2pMeeHMTNRp3MXcqPYwnyT-0-d0f285d787205aad1ac11a952303eb73)
手太阳小肠经穴
腕骨 位于手掌尺侧第五掌骨骨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目流冷泪、头痛、耳鸣、呕吐、胆囊炎、颊颌炎、颈项强痛、手肿、五指挛痛、肘及五指关节炎、尺神经麻痹、臂痛、上肢瘫痪、消渴、小儿惊风、痔疮等。
阳谷 位于手腕横纹尺侧端,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颈颌肿痛、口腔炎、牙龈炎、小儿抽搐、手腕及臂酸痛、热病无汗、癫痫、疥疮等。
养老 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骨缝中。
主治:目视不明、口舌生疮、白内障、落枕、肩臂神经痉挛及麻痹、手腕酸痛、上肢无力、急性腰痛、小便短赤等。
手少阳三焦经穴
关冲 在手背无名指尺侧指甲角后,指甲角0.1寸。
主治:头痛、目赤、目翳、热病、腹痛、吐泻、咽喉肿痛、中暑、昏迷、口干舌燥、心烦、前肘臂神经痛、五指痛、脑卒中、耳鸣、耳聋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8_0021.jpg?sign=1738881051-FOTG4Zy4to2twFHSZ6lHV1cutRhdirhS-0-8ca1861afcbb67f3cd4c39ca14d6fb34)
手少阳三焦经穴
液门 在手背无名指掌指关节前凹陷中,握拳便可看见。
主治:贫血性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咽喉炎、牙龈炎、目赤肿痛、疟疾、手指红肿痒痛、手指拘挛、前臂痉挛及麻痹、偏头痛、吐舌咬伤等。
外关 位于手背腕横纹上2寸的尺骨与桡骨之间,与内关相对。
主治:感冒、热病、头痛、耳鸣、耳聋、目赤、目痛、颈项强痛、肋部神经痛、肩肘背疼痛、手颤、趾节痛、足内踝肿痛等。
中渚 在液门后1.5寸,握拳,位于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疟疾、热病无汗、肘臂痛、手指拘挛、手肿痒痛、偏头痛、目赤肿痛等。
阳池 腕背横纹正中凹陷处。
主治:感冒、疟疾、体虚、风湿病、上肢关节炎、扁桃体炎、上肢肿痛、手背肿痛、肩背痛、手指麻木、子宫前屈或后屈等。
支沟 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热病无汗、口噤不开、呕吐、心痛、胸膜炎、胸肋胀痛、上肢酸痛、肩背酸痛、产后血晕、瘫痪、便秘等。
◆手部经外奇穴的定位与主治
《手足按摩治百病》云:手部不仅有重要的经穴,更有许多经外奇穴分布其上,包括手掌侧21个穴,手背侧25个穴。
手掌侧奇穴
风齿痛(又名牙风痛)在掌长肌腱与桡骨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5寸(图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22.jpg?sign=1738881051-t3MuWrDRkvXDS8J5zkW25ZFlmNPyfAWc-0-36c3f39bccdce64bfbd85753c43c659f)
图1
主治:风火牙痛、疔疮肿痛及筋臂、腕关节疼痛。
龙玄 位于前臂远端桡骨侧,桡骨茎突上方的静脉处,腕横纹上2寸(图1)。
主治:下牙痛、口眼歪斜、手痹风邪。
内阳池 在掌长肌腱与桡骨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1寸,内关与大陵穴连线的中点(图1)。
主治:鹅掌风、口疮、口臭、心痛、心悸、胃痛、呕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23.jpg?sign=1738881051-NkUtxJ0HNktTofyQ9pqYKMh3cuJdXqrL-0-d6b5541b2c1d192c34268d762e991d5e)
阳池 在桡骨侧腕屈肌腱桡骨侧缘,腕横纹上1寸处(图1)。
主治:咯血、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掌山 在掌根处,第一掌骨基底部与舟骨之间凹陷中赤白肉际处(见图2)。
主治:疟疾、痰涎壅盛。
板门 在第一掌指关节后方、鱼际穴尺侧1寸处(图2)。
主治:气短、气急、牙齿疼痛、咽喉肿痛。
小天心 位于手掌侧,大、小鱼际交接处之中点处(图2)。
主治:惊风握拳、抽搐、斜视、高热、神志不清。
天心 位于手掌部,第四掌骨基底前方(见图2)。
主治:惊风、口眼歪斜。
手心 在第三掌骨根部与腕横纹中点连线的中点处,即在掌心正中(图2)。
主治:黄疸、百日咳、疳积、口疮、高血压病、癫痫、手指麻木。
旁劳宫 位于手掌第二、三掌骨基底部结合处前缘凹陷处(图2)。
主治:咽喉肿痛。
疰夏 位于手掌第二掌骨中点之桡骨侧缘(图3)。
主治:疰复(俗称“舒复”)、虚损病症。
中平 位于手掌部,中指根与掌相接处之横纹中央(图3)。
主治:口腔炎。
凤关 位于手掌侧,示指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24.jpg?sign=1738881051-5gVweIjGx4nit9gIwu9DC9Ezlzex3HpE-0-5ca777a6f3d7c399ad7b7f0a4ef661db)
主治:小儿惊风。
凤眼 位于大拇指桡骨侧,指关节横纹桡骨侧端赤白肉际处(图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25.jpg?sign=1738881051-sBa2775eutxkZmg66Pf6mKLdttjUXNa6-0-02d16749da52ff4390dd44b1d9d7eb72)
图6
主治:小儿雀目、五指不能屈伸。
四横纹 位于手掌指侧缘第二、三、四、五指指根与掌相接之横纹中央(图4)。
主治:手指麻木、疼痛、痈疔、热证、呕吐、腹痛。
四缝 在手掌第二、三、四、五指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4)。
主治:小儿疳积、巨日咳、小儿腹泻、咳嗽、气喘。
灸癫风 位于手掌侧,中指远端指关节横纹中点稍前方(图4)。
主治:白康风。
鬼当 位于手掌大拇指关节横纹尺侧端赤白肉际处(图5)。
主治:夜葑症、小儿泄泻、腹痛、呕吐、目赤肿痛、目翳、咽喉肿痛。
鬼信 位于大拇指尖端,距指甲0.3寸处(图6)。
主治:水肿。
小指尖 位于手小指尖端处(图6)。
主治:黄疸、消渴、百日咳、疝气。
十宣 位于十指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0.1寸处(图7)。
主治:脑卒中昏迷、晕厥、中暑、热病、小儿惊厥、咽喉肿痛、指端麻木。
手背部奇穴
寸平 位于前臂伸侧,大肠经与三焦经之间,腕背横纹上1寸处(图8)。
主治:休克、晕脱症、心痛。
手踝 位于手腕背侧,桡骨结节之高点处(图8)。
主治:上下齿痛、腕关节疼痛、指挛。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26.jpg?sign=1738881051-egTmLElpbju0zF2q0hOin45cWaqYA8Ro-0-3269766283eb3aa0401baac2d09d971c)
中泉 位于腕背横纹上,指总伸肌腱桡骨侧凹陷中(图9)。
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喘、胃脘疼痛、心痛、唾血、目翳、掌中热、腹胀、腹痛。
一寓风 位于手腕背横纹12,直对中指处(图9)。
主治:腹痛、泄泻及急、慢性惊风。
八会 位于手背桡骨侧,阳溪穴至大拇指下0.5寸处(图10)。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2_0027.jpg?sign=1738881051-oKMaIfCZ1GeCHYoBfX4191kS5tVmA7OD-0-9bd6b22b78f24d768d4035b401ea3186)
主治:癫狂、白内障、近视、脑卒中、高血压、卵巢疾病。
虎口(大都)大拇指、示指分开于指蹊缘中点上方赤白肉际处(图10)。
主治:头痛、眩晕、牙痛、烦热、急性扁桃体炎、乳痈、心痛、失眠。
威灵、精灵(腰痛穴)威灵位于第二、三掌骨基底结合部前缘,指总伸肌腱桡骨侧凹陷中;精灵位于第四、五掌骨基底结合部前缘,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中(图11)。
主治:急性腰扭伤、头痛、昏迷、痰壅气促、小儿急慢惊风、手背红肿疼痛。
外劳宫(落枕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许凹陷中(图11)。
主治:落枕、手背红肿疼痛、手指麻木、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消化不良。
八邪 位于手背一至五指间缝纹端处(图11)。
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头项强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烦热、毒蛇咬伤。
上都 微握拳,在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高点之间凹陷中(图12)。
主治:手臂红肿疼痛及手指麻木。
中都 微握拳,庄第三、四掌骨小头高点之间凹陷中(图12)。
主治:手臂红肿及手指麻木。
下都 微握拳,在第四、五掌骨小头高点之间凹陷中(图12)。
主治:手臂肿痛及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肘臂部痉挛或麻痹、咽喉肿痛、齿痛。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2_0028.jpg?sign=1738881051-zXEPcxKMbj4CF316vTmd2E8ueRXDdxtd-0-d1387c46d77624640cc1c901575fab2b)
图1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2_0029.jpg?sign=1738881051-2y7iqdkn9RcAo6G1RMYvvTVoTcex9nrA-0-aeea43fc5aaf9147565b905a577dcb22)
图1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3_0030.jpg?sign=1738881051-6FAnm9Kz0iYnigJcQQSR5oAbiMSuzA5G-0-63670672f8676dee11d3846371eb2815)
拳尖 在手背第三掌骨小头高点处(图12)。
主治:白癜风、赘疣、目赤肿痛、目翳、小儿热毒气盛眼睛痛。
大骨空 位于手背,大拇指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3)。
主治:一切目疾、呕吐、腹泻、衄血。
中魁 握拳,在中指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3)。
主治:呃逆、呕吐、胃痛、噎膈、牙痛、鼻衄、白康风。
小骨空 握拳,在小指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3)。
主治:目赤肿痛,目8、咽喉肿痛,指关节疼痛。
五虎 握拳,位于手背第二、四掌骨小头高点处(图14)。
主治:手指拘挛、麻木。
小指节 握拳,位于手背第五掌骨小头高点处(图14)。
主治:胃病。
五指节 位于手五指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4)。
主治:腹痛、呼吸困难。
老商 位于大拇指尺骨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图15)。
主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
中商 位于拇指背侧正中线,指甲根后0.1寸处(图15)。
主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3_0031.jpg?sign=1738881051-EJv3aDjKb6dJSEWzGTxVRaWfnmcL52cp-0-c187dc035ee7eb783f183dbe3c2217e8)
三门 位于第二掌指关节桡骨侧凹陷中(图16)。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4_0032.jpg?sign=1738881051-pjnydDqGyp1ygmEFpOcPGQJLEnx92bNZ-0-841e9b162778ea903eaa670939dbe8d8)
图17
主治:多发性疖肿。
一扇门 位于手背第二、三掌指关节间,威灵穴前3寸处(图17)。
主治:热病汗不出、目疾、疥疮。
二扇门 位于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前,精灵穴前3寸处(图17)。
主治:热病汗不出、目疾、疥疮。
十王 位于手背各指甲根部中点向后0.1寸处(图17)。
主治:中暑、霍乱、感冒、热病。
◆手针穴的定位与主治
《手足按摩治百病》云:手部还有手针穴,即手掌侧新穴19个穴,手背侧新穴28个穴。
手掌侧新穴
胃肠点 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及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症。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4_0033.jpg?sign=1738881051-SWwBnN2hVsS012awWQZZv1jwSaDraba7-0-109593c303f9eebef487d86f46999132)
图18
喘点 位于手掌示指掌指关节尺侧处。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胸痛。
肾点(夜尿点)位于掌面远端,小指远端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8)。
主治:遗尿、尿频。
足跟点 位于大陵穴与胃肠点连线之中点处(图18)。
主治:足跟痛。
疟疾点 位于第一掌骨基底部与大多角骨之间的骨缝中,大鱼际侧缘赤白肉际处(图18)。
主治:寒热往来、疟疾。
扁桃体点 位于第一掌骨中点尺侧掌面处(图18)。
主治:扁桃体炎及急、慢性咽喉炎。
急救点 位于中指尖距指甲游离缘2分处(图18)。
主治:昏迷、中暑。
定惊点 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图18)。
主治:小儿惊风、高热、痉证。
脾点 位于掌面大拇指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8)。
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水肿。
小肠点 位于手掌,第二指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为四缝穴之一(图18)。
主治:小肠病变。
大肠点 位于手掌面第二指远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8)。
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
三焦点 位于手掌面中指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8)。
主治:水肿、气喘、小便不利及胸腹、盆腔疾患。
心点 位于手掌面中指远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8)。
主治:心痛、心悸、心脏疾病。
肝点 位于手掌面第四指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8)。
主治:胁肋胀痛、黄疸、胃脘胀满、疼痛。
肺点 位于手掌面第四指远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8)。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咽喉肿痛。
命门点 位于手掌面小指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处(图18)。
主治:阳痿、遗精、腰痛。
哮喘新穴 位于掌面第四、五掌指关节之间(图18)。
主治:哮喘。
腓肠点 位于掌面小指中线上第二指骨之中点处(图18)。
主治:腓肠肌(小腿肚)痉挛。
咽喉点 位于手掌面大拇指掌指关节横纹之中点处(图18)。
主治:急、慢性咽喉炎及呕吐。
手背侧新穴
踝点 位于大拇指桡骨侧,掌指关节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踝关节扭伤、疼痛。
胸点 拇指指关节桡骨侧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胸闷、胸痛、呕吐、腹泻、癫痫。
眼点 位于拇指指关节尺骨侧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各种眼病,如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睑腺炎、青光眼等。
后合谷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基底结合前凹陷中(图19)。
主治: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精神分裂症、高血压、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月经不调。
颈中 位于手背大拇指中线上,第一节指骨中点处(图19)。
主治:落枕、颈项强痛。
再创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基底部结合处(图19)。
主治:脑卒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龋齿、牙龈溃烂、牙痛、腹痛、胃痛、食欲不振、足缓不收、脚背肿、痹证、癫狂。
肺点 位于手背第二掌骨中点桡骨侧缘处(图19)。
主治:肺病、哮喘、咽喉肿痛。
耳点 位于手背示指掌指关节骨尖中央,微握拳取之(图19)。
主治:耳鸣、耳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DE65A/2617849290146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6_0034.jpg?sign=1738881051-eM9xgzPigAmYCfcfgOwNwp5Eo56rAhFp-0-ed679b0f246c25ff4e8fd4b4edc1480f)
图19
肩点 位于示指掌指关节桡骨侧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肩部病变,如肩周炎、肩关节扭伤等。
前头点 位于示指近端关节桡骨侧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前头痛、牙痛、胃痛、急性胃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风寒湿痹证、踝关节扭伤。
熄喘 位于手背第二、三指指缝纹端处(图19)。
主治:支气管哮喘。
头顶点 位于中指近端指关节桡骨侧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头顶痛、神经性头痛、痛经。
间鱼 位于手背第三、四指指缝纹端处(图19)。
主治:精神病、嗜睡。
牙痛点 位于手背第三掌指关节尺骨侧缘处(图19)。
主治:牙痛、急性扁桃体炎、三叉神经痛。
胸骨 位于手背中指中线上,第一指骨之中点处(图19)。
主治:胸闷、胸痛、胸骨钝痛、咳嗽、气喘、乳少、腰背部疼痛。
升压点 位于腕背横纹与中指中线之交点处(图19)。
主治:低血压病、眩晕。
腰肌点 位于手背第三、四掌骨间,第三、四掌指关节上2.5寸处(图19)。
主治:急、慢性腰扭伤及腰肌劳损、各种腰痛。
腹泻点 位于手背第三、四掌骨间,第三、四掌关节上1寸处(图19)。
主治:腹泻、腹痛、腹胀、痢疾。
偏扶点 位于手背腰肌点后0.25寸,第三指掌中线上(图19)。
主治:偏瘫、半身麻木。
腹上 位于手背无名指中线上、第一指骨中点处(图19)。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阳痿、遗精、早泄。
偏头点 位于无名指近端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偏头痛、肋间神经痛。
胞门 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中渚穴后0.75寸处(图19)。
主治:生殖系统病变,如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
腰膂 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精灵穴后0.5寸处(图19)。
主治:腰背痛。
止血点 位于手背无名指中线与腕背横纹的交点处(图19)。
主治:各种出血性病症,踝关节扭伤。
坐骨神经点 位于手背无名指掌指关节尺骨侧缘处(图19)。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会阴点 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桡骨侧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痛经、白带、会阴部疼痛、肛裂。
后头点 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尺骨侧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后头痛、项背强痛、急性扁桃体炎、呃逆、颊痛。
脊柱点 位于第五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图19)。
主治:腰痛、尾骶痛、肩胛痛、耳鸣、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