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社会心理学(中文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早期年代

从亚里士多德的古代哲学,到马克思、恩格尔等经济学家的著作,再到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一直是学界的不懈追求。但是,直到大约19世纪中叶,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社会心理学方才形成。当时,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其他学科的学者开始发问:个人的希望、抱负与能力是如何形塑人际关系的?个人是如何影响群体、组织和全社会的?社会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个人想法、感受,并最终影响其行为的?由此而生的各派思想自然交融,形成了社会心理学。

人们普遍认为,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发明家和物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首先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命题。在1885年所著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勒庞提出了“从众心理”的概念,以一种启迪式的、全新的方式思考人类行为。他认为,人们区分善恶的能力并非固定不变。相反,由于他人在场,我们的个性可以转化为“集体心理”。听起来牵强吗?好吧,这或许是彼时人们的看法,但和我们现在对集体主义动物物种,如蚂蚁或蜜蜂等的认知相去不远。勒庞认为,人类的群体行为引发了类似动物界里所观察到的情况,一个有自己思想的群体会压制每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该想法简单却充满争议——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可能会经历一种自身行为的“责任扩散”。这与社会科学的相关分支尤其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明显不同。人们并不总是理性的,其行为有时和个人信仰明显不符,这一观点从根本上挑战了人类优势的主流观念,对社会心理学有关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一些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至关重要,这一点在之后我们会看到。

勒庞的理论是理论与认识论的一大进展,接下来要做的是进一步界定这门新学科的形成。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关注可检验的理论,生成假设,并坚持使用自然科学倡导的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源自1898年,当时印第安纳大学的诺曼·特里普利特实施了可谓是第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像勒庞一样,特里普利特对群体感兴趣,但他关注的重点并非社会影响的负面效应,而是集体组织的积极效应。特里普利特注意到,有时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们无论干什么——运动、创作音乐或是工作——都表现得更好。他想以一种客观且可测量的方式来对明显的绩效提升进行量化。于是,他让一组孩子玩一个简单的游戏,游戏的目的是尽快转动渔线轮。重要的是,特里普利特比较了孩子们在单独和成对这两种任务状态下的表现。结果发现,两人一组转动渔线轮的速度要比单独一人完成快得多。这是心理学史上首个有记录的科学实验,它所揭示出的持久性现象至今仍是许多深入研究的源头。我将在第三章讨论这一有趣的效应。

任何新学科的成熟都以出版成书作为标志,20世纪初有两部社会心理学著作问世。1908年威廉·麦独孤在英国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192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劳德·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这两部专著都以特里普利特的开创性工作为基础,巩固了这门学科作为实验科学的地位。

麦独孤的书植根于生物学,他将社会行为定义成由遗传性或先天性特征驱动的行为。奥尔波特的书则较少依赖于创造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更多在于调整研究方法。他提倡客观性和实验控制,呼吁用“硬科学”方法研究人类行为。他从社会学根源出发,进一步推动该学科更多地关注作为社会变革动因的个体,创造了至今仍在使用的术语(例如“社会促进”和“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