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忠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开宗明义章第一

【题解】

开宗明义,阐释全书的宗旨,说明孝道的义理。开,开示,阐释。宗,宗旨,主旨。明,说明,阐明。本章提纲挈领,说明孝道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与教化的源头,并大致勾勒了行孝的规范性程序:始于尽孝于父母,然后尽忠于君主,最终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开宗明义”这一成语就出自本章。

据北宋邢昺《孝经疏》说,最初《孝经》虽然分章但无章名,南朝梁皇侃为“天子章第二”至“庶人章第六”共五章“标其目而冠于章首”。到了唐玄宗李隆基为《孝经》作注时,才召集儒官共同商议,依据每章的大意,为每章起了章名。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注释】

① 仲尼居:孔子在家闲坐。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居,闲居。这里具体指闲坐。

② 曾子:即曾参,名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一说在今山东嘉祥)人。孔子弟子,天性至孝,勤奋力学,每日三省其身,为孔子思想的重要传承人之一,被后世尊为“宗圣”。侍:卑者、幼者陪从尊者、长者叫“侍”。这里具体指陪坐在孔子身边。关于曾参行孝的事迹,见“解读一”。

③ 子:对男子或老师的尊称。这里具体指孔子。

④ 先王:指从前的圣明君王,如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至德:至美的品德。要道:至关重要的道理、原则。

⑤ 以顺天下:用孝道使天下的人际关系和顺。以,用。一说本句的意思是“用来顺应天下民心”;一说“顺”通“训”,“以顺天下”是“用以训导天下民众”的意思。

⑥ 民用和睦:民众因此能够和睦相处。用,因,因此。

⑦ 避席:离开坐席起立。这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人席地而坐,表示向对方致敬时则离席而起身。

⑧ 参不敏:我不聪敏。参,曾子自称。敏,聪敏,聪明。

⑨ 何足以:怎么能够。

⑩ 教之所由生:一切美德教化产生的根源。古代有五教之说,即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这里的“教”泛指所有的美德教育。孔子认为,所有的教化,都是从孝道那里衍生出来的。换言之,孝道是一切美德教育的起点。

⑪ 复坐:返回坐席。刚才孔子提问时,曾子离开坐席站了起来以示尊敬,所以孔子让他返回坐席坐下。

⑫ 身体发肤:身体,四肢,毛发,皮肤。身,指躯干。体,指四肢。

⑬ 不敢毁伤:不敢对它们有任何损毁伤害。《礼记·祭义》:“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这就是古人不主张剪发、剃须的原因。

⑭ 立身行道:建功立业,遵循正道。立身,能够卓然自立于社会,有所建树。

⑮ 以显父母:以此使父母显耀。也即光宗耀祖的意思。

⑯ 孝之终也:这是尽孝的最终目标。“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几句话,激励了历史上无数的志士名人,见“解读二”。

⑰ 始于事亲:从孝顺父母开始。事,事奉,孝敬。亲,双亲,父母。

⑱ 中于事君:然后以孝敬父母之心去侍奉君主。这就是古人所主张的“移孝作忠”原则。中,一说指中级阶段,一说指中年时期。

⑲ 《大雅》:《诗经》的一个组成部分。《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雅》又分《小雅》《大雅》。雅,正。指与俗调、邪音不同的正声。《大雅》共三十一篇,多为西周前期的作品。

⑳ 无念尔祖:怎么能够不追念你们的先祖呢?尔,你们,你们的。祖,祖先。具体指周文王。

 聿(yù)修厥德:要发扬光大先祖的美德。聿,发语词。一说是祖述、效法的意思。修,修养,发扬光大。厥,他。具体指周文王。以上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该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周文王的丰功伟绩。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坐,弟子曾子陪坐在他的旁边。孔子问道:“从前的圣王具有至善至美的品德和最为重要的原则,以此使天下百姓关系和顺,百姓也因此能够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任何怨恨与不满。你知道这圣王的美德与原则吗?”曾子离开自己的坐席站起身来,回答说:“我不够聪敏,哪里能够知道圣王的美德与原则呢?”孔子说:“这就是孝道,孝道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你回到坐席上坐下来,我给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来自父母,因此不敢对它们有任何损毁伤害,这是尽孝的开始。能够在社会上建功立业,遵循正道,扬名于后世,从而使自己的父母荣耀显赫,这是尽孝的最终目标。所谓的孝道,最初是尽孝于父母,然后是尽忠于君主,最终是立身社会、建功立业。《诗经·大雅·文王》说:‘怎么能不思念你们的先祖呢?要发扬光大你们先祖的美德啊!’”

【解读】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以孝敬父母而闻名。曾子的事迹流传下来的较多,因本书主要讲孝道,我们就仅举有关曾子尽孝的两个事例。

据说是元代的郭守正,将二十四位古人尽孝的事迹辑录成书,曾子就是其中的一位: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二十四孝》)

周代(曾子生活的春秋属于东周时期)的曾子对母亲非常孝敬,有一次,他进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该如何招待,等待曾子而曾子又迟迟未归,于是母亲就咬了自己的手指,山中的曾子突然感到自己的心口疼,知道是母亲在召唤自己,于是马上背着柴草赶回家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啮指痛心”故事,主要说明曾子与母亲血肉相连的深厚情感。到了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一类的故事得出一个结论,亲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休戚与共的心灵感应关系。这种心灵感应是否真实存在,只能靠我们每个人自己去体验与认证。

曾子天性至孝,但具体如何行孝,却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问,还需要圣人的指教,就像唐玄宗李隆基说的那样:“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孝经序》)曾子的孝心虽然是天赋的,但也需要后天教育,因为上天仅仅赋予曾子孝敬父母的天性,至于具体如何去行孝于父母,还需圣贤指教。应该说,早年的曾子在如何行孝这方面还有某种程度的欠缺。

包括孔子在内的早期儒家认为,子女面对父母责打时,应坚持“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后汉书·崔骃列传》)的权变原则。《说苑·建本》记载:有一天,曾子和父亲曾晳一起在瓜田锄草,曾子不小心把一棵瓜苗锄掉了,脾气暴躁的父亲就用一根大棍子把曾子击昏在地。曾子苏醒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慰问父亲:“刚才大人您用这么大力气教训我,没有累坏身体吧!”接着又在父亲听得到的地方弹琴唱歌,目的是想让父亲听到自己的歌声,知道自己虽然挨了打,依然是心平气和,没有生气。孔子听到这件事情后,很生曾子的气,告诫弟子说:“你们把门给我看好,曾参到这儿来,不许他进来见我!”曾子自以为此事没有做错,就询问孔子为何生气,孔子说:

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说苑·建本》)

孔子的主张是:如果父亲拿着一条细细的荆条来抽打儿女,儿女应该接受,因为荆条抽打虽然有些疼,但不会打坏儿女的身体,此时不让父亲出口气,是不孝的表现;假如看到父亲气势汹汹地抡起大棍子朝自己打来,那就应该逃走,如果不逃,照样是不孝。这是因为如果自己一旦被生气的父亲失手打死,将使父亲落下不仁不慈的恶名,甚至会因为杀人而被判刑。在坚持孝的原则下,逃与不逃,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了,而曾子却没有把握好这种灵活性。

由此可见,曾子早年虽然具备了至孝天性,但对行孝的具体方法把握得还不够精准,所以才有了孔子与曾子的这段对话。接着,孔子还分别就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如何行孝及其他一些孝道的问题,为曾子一一做了解答。

最后,我们补充一条“小杖受,大杖逃”的正面例子。《后汉书·崔骃列传》记载,汉灵帝时,朝廷公开卖官鬻爵,当时名声极大的崔烈也不得不按照朝廷规矩,花了五百万钱买了个司徒官职,因为此事,崔烈的名声受到了极大损害。《后汉书》接着记载:

(崔烈)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檛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

时间久了,崔烈也为自己花钱买官这件事情深感不安,就问自己的儿子崔钧:“我现在位居三公(司徒属三公之一),人们的看法如何?”崔钧回答:“大人您年轻时就有英名,而且还先后当过九卿、太守,议论此事的人并不认为您不应当做三公。而如今您登上三公高位之后,天下人都很失望。”崔烈问道:“怎么会这样呢?”崔钧说:“议论此事的人都嫌您的官位有铜钱的味道!”崔烈听后很生气,举起手杖就去打儿子。崔钧当时任虎贲中郎将,戴着插有鹖鸟尾的武官帽,狼狈地逃走了。崔烈怒骂儿子:“你这个该死的小卒子,父亲揍你,你却逃走了,这是孝顺父亲吗?”崔钧回答说:“舜在事奉父亲时,用小杖责罚他就接受,用大杖责罚他就逃走,这不是不孝顺父亲啊。”崔烈听后,感到很是惭愧,就不再责罚儿子了。

历史上不少人,受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几句话的激励,从而发愤图强,建立了不朽事业。我们试举两例。

一提到中国的史书,人们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写出《史记》这样被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的伟大作品,与他父亲司马谈临死前引用这几句话的激励有着极大关系。《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封禅泰山,这是千载难逢的国家大典,然而司马迁的父亲、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谈却因病滞留于周南(在今河南洛阳),无法从行。此时,出使在外的司马迁刚好赶到了洛阳。司马谈临死前,就是用《孝经》中的这几句话激励司马迁要发愤图强,以显父母。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临死的重托,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皇皇巨著。如果没有司马迁这位能够“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大孝子,“司马谈”之名恐怕早就尘封于历史的灰烬之下了。

在中国古代,不仅“弄璋”的男子以此自励,就连本该“弄瓦”的女子也能够以此自励,决心扬名显亲,此类女子尤其令人感佩。《旧唐书·后妃列传下》记载:

女学士、尚宫宋氏者,名若昭,贝州清阳人。父庭芬,世为儒学,至庭芬有词藻。生五女,皆聪惠,庭芬始教以经艺,既而课为诗赋,年未及笄,皆能属文。长曰若莘,次曰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若莘、若昭文尤淡丽,性复贞素闲雅,不尚纷华之饰。尝白父母,誓不从人,愿以艺学扬名显亲。若莘教诲四妹,有如严师。著《女论语》十篇,其言模仿《论语》,以韦逞母宣文君宋氏代仲尼,以曹大家等代颜、闵,其间问答,悉以妇道所尚。若昭注解,皆有理致。贞元四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荐以闻。德宗俱召入宫,试以诗赋,兼问经史中大义,深加赏叹。德宗能诗,与侍臣唱和相属,亦令若莘姊妹应制。每进御,无不称善。嘉其节概不群,不以宫妾遇之,呼为学士先生。庭芬起家受饶州司马,习艺馆内,敕赐第一区,给俸料。

唐代贝州清阳(在今河北清河)人宋庭芬,生了五个女儿,依次是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宋庭芬先用儒家经典教育女儿,后又教以诗赋。若莘、若昭贞素闲雅,曾对父立誓,此生不愿嫁人,决心“以艺学扬名显亲”。若莘撰《女论语》,若昭为之作注。《女论语》共分十篇,采用问答形式,阐述女子的言行举止和持家处世之道。后与《女诫》《内训》《女范捷录》合称“女四书”。唐德宗贞元四年(788),若莘姊妹被召入宫,德宗尊称之为“学士先生”。《新唐书·后妃列传下》还记载:“自贞元七年,秘禁图籍,诏若莘总领,穆宗以若昭尤通练,拜尚宫,嗣若莘所职,历宪、穆、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与诸王、主率以师礼见。宝历初卒,赠梁国夫人,以卤簿葬。”从贞元七年(791)开始,若莘与若昭先后总领秘阁图籍,并拜为尚宫(掌辅佐皇后及宫内赏赐等事务)。在几位姊妹中:“若昭尤通晓人事,自宪、穆、敬三帝,皆呼为先生,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皆师之,为之致敬。进封梁国夫人。”(《旧唐书·后妃列传下》)

若莘、若昭作为女性,能够被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五位皇帝连续尊称为“先生”,能够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尊为老师,能够为后人留下《女论语》《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牛应贞传》等作品,做到了本章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由于若莘、若昭的成就,使自己的父亲能够“起家受饶州司马,习艺馆内,敕赐第一区,给俸料”,并在新旧《唐书》中占一席之地,做到了本章说的“以显父母”。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在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若昭姊妹以本章的教导自励,做到了扬名显亲。她们所取得的成就,让无数的堂堂“须眉”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