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作家榜经典名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读 你为什么一定要读毛姆

其实,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是最不需要导读的,因为他的文字只要读了一截或者一个开头,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很难突然放下置之不理。就像同样是聊天,有的人叙述一件事趣味横生,有的人则先就板起一张面孔,而有的人说任何事情都是白开水。

毛姆无疑是一位可以对文字施展魔力的作家,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超然本领。这至少是成为一名优秀作家的先决条件。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会聊天。

所以,如果有用文字向他致敬的机会,我深感荣幸。

长篇小说《面纱》这部作品写于1925年,经过了时间长河的洗礼,直到今天都还有它宝贵的阅读价值,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毛姆打破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和经验。

每一个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青涩岁月,以前的人是读三毛或者琼瑶如醉如痴,现在也有许多耽美或者言情小说让我们麻醉或者治愈。我们非常容易习惯东方式价值观土壤中滋生的各种故事:只要道德高尚内心美好,那么无论多么千辛万苦都会迎来人生的圆满。

这几乎变成了一个套路。

但毛姆不是,他可以说是简单粗暴地打破了这种自圆其说的模式。

《面纱》中的女主人公凯蒂不爱她的丈夫,可是她的丈夫沃尔特却深爱着凯蒂,于是沃尔特对凯蒂说:“我知道你愚蠢、轻浮、无知,可我爱你。我知道你的目标和理想庸俗乏味,可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可我爱你。”“我知道你嫁给我只是图一时之便。我太爱你了,我不在乎。”

是不是觉得很震撼?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坏女孩走四方,好女孩上天堂”的理论吗,但其实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所谓坏女孩并不是真的坏,只是比较前卫,不被常人理解罢了,骨子里也还是好女孩。如果是真正的坏女孩,会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斑斑劣迹,一旦真相大白,好男人肯定拂袖而去。

但这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这只是一个皮肉伤,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更不要说触及灵魂了,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其次,毛姆直接揭示了人性残酷的一面。

毛姆对于婚外恋的行为并没有展开道德评判,他着重描写的是凯蒂在丈夫沃尔特身上看到了其优秀品质,沃尔特忘我地工作,抢救疫区的病人使他们逃离苦海,这令其身边的工作人员感动不已,可是凯蒂仍旧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爱他。

这便是爱情的复杂性,人类并非全都因为完美而产生爱。

反过来,凯蒂明明知道有家室和孩子的查理是玩弄她的感情,是一个自私卑鄙的小人,可是依旧不能自持,“他的吻像上帝的火焰,瞬间烧透了她的全身。那是一种狂喜,她被烧成了灰烬”,从而委身于他。

凯蒂一边骂着自己下贱,一边接受着查理的诱惑。

当沃尔特在工作中染病身亡,凯蒂在难过之余居然有了轻松的感觉,有了一种重获自由的快感。

毛姆说出了人性不可言说的那些卑微瞬间。

同时,毛姆对于男人的剖析也利刃相见绝不手软。

查理既想玩弄美人但是又不想影响家庭的安稳,更不能破坏他当总督的梦想。这些都是男人的企盼,不足为奇。然而当他知道这一段私情将直接导致凯蒂必须奔赴疫区,几乎就是去送死的时候,他显得出奇的冷静,并鼓动凯蒂光荣前往,等于直接把凯蒂推向死亡的深渊。

之前的蜜里调油和后来的冷若冰霜形成鲜明的对比。

并且查理不止一次地在凯蒂面前夸奖自己的妻子有多么好。

——那我们算什么,狗男女吗?

查理说他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妻子。

——你妻子那么好,你却要睡我,我是厕所吗?

男人的自保善变,女人的愚蠢可悲,无不痛击心灵深处。

直到这时,我们才会发现有时候谎言的确是仁慈的。

再次,毛姆先生从未忘记输出他的价值观。

这一点非常重要,毛姆绝不会让他的读者在好看的故事里迷失自我。

他谈到宗教,还有中国的《道德经》,这至少说明他的眼界是开阔的,思想是包容的,希望东西方的文化是互相滋养的。

可他又是有坚持的,并不按照常理出牌。一个好人不会因为品格高尚而不死,坏人也不会有半点自责,照样活得左右逢源。毛姆根本不相信什么因果轮回,对现实世界反而有着科学的判断。

对于我们奉为至高无上的爱情,他却没有半点夸张的描写。

毛姆想说的是,爱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需要思考的。他把凯蒂放到尸横遍野的疫区,让她失去爱人、情人、母亲,在这一系列的煎熬中她获得了爱的能力。她不再埋怨父亲,从一味地索取、不满、再索取,反复而无止境,到真心希望陪伴年事已高的父亲走完最后一程,完成了一个漂亮女孩的精神蜕变。

最后说一说为什么要读毛姆的潜在原因。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这样的漂亮话我就不说了,因为也有很多读书人一生都活得很不快乐,或者根本就是一个失败者。这说明人除了读书之外,还要思考,要工作,要生活,要躬身入世,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无论如何读书都是一个人立命安身的基础。

所以第一个重要的原因,毛姆的书客观上降低了读书的门槛。

这并不说明毛姆浅显简单,而是身处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本书是否好看,本身己成为文本的价值。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全民阅读的热潮,但还是有相当多的读者认为许多文学大家的作品晦涩艰深,完全读不下去,直接挑战读者的阅读耐心。

然而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毛姆老先生的作品非常符合当代人的“悦”读习惯,耐读幽默,节奏感恰如其分。

毛姆的叙述、情节描写、聚焦刻画和细节再现,凡此种种的切换自如流畅,完全是无缝对接,充分体现了他巨大的优点和天才的写作。

第二个原因,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毛姆而了解人性。

毛姆不仅揭示同时逼视人性,这种准确的表达不是真诚或者不虚假的写作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作家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故有着深刻认识,而这一切的展现又都在从容、轻松、自然的表达之下。

静水深流。

毛姆让我们看清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会抱有无谓的幻想。如果你对生活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别人做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美梦时,你却在默默读书、奋斗,是不是赚翻了?

一定要读毛姆的第三个原因,毛姆有一个开放豁达的心态,这在他的文字中表达得很充分,值得我们去学习效法。

毛姆的出身悲苦,十岁前父母双亡。这个说话有点结巴的小矮子性格孤僻敏感,他的经历也堪称奇特:做过助产师、间谍、演员、救护车司机等,当然也做过丈夫和情人。但他的文字中并没有愤世嫉俗的偏激,反而有着旁观者的冷静与老到,以及不为人察的开朗乐观。

毛姆无疑是人气作家,生前拿到的版税高达数千万美元。然而1946年被美国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的文章《被神化的毛姆》里贴上了“二流作家”的标签,毛姆不仅没有勃然大怒,还常以“二流作家中的姣姣者”自居,显现出一位作家的风度与自信。事实上,任何经典作品的地位都是由时间来决定的,哪怕是权威性的拔高也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而毛姆则是一直被阅读、被看到的作家。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中充满了纠结与拧巴,这也是宝贵的文学体验,像镜子一样照出了我们的内心。不过毛姆的自洽、潇洒和滋润同样是令人神往的,对不对?毕竟身后名不如现世一杯酒。

第四个原因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毛姆是一位有着现代意识的作家,甚至可以说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毛姆热”绝非偶然。

时代到了某一个节点,被绝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仍旧是头顶的月光和脚下的六便士,仍旧是“死是一重幕帷,活着的把它唤作生命,大家睡了,它便完全揭开”(雪莱),这便是毛姆可以常读常新的要害。

老实说,毛姆的笔调是偏冷的,对人性的描写几近绝望,然而他深刻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穿透力在世事轮回的过程中仍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并且,毛姆还写出了男女之间的差异性,他笔下的性事早已不是谁玩弄了谁这么简单,在凯蒂梦想即将成为查理夫人的时候,查理想的却是“我什么都不想改变”“你去死吧”。是不是几近荒诞?

而在一切危机度过了之后,查理又找回了他的面纱,成为迷人的王子。

什么是现代性,就是冷静、荒诞、不动声色、直指心灵。

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所以,让我们打开《面纱》静心阅读,也许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却有可能让你跟随毛姆从此走进世界文学的殿堂。

注1


注1 张欣:当代著名作家,现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锁春记》《深喉》《不在梅边在柳边》《黎曼猜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