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注青少年健康,从心理学开始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最难让父母琢磨的,因为有的孩子不爱说话,不爱跟父母交流,总是喜欢将问题闷在心里。如果父母对孩子疏于关心,不经常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或者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于严格,那么孩子的心理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确定孩子的性格特点
所谓“气质”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程度等方面,其特点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显现出来的。气质是在人的心理素质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
家长应该注意,气质不等于人的风格和气度。人的气质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类型,但绝大多数人只是接近某种纯粹的类型,同时还有其他气质类型的特点。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无所谓好坏,其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儿童的气质往往是不典型的,有可塑的一面。家长在判断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时,千万不要把孩子硬划到某种类型里去,而是应该通过观察和测定去发现孩子具有哪些气质特点。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扬长避短,这对孩子早日成才大有好处。
1.孩子的气质有哪几类
目前,国际上因研究的角度不同,对气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现介绍两种气质类型的分类法。
一种是根据人的体液的不同比例,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其主要表现为:多血质的人生性活泼、亲切热情、对外界刺激反应快、易激动,但情绪不稳定;胆汁质的人精力充沛、情绪易兴奋、反应快、善于交际,但性急、好争执。以上两种人均具有外向性。黏液质的人常表现为沉着、安静、善于思考,但反应慢、动作迟缓、情绪不易兴奋、感情不外露;抑郁质的人感情深沉、不易变化,但性子急、易激动。这两种人均具有内向性。
另一种是根据儿童是否容易教养,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易教养型、难教养型和缓慢活泼型。易教养型的儿童情绪好、生活有规律,较少产生不安情绪,对生人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难教养型的儿童生活不规律,害怕与陌生人和环境接触,对自身和外界的刺激反应过于强烈;缓慢活泼型儿童的特征界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他们反应较慢,不够活泼,且内向,对新鲜事物倾向于退缩,但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和经验的增加,他们对事物的反应和活泼程度都会逐渐增强。家长对儿童气质的了解有利于掌握孩子的气质特点,对以后正确对待青少年的心理起着重要作用。
2.孩子的气质和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人的气质和性格的形成同人的成长一样,都有一个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儿童的心理状态是心理成熟的初始状态。儿童的气质和性格虽然与先天禀赋有一定关系,但绝不是一出生就形成特征明显的、稳定的气质和性格,而是经过后天的长期生活实践逐渐形成的。儿童期是一个人气质和性格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极为重要的阶段,对孩子未来的少年时期形成良好的气质和性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中,而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成员的心理特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气质和性格的形成。社会对孩子气质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孩子经常接触的人。因此,在孩子气质性格的形成阶段,家长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帮助孩子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气质性格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使孩子的气质和性格日臻完美。
3.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
所谓“性格”是一种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优柔寡断、刚强、懦弱等,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和气质一样,也有一定的可塑性。家长在判别孩子的性格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时性的、偶然性的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只有那些引起经常性的、带有本质性的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孩子的性格特点往往不明显、不典型,还会带有不成熟的幼稚感。孩子的成长要经过幼儿期和儿童期,过渡之后便进入性格重塑期——青少年期,由此可见,孩子在幼儿期和儿童期性格的培养也极为重要。家长如果在孩子的幼儿期开始注意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处于儿童期的孩子的性格虽没有完全形成,但此时不同儿童的性格差异已经有较明显的表现。儿童的性格可分为三种:易激动型、易抑郁型和拒绝癖型。
那么,怎样根据孩子的个性气质特点进行教育呢?
为了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家长应了解儿童气质类型方面的知识,并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特点因人施教。例如,黏液质孩子的特点是“慢”,对这类孩子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时,一定要鼓励他、赞赏他,同时对他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以后再快一点就更好了”等。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掌握好火候,既不应太高也不应太低,以孩子经过努力能达到为标准,然后逐渐提高要求。无论哪种气质类型都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扬积极的方面,克服消极的方面。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关键,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操之过急,防止孩子产生压抑感和反感,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了解孩子的常见心理问题
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在学习、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在成长时期,如果心理不健康,就会导致躯体疾病,甚至会发生偏离社会规则的事情。所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在早期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都非常重要。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逆反心理
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由于大脑发育已趋于成熟,有思维判断和分析能力。从童年期单纯的正向思维逐渐发展为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在接受教育和社会文化交往中,也掌握了逆向思维的方法,同时也就产生了逆反心理,对父母的再三叮嘱表现出很大反感,主要有:
①不喜欢按照别人的吩咐做事;
②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做某些事,不顾别人的反对;
③喜欢与众不同,好表现自己;
④对违反学校或社会规则感到愉快;
⑤爱冒险,喜欢引起别人注意,认为自己不好惹,我是最棒的;
⑥对别人的批评反感、愤怒;
⑦对给家人或学校增添麻烦感到快乐。
2.焦虑抑郁心理
孩子从儿童期转型到青少年期,从依恋父母转向同学和朋友(尤其是住校生),逐渐接受社会适应性,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表现为:
①经常头痛、肚子痛;
②多梦,梦见家中发生了不幸;
③食欲下降,胃痛;
④害怕上学,和同学说话时紧张;
⑤担忧、胆怯;
⑥担心不能把事情做好;
⑦遇到高兴的事也不快乐;
⑧手脚发颤、发麻、多汗;
⑨注意力不集中;
⑩觉得生活没价值,感到自卑,经常内疚自责。
在一次家长会后,周女士颇为头痛地向班主任老师谈起了儿子在家的表现:就像小皇帝一样,他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如果父母不顺从他,他就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怎么说也不听,非得要大家顺他的心……
周女士为此十分苦恼,问班主任老师:“孩子怎么会任性到这种地步,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班主任老师说,其实在学校孩子这样的任性表现并不明显。也许是因为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孩子意识到任性也达不到效果。可见,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任性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这种手段对父母尤为有效。不过长此以往,任性的孩子就会将任性带到其他环境中,以致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
周女士觉得老师分析得很有道理,自己和丈夫确实是孩子养成任性心理的直接帮凶,而家庭氛围是孩子养成任性心理的最直接的土壤。
高尔基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爱要讲科学,教育更要讲科学。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一些常见心理不了解,也不善于纠正和引导孩子,将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加重,妨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期出现一些暂时性的消极心态,比如有些孩子因受家庭的影响表现出任性、自私等消极心理。如果这些消极心理不断积累,就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这时的消极心态就不再是短暂的心理反应,而是一种异常心理。孩子之所以出现消极心理,父母和家庭是主要的原因。
消极心理是失败、疾病与痛苦的源流,心理消极的人,也肯定会遭遇失败。对于父母来说,一定不能对孩子身上出现的消极心理掉以轻心。否则,这些消极心理会侵蚀孩子的一生。孩子身上常见的消极心理有:叛逆心理、依赖心理、自私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忌妒心理、疑虑心理、自闭心理和任性心理。通过了解各种消极心理的产生原因和表现,父母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纠正和克服孩子身上存在的性格缺陷,让自己成为孩子名副其实的心理医生。
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
家长与孩子之间需要理解,理解是爱心和尊重的具体体现。无论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一般都不会缺少爱心,但往往欠缺尊重。因为欠缺“尊重”,结果连“爱心”也感觉不到了。现在你不妨从“理解”开始,一个戏剧性的变化就会出现: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马上就会缩小,你与孩子的口角冲突马上就会减少。那么,理解子女,你需要做什么呢?
小明已经15岁了,在家里,父母叫她做事情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快去弹钢琴。”
虽然有时候小明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
“把杯子拿来”和“帮妈妈把杯子拿来”两句话,在成人听起来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的口吻,而喜欢受人委托。“受人委托”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需要,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孩子也一样。当一个人被尊重、被需要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这能够很好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所以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是“教育者”的角色,居高临下,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你要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样”“你不能怎么样”等语句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说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往往缺少这种平等相处、尊重孩子的态度。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非常敏感,家长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很容易产生矛盾。譬如,有一位母亲,出于担心和爱护,常常在女儿面前唠叨:少与男生来往。有一次,有几个同学前来邀约女儿一起去给朋友过生日,竟然遭到了母亲的一顿臭骂,这使女儿受到极大的伤害:她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同学也不愿再跟她来往。她因此怨恨母亲:“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让你们难受!”她向父母喊叫:“我就是要气你们!就是不好好读书!就是要把你们的钱拿去花光!”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她内心却很孤独、很苦闷。
作为父母,本来唯恐伤害了子女,但却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子女。结果,既推开了子女,也被子女推开了。父母与子女虽然天天相处一屋,心里却相隔很远。子女视父母如同“冤家”,有的动辄跟父母顶嘴发脾气,有的闭锁自己远离家庭,有的甚至离家出走;父母欲恨不能,欲爱无从下手,看着自己亲手抚育、一点一点长大起来的孩子,竟是如此陌生!心里的难过可想而知。无论父母也好,子女也好,其实彼此心里都渴望被对方理解。很多父母却不知怎样去理解自己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而成长中的孩子更不懂得如何去理解自己的父母。
理解是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无私和爱心。这在亲子之间,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希望子女无条件地服从我们,却不能无条件地去尊重子女。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
理解孩子并不是娇宠孩子。如前面这个例子中,母亲如果能够站在女儿的角度思考(毕竟我们做父母的也曾经有过年少),至少不会做出“臭骂前来邀请女儿的同学”这样过于伤害女儿自尊心的行为来!父母应该知道,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说,他们比任何人都更看重同龄朋友而“忽视”成年人。父母如果不能理解孩子,他们就会向外寻找理解自己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就会愿意与父母沟通。各位家长要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正确引导。没有理解,一切教育、引导都难有真正好的效果!因为他们再不是那个儿童期的孩子了。对上面那个被同学前来邀约参加生日宴会的女儿,家长完全可以这样做:先要肯定“社交”对女儿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同龄人能使孩子更开心、更快活;更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在同龄人的交往中来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给孩子指出,时间安排上要适当,社交活动不可没有,但也不可占太多时间,毕竟读书学习是主要的。给孩子讲清道理,孩子一定会理解,这样不是很好吗?
给孩子自由,让雏鹰自己飞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乐趣无穷的,应该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但是有些父母总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给予孩子太多的干涉,结果却事与愿违——闹得不欢而散。
如今的孩子渴望被家长理解。从物质条件来看,每个家庭都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但从精神世界来看,孩子的心灵却处处得不到满足。他们既需要被理解、信任、肯定,又需要人文关怀,需要心灵的沟通。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备受宠爱,却感受不到快乐?为什么家长为了孩子省吃俭用,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愿望和感受来代替孩子的主观需求,忽视了孩子除了吃好穿好的需要外,还有渴望得到尊重、渴望独立自主、渴望自由创造的需要。只有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孩子才能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孩子在最初的几年里是用身体、活动、游戏去感觉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而不少家长却剥夺了孩子这种学习方式和活动的权利,用各种各样的学习安排把孩子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占据了,这对孩子的发展十分有害。研究表明,受家长支配太多、指责太多的孩子自我激励能力很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受到压制,好奇心也受到打击,他们很难发现自我价值。同时由于过早地承受太多的学习压力,从而早早地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没有正常孩子那样的欢乐,这将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
尊重孩子,就要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自由探索。家长的责任在于引导孩子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内容,父母应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把原本属于他们的权利还给他们。家长应该放开系在他们身上的线,给他们一定的自由,让他们去独立,让他们去磕磕碰碰,因为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家长一贯溺爱,反而会让他们成为温室里的小草,经不起风吹雨打。
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对于许多学生家长来说,“心理指导”成了他们教育孩子的“软肋”。尤其是农村孩子的家长。
小刚是一名六年级的小男生,他聪明活泼,学习成绩优秀,许多亲戚朋友都认为他“大有前途”。可惜这种情况到了七年级就改变了。原因很简单,小刚的爸爸“包二奶”的丑事被他的妈妈发现后,这个家就开始“鸡犬不宁”了。每天,父母大吵大闹,不是摔这东西,就是摔那东西,白天吵,夜晚也吵,有时候,粗暴的父亲还把他从梦中硬生生地拎起来,然后要他听两人的大声争吵,要他看两人如何扭打成一团……看着妈妈被爸爸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小刚哭喊着举起拳头拼命打爸爸,直到声嘶力竭……小刚的性格变得粗暴野蛮,学习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老师与妈妈经常做他的思想工作,可是一直没有太大的效果。“解铃还需系铃人”,能否解决小刚的问题,主要还是靠他爸爸能否理智、清醒地处理好自惹的麻烦。
在与家长的接触中,老师时常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老师,我孩子的学习以后全靠你了!要知道,教育孩子,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责任,没有家长的配合,学校的工作也很难开展。
学生阿宝无心向学,整天只顾着玩耍,学习成绩常常不尽如人意。班主任多次与其父母沟通,请家长对孩子多加督促。可是阿宝的爸爸常年在外跑长途,为家庭、为生活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阿宝的妈妈虽然比较配合老师的工作,但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教育方法,而且也没有时间管教孩子,白天基本在工厂上班,夜晚也常常加班到深夜,所以,对于孩子的思想教育、学习指导等是“有心无力”。老师只能督促其在校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回到家后,阿宝完全没有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学习成绩越来越糟糕,思想品德也越来越差。
有资料介绍,美国学者对一万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青少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父母和家庭的要求放在首位的并不是经济、物质条件。他们对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似乎都不大在意;相反,却很关注自己的家庭精神生活。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爱他们,就该爱到“心理”去!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保证。做他们的贴心老师,是家长对他们最好的爱。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发现青少年心理异常,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青少年走出心理误区,为青少年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青少年心灵健康成长最好的心理保健师。关爱青少年,就要从呵护他们的心灵开始,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的发展状态,解决他们的内心需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1.让孩子学会包容他人
宽容是获得他人信任与支持的前提,是与人合作的基础,是成功者身上具有的一种美德。学会宽容,最主要的就是善于从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要从小教育孩子去更多地了解别人,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别人也许是完全错误的,但他自己也许根本就认识不清楚,因此,不要只去责备他,要试着去了解认识他,并帮助他。这样就能获得对方的友谊,赢得他的合作。
别以为偏见和歧视只存在于成人世界,其实,青少年早就有了这些观念,如果我们不加以积极引导,孩子就会将这种观念发展为敌意的反应。因此包容教育是需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或家庭环境的影响,一种类似于流行的“霸道”成了青少年的权利,他们在相互之间的交往中,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互不相让,这种事件层出不穷。作为父母或教师,首先应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其次应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经过,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别人的行为,知道同伴做错后,我们要宽容他的错,友好相处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2.欣赏,让孩子快乐成长
“欣赏”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项行动。“欣赏”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尊重、一种激励,是一个人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青少年在学校或社会中学习与生活就是在与人、物、环境不断地进行互动、交流,学会找到自己、学会评价别人、学会保护自身、学会自强不息。教师必须学会欣赏,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真正地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这样孩子一定能赢得起、输得起,既能欣赏别人,又能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我们要善于欣赏每个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的优点,并能让孩子的优点得到发扬,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慧慧这个女孩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害羞、不善于表达。从和她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慧慧其实是很善于交谈的,只是不愿意和陌生人多交流,于是我们便经常和她说些家常话,了解她内心的想法,让陌生变熟悉,让熟悉变健谈。现在,她只要一有高兴的事情,总会在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我们还会创造一些让她表现的机会,让她在同伴面前进行讲述。焕焕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由于在家自由散漫惯了,在学校也会经常地在班内“瞎逛”,我们批评了他几次也不见效。体育活动拍皮球时,突然发现焕焕的皮球拍得又稳又好,于是我便让焕焕当起了小老师,在户外活动时指导不会拍皮球的孩子。同时我们还发现焕焕不光在拍皮球方面,只要是体育方面的活动,不管是新授内容还是一些经常玩的活动,他总是玩得得心应手。渐渐地,他在班内的“瞎逛”行为也随着他当小老师慢慢地消失了。
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我们要在每个孩子身上找到闪光的地方,并让他们闪光的地方在班内传递,让每个孩子都充满自信。
3.平等对待,让孩子自信
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上,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考查学生能力的问题,大家纷纷举手,老师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了全班同学,正在老师用充满希望的眼光看他们的时候,班里成绩最差的熙熙犹犹豫豫的想要举手。老师用充满鼓励和信任的目光看着他,似乎在跟他交流道:“熙熙,你行的,加油!”当时熙熙好像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于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很自信地对我说:“老师,你就放心吧,我行。”结果,熙熙的回答出奇的好,让全班同学大吃一惊。因为老师的平等对待,并没有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差就低看他一眼,所以从那以后,熙熙学习劲头特别大,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回想起来,其实孩子是需要我们老师平等地对待的,每天和孩子打交道,有了一定的感情,更让我感觉到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尊重,就是再调皮、内向的孩子也有发光的一面,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扬,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儿自信和上进的力量。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只投向个别孩子,势必会挫伤“陪衬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会淡化,甚至厌烦老师,以致影响孩子的入园情绪、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给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有句话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孩子们禀赋品行千姿百态,能力参差不齐。要使每个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和珍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当孩子缺乏自信时,教师及时鼓励其点滴进步,能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对于不同的孩子,需要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帮助,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让那些内向的孩子有更多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变得更有自信,当内向的孩子也自信时,作为老师的我也会为他们开心,为自己骄傲。
我们是孩子的老师,同时还是孩子的朋友。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给我们传递的各种信息,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在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维护孩子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在日常生活中,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三条建议:
1.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
青少年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他们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他们。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做“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他们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2.以礼相待——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
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是: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讲礼貌,不打骂孩子。孩子做了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要吝啬赞赏。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可能对孩子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3.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孩子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是否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为此,父母可采用各种形式让孩子认识自我。
此外,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性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父母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强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
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据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