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了解防御,解放自己
任丽不是一般的咨询师,她涉猎广泛,好钻研,可以深入浅出地写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很早就成了专栏作家。
2022年虎年春节前,任丽说她的新书《我们内在的防御: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即将出版,问我能否帮她写一篇推荐序。
书稿拿起来便放不下了。我发现该书并未如想象中的把101种防御机制都拿出来说一遍,而是按照防御机制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演化顺序,撷取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防御机制,辅以生动的日常情境、案例和一些电影情节,解读了各种防御带来的问题及其化解方法。
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关于创伤的部分。创伤无所不在,它不仅影响着创伤遭遇者当下、其后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有些还成为代代相传的“家族魔咒”。正如本书中的一些案例所述:某女从小成长于存在家暴现象的环境,长大后一心想找一位没有家暴倾向的伴侣,遗憾的是,结婚几年后,她的家庭出现家暴事件;另一位女士的父亲有酗酒问题,当她终于找到一位不饮酒的意中人,却在结婚后发现老公竟然也酗酒……也许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回到早年创伤发生的时刻”,总觉得如果当初可以怎样,也许就能改变结果。正如大热的电视剧《开端》的情节一样,男女主人公不断地回到公交车爆炸前的情境,一次次地进行循环,试图阻止爆炸的发生,却往往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
到目前为止,我们无法真正地回到过去,回到发生创伤的时间点,“人生之舟已经在时间的洪流中开出很远了,我们却还停留在原来刻下痕迹的地方,这其实是当年创伤刻在身体中的记忆”,我们被困在当年的记忆与应对模式中,无法适应当下的环境。任丽以丰富的案例解读了这些现象,并给出了打破魔咒、让创伤不再重复的方法,让我们有了重写人生脚本的机会。
作者运用案例、故事、电影情节等,形象地展现了防御的身影。例如写到“投射”(我们内部世界的投影)时,描述了电影《罗斯夫妇的战争》中男女主人公从热恋到婚姻解体的相爱相杀的过程,诠释了二人在不同阶段的投射心理。
“在人际关系中,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投射的游戏,例如‘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长期被这样对待,孩子也就丧失了敏感性,渐渐远离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处于这种投射情况下的孩子很难发展出真正的自我。”作者不仅讲解了现象,还带我们一同进行反思,使我们觉察防御、进而改变,并提供了一些避免防御带来不良后果的方法,以及列举了防御之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再如,作者通过对“退行”的解读,点化亲子关系、婚恋关系、工作关系,通过分析非黑即白的“分裂”心理,解读热恋关系、咨访关系等关系问题,及网络暴力、人格分裂等现实问题,并给出了如何应对分裂的心理机制的建议。
如何理解那些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呢?自己是不是有时也会这样?作者带我们认识了一个外在行为、情感表现与内心动机、欲望完全相反的防御机制——反向形成。明白了“反向形成”心理产生的原因,就可以识别并应对这一心理机制,使自己远离伤害。
身边是不是还有这样的人——把不好的结果都归咎于别人身上。作者认为这样的人有一个贬低/夸大的自我。他们在被养育的过程中,曾被不断地贬低,没有被很好地镜映(被看到),所以在成人后总会贬低别人。书中还给出了建立自信、走出贬低别人与自我贬低之泥潭的路径。
还有几种更为普遍的“症状”——用躯体症状防御痛苦的情感。“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躯体化症状的出现是为了防御因内在的心理冲突无法解决而产生的痛苦情感。”身心一体,失眠、疼痛、甲亢、解离、进食障碍、癌症……每一个症状,都可能成为自我觉知的起点,这一小节让我们了解每一个症状的表现形式及原因,提醒我们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问题。
我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到了本书之意不在介绍防御,而在于让读者明了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机制,让自己活得更明白、更舒坦、更有意义。回看我与任丽关于本书推荐序工作的对话,我也看到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防御倾向。简而言之,本书“看似说防御,实为谋心灵解放”,助读者脱离自我设限的窠臼,进入身心通透的自由之境。
每个人的防御机制都是有可能改变的,“当我们意识到当下的防御方式可能已经不足以应对新的心理冲突与困境,我们也许会放弃使用多年、已经成为自动化反应模式的机制,从而进化出更高级、更为成熟的防御机制。”让我们一起在阅读、感受与不断尝试中,开启进化模式,在不同的场景中灵活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尽享生活百味,实现人生价值。
隋双戈
医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
2022年正月初九于畔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