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峰值骨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峰值骨量是指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到达的最大骨量。它与遗传、性别、钙的摄入、内分泌激素、锻炼及不良嗜好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这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种族和性别。遗传因素造成了大约60%~80%的骨质量和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差异性。在9~25岁的个体中,非裔美国人所有骨骼部位的面积骨密度都高于白人,其次是亚裔和西班牙裔。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男性的面积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高于女性。
(2)性别:
不管男性或女性,骨量会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而很快增长,但是女性达峰值骨量的时间较男性早。峰值骨量随性别不同而略有区别。有研究提示,女性青春前期骨矿含量高于男性,青春期后男性的骨矿含量会高于同龄的女性。
(3)钙的摄入:
骨组织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需要适量的钙摄入。在青春期应该保证足够量的钙摄入才能到达最佳的峰值骨量。有研究表明,摄入含钙丰富食物的青少年骨量明显超过摄入不足的青少年,还发现了摄入足够量的含钙产品可以减少骨吸收,有利于获取较大的峰值骨量。
(4)内分泌激素: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在调节骨基质的矿化中有重要作用。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均影响骨的生长。有研究发现,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腰椎骨密度较低,特纳(Turner)综合征的患者腰椎骨密度明显降低,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指标,如血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会明显升高。
(5)锻炼:
青少年时期积极的户外锻炼活动对峰值骨量的影响是十分确定的。保证钙的适量摄入时,体育锻炼对骨密度的作用超过补充钙质。相关研究表明,负重锻炼与腰椎骨密度有正相关关系。还有研究发现,退役的体操运动员骨密度较同龄人高,其原因提示与他们在青少年时期所从事的体操运动获得了较高的峰值骨量有关。在青春期增加体育锻炼可能会增加骨折的危险性,但是可以将峰值骨量最大化并且最大程度减少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
(6)不良嗜好:
吸烟及饮酒对获取峰值骨量不利。研究表明,低龄吸烟会减少峰值骨量。要获取最大量的峰值骨量,应从青少年时期规律运动并且拒绝吸烟。相关研究提示,在骨骼生长期,慢性酒精摄入会减少峰值骨量水平,并且发现骨皮质或骨松质骨量均受影响。
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是骨量低和骨组织的微结构损坏,在生长过程中应优化骨量积累以获得更高的峰值骨量,来预防未来骨质疏松症所致的骨折。
(罗湘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