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5章 栽赃
“可恶……”肯顿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着手中的报纸。开头最显眼的第一篇文章,标题是:“惨案!“魔法师”变成“刽子手”?”
下方,有用特殊魔法保存的现场画面。
老克罗和王尔德两个人,被特制的鱼线倒吊在破败的二楼大厅当中,头部朝下,双手自然下垂,胸口有几个刀痕,鲜血从他们的口鼻中流出,在地上汇聚成了血池。
配文是,昨日,护卫厅于东南城区二号街发现了两具尸体。经鉴定,一人为昨日夜闯珠宝店的抢劫犯,一人为负责接头的销脏人。死亡时间约为昨日午夜。
经调查,警方认为本案与近日声明鹊起的义警“魔法师”有关,但现场没有明确线索,其中一名死者偷盗的珠宝也不翼而飞,具体情况还有待调查。
“好手段呀……”肯顿马上就明白过来,这是昨天那个神秘人干的事情。至于目的,当然也很明显,那就是给他“魔法师”的这个身份抹黑。
肯顿很清楚,这个城市也许容得下一个杀人的义警,但是绝对不可能容得下一个虐杀别人的疯子。
护卫厅平时抓人的时候,都有可能误伤甚至误杀一些反抗激烈的罪犯,但是他们不可能像这样把人吊起来等死。
杀人与虐杀这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这神秘人显然干的是后一种。
肯顿看得懂那种手法。
那个神秘人先是特制的鱼线把他们倒吊起来,然后再找到连接肺部的几个血管,将其切断,血液就会流入肺部,再涌到血管,最后从口鼻当中流出来。
他们两个人不但要忍受刀伤之痛,流血之苦,更重要的是会窒息,缓慢并且极为痛苦的死去。这是不折不扣的虐杀,并且非常有难度。
更何况,且不说这两个人是如何死的,就单说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就极为具有威慑力,并且不是普通人能够接受的。
那个家伙很清楚如何吸引眼球,那些报社为了争一个噱头,肯定会夸大形容这次事件的惨烈与血腥。让它和追捕的时候发生的意外彻底划清界限。将案件的实行者彻底塑造成一个变态杀人狂。
“那家伙很聪明,甚至还用上了我留在现场,用来绑王尔德的鱼线。”肯顿尽量保持冷静的思考着:“这样就能把凶手的身份引到我身上。”
“虽然这件事并不确定,民间不至于对我完全失去信心,但是总有一些人,比如像埃迪那样想完全清楚不确定因素的警官,会因此开始支持追捕我,民间支持我的风气也总会有所削弱。”肯顿非常清楚这件事带来的影响。
“这个身份会越来越引人注意,我常待的东南城区也会被重点关注。以后行事可就困难多了。”肯顿喝着咖啡,皱了皱眉。
“这些小事暂时都不重要。”肯顿看得清形势:“重要的是,能想出这样的计策,还能派出那么强的游荡者。那到底是谁盯上了我?”
肯顿还算了解雾湾的黑帮局势,行事也都还算小心,抓的要么就是小帮小派的人,要么就是单打独斗的。应该还没有招惹到哪个大黑帮的人物。那么那个神秘人又是什么情况呢?
“克罗夫帮的“黑龙牙”不太可能,“深渊”先生应该也不会对我出手。那难道是我离开雾湾的这段时间又出现了哪个大帮派?”肯顿不敢确定。
“嗯……”肯顿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用食指敲着桌子“笃…笃……”
“啪……”他的手一动,忽然敲到了旁边的报纸:“对了!”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可能是……”
“哟!肯顿先生。”突如其来的一个招呼打断了他的思路。肯顿马上转头向旁边看去。
“埃迪先生……”肯顿赫然发现,那正是穿着白色牧师长袍的埃迪·伦那特。
他微笑着看着肯顿,之后说道:“我能坐这儿吗?”顺手指了指肯顿对面的座位。
“当然。”肯顿表面上平静的回到,心里却在暗自庆幸:“幸好刚才想那些事儿的时候没怎么表现出来……”
“埃迪先生今天怎么这副打扮?”肯顿知道自己肯定得找点话题。不过他现在待的这家咖啡馆距离剧院很近,埃迪来这里非常合理,不一定是专门过来找他的,所以“埃迪先生为什么会来这里?”这种开头肯定是不行的,他只好问起了着装。
“呵,我姑且也是欧格玛教会的牧师,虽然平时一直待在剧院,不怎么会教会。但偶尔的布道之类的仪式,还是得回去一下的。”埃迪叫了一份早餐,同时说到。
“哦……是我考虑少了。”肯顿在尽力把这个话题延续下去:“只记得埃迪先生是剧院的演员。忘了您的称号是欧格玛眷者了。”
“哈哈,那个是民间的玩笑而已。”埃迪对于这个话题显得非常的淡定:“我一个不到十级的牧师,怎么可能是眷者呢?”
“好谨慎……”肯顿知道,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埃迪肯定对他的话有了防备。不然也不会用“不到十级”来形容自己的水平,这也太宽泛了。
“那也比我这种普通人强多了……”肯顿说着,不太自然的把报纸正面朝下放到了桌子上,顺便把旁边放着刚咬了一口的三明治的餐盘往旁边推了推,表情凝重的端起了咖啡杯。
埃迪先生果然注意到了他的动作,十分自然的接过报纸看了一眼,马上也皱起了眉头。
“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了这种事……”埃迪这才看出来,肯顿的反应是因为看了新闻,发现自己身边居然出了这种事,没有安全感,而且有些反胃。
“没想到……你也许是对的。”肯顿故意摆出了一副普通市民看到这种事情之后会有的反应,情绪显得有些低落。
让肯顿想不到的是,埃迪沉默片刻,平静的端起了他的咖啡杯:“不……这事还没确定,我暂时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