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气候官·碳中和先锋企业竞争力报告(2021)(《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强调确保安全降碳

《行动方案》的核心主题是落地实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

根据《行动方案》,“十四五”期间要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 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 年下降 18%。而“十五五”阶段,则要确保如期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顺利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

“十四五”时期的提法相对具体,这些目标大部分都会体现在将要出台的重点领域、行业的“十四五”规划当中。针对“十五五”时期的表述则留有了一定的灵活性,并未在此前已公布的目标之外再添新表述。

相对《意见》提出的“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20字工作原则,《行动方案》还专门提出了“稳妥有序、安全降碳”,要求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确保安全降碳。

《行动方案》要求“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的同时,鼓励积极达峰,在目标举措、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

工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全国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产业的详细布局,是《行动方案》较为核心的主线,明确要求这些领域“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

接下来,除了工业部门碳达峰行动的总方案之外,还将专门针对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和钢铁这几个行业专门出台具体的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