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文化的繁盛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为饮茶提供了条件,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和从容心境去领略茶的美好滋味,从而加快了饮茶的普及,并很快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习俗。
繁盛的唐代茶业
贞观年间,百业待兴。茶业也逐渐兴旺起来。开明的经济政策、发达的交通、往来的商贾、茶丝交易的兴盛,为饮茶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便利的市场条件。上至朝廷显贵,下至黎民百姓,形成了“举国之饮”的社会风尚。
唐朝统治阶级重视茶业,提倡饮茶。统治者为了确保百姓的生活用粮,推行过禁酒令,引导百姓饮茶,以茶代酒。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茶作为陪嫁之物而入藏。随后,西藏饮茶之风兴起,甚至达到“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此外,唐代还兴起了“茶马交易”,开始与周边少数民族贸易往来,用茶叶、丝绸换回良马、玉石等物品,少数民族的饮茶之风也开始兴起。唐代“风俗贵茶”的局面,吸引日本僧众专程来大唐留学,鉴真大师也多次应邀去日本讲学。在对外交往活动中,以茶作为珍贵礼品相赠。
佛教自唐代开始进入繁盛时期。寺院的发展对茶的传播和饮茶风习的普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寺院大多数建在名山中。这些地方的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往往很适合茶树的生长,寺院旁边一般都建有茶园,多有名茶传世,如灵隐佛茶等。僧人坐禅清修、净化灵魂,往往借助于茶,得益于茶。在饮茶实践中,僧人们爱茶、种茶、研究茶、烹茶、饮茶、赞美茶。茶成了僧家兴佛事、供菩萨、做功课的必备之物。
唐代,茶会、茶宴开始兴起并成为时尚,文人雅士邀见朋友聚会,或厅堂或庭院,以茶相待,兴致极浓,或吟诗作赋,或填词作画,或切搓技艺,或促膝谈心,欢快非常,被称作茶话会,并且成为一种固定的民族文化形态,历代相传。
《茶经》的问世和茶文化的确立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对中国茶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佛门出身的陆羽一直注意收集历代论及茶叶史料,并且亲自参与调查和实践,通过对几十年经验的总结,撰成《茶经》。《茶经》是我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它详细记录了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是研究中国古代茶业的重要著作。同时,它也将普通茶事升格到精神层次,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学的角度讲,《茶经》在唐代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我国饮茶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茶经》一书,将我国有关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并通过对饮茶相关内容的规范化,把儒、道、佛等思想融合到饮茶的过程之中,使饮茶的文化内涵趋于深刻和丰富,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
西安法门寺地宫曾出土了一套唐代宫廷茶具,经考证是唐宗李的御用茶具。据地宫出土的《物帐碑》记载,这批茶具有“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龟一枚重两,盐台一副重十一两,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一副七事共重八十两”等。
宗皇帝将这批茶具作为国宝重器奉献于佛祖,一是表示诚礼佛的心愿,二是代表佛教的茶供养。这批茶具,展示了从烘焙、研磨、过筛、贮藏到烹煮、饮用等制茶工序及饮茶的全过程,且配套完整,自成体系,为世界上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金银茶具,反映了唐代茶文化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确凿地证实了唐代宫廷茶道和茶文化的存在。它既是唐代宫廷饮茶风尚的佐证,同时又是一整套完美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