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新增荷载在地基土体中引起的应力称为附加应力。在求解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时,假定地基土是连续、均匀、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完全弹性体,然后根据弹性理论的基本公式进行计算。根据不同地基中应力分布的特点,将附加应力的计算分为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两大类。
一、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1885年法国学者布辛涅斯克(J.Boussinesq)用弹性理论推导得出半空间弹性体表面作用有竖向集中力P时,在弹性体内任一点M所产生的应力解析解。以P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P的作用线为Z轴,建立如图3-8所示的三维坐标系,M点坐标为(x,y,z)。
图3-8 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应力
布辛涅斯克用弹性理论推导得出M点的六个附加应力分量,即σx、σy、σz、τxy、τyz、τzx六个分量的表达式。其中,对建筑地基沉降计算直接有关的是竖向法向应力分量σz,σz的表达式为
式中 R——M点至坐标原点O的距离;
θ——OM与OZ之间的夹角。
由式(3-10)计算,可绘出土中附加应力分别沿水平向和竖直向的分布图以及σz的等值线图。从图中可知在集中力作用下,附加应力σz的分布规律。
地面下任一深度的水平面上,距离地面越深,附加应力的分布范围越广,在集中力作用线上的附加应力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如图3-9(Z轴左侧)所示;同一竖向线上的附加应力随深度而变化,在集中力作用线上,当z=0时,σz→∞,随着深度增加,σz逐渐减小,如图3-9(Z轴右侧)所示;剖面图上的附加应力等值线如图3-10所示,在空间上附加应力等值面呈泡状,称应力泡。
图3-9 集中力作用下土中σz的分布
图3-10 土中σz等值线
从上述分析可知,竖向集中力作用引起的附加应力向深部向四周无限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应力强度不断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应力扩散。
图3-11 两个集中力作用下σz的叠加
图3-12 垂直均布荷载作用时角点下的附加应力
当土体表面作用有几个集中力时,可分别算出各集中力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应力,如图3-11中的a线和b线。然后根据应力叠加原理求出附加应力的总和,如图3-11中的c线所示。
二、矩形基础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矩形基础长度为l,基础宽度为b,当l/b<10,其地基附加应力计算问题属于空间问题。下面按基底荷载分布的不同形式介绍附加应力计算。
(一)垂直均布荷载
竖向均布荷载p作用于矩形基底,以基底角点为原点,建立如图3-12坐标系。在基底面取微面积dxdy,该微面积上作用荷载dp=pdxdy可被当作集中力,将dp代入布辛涅斯克解式(3-10),沿长度l和宽度b两个方向二重积分,可求得角点下任一深度z处M点的附加应力。
将式(3-11)简写成
式中 Kc——垂直均布荷载下矩形基底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无量纲,Kc=f(m,n),可由表3-1查得。
表3-1 矩形基底受垂直均布荷载作用(图3-12)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c
续表
计算中必须注意,l为基础长边,b为基础短边,z是从基底面起算的深度,p为基底附加压力。
对于矩形基础内外任一点基底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可利用式(3-12)和应力叠加原理求解,称为“角点法”。利用角点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1)矩形荷载面内任一点o之下的附加应力,如图3-13(a)所示,即
图3-13 角点法的应用
(2)矩形荷载面边缘上任一点o之下的附加应力,如图3-13(b)所示,即
(3)矩形荷载面边缘外一点o之下的附加应力,如图3-13(c)所示,即
式中 Ⅰ——ofbg;
Ⅲ——oecg.
(4)矩形荷载面外任一点o之下的附加应力,如图3-13(d)所示,即
式中 Ⅰ——ohce;
Ⅱ——ogde;
Ⅲ——ohbf.
(二)垂直三角形分布荷载
矩形基底上作用有垂直三角形分布荷载,其最大荷载强度为pt,将荷载强度为零的角点1作为坐标原点,如图3-14所示,同样,在荷载面积上取集中力
代入布辛涅斯克解式(3-10),用积分法求得零角点1下任一深度z处M点的附加应力为
其中
图3-14 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时角点下的附加应力
式中 Kt1——垂直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矩形基底零角点1下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无量纲,Kt1=f(m,n),可由表3-2查得,其中m=l/b,n=z/b。
表3-2 矩形基底受垂直三角形分布荷载(图3-14)作用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t1 和Kt2
续表
同理,荷载强度最大值角点2下任一深度z处M点的附加应力为
式中 Kt2——矩形基底荷载强度最大值角点2下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无量纲,Kt2=f(m,n),可由表3-2查得,其中m=l/b,n=z/b。
计算中必须注意,b为沿荷载变化方向矩形基底边长,l为矩形基底另一边长;同理,计算中可利用角点法。
图3-15 水平均布荷载作用角点下的附加应力
(三)水平均布荷载
矩形基底作用有水平均布荷载ph,如图3-15所示,水平荷载起始边角点1下任一深度z处竖向附加应力为
水平荷载终止边角点2下任一深度z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
其中
式中 Kh——水平均布荷载作用矩形基底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无量纲,Kh=f(m,n),可由表3-3查得,其中m=l/b,n=z/b。
表3-3 矩形基底受水平均布荷载(图3-15)作用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h
计算中必须注意,b为沿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矩形基底边长,l为矩形基底另一边长;同理,计算中可利用角点法。
【例3-2】 有两相邻基础A和B,其尺寸、相对位置及基底附加压力分布见图3-16(a)。若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试求A基础底面中心点o下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
图3-16 [例3-2]附图
解:
(1)求基础A引起的附加应力。将基础A分为如图3-16(b)所示的4个小矩形,矩形长l=1m,宽b=1m,由m=1,n=2查表3-2得Kc=0.0840;则
(2)求基础B引起的附加应力。将基础B分为如图3-16(b)所示的Ⅰ(oabc)、Ⅱ(odec)、Ⅲ(oafg)、Ⅳ(odhg)4个矩形
矩形Ⅰ由m=1.0、n=0.5,查表3-1得Kc1=0.2315,矩形Ⅱ由m=4.0、n=2.0,查得Kc2=0.1350,矩形Ⅲ由m=2.0、n=1.0,查得Kc3=0.1999,矩形Ⅳ由m=2.0、n=2.0,查得Kc4=0.1202。
(3)求基础A和B共同引起的附加应力,即
三、条形基础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当基础底面长宽比l/b→∞时,称为条形基础。若基底面作用有沿长度方向均布的荷载,在土中垂直于长度方向任一截面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是相同的,且沿长度方向上地基应变和位移均为0,此时,地基中的应力状态属于平面问题。
实际工程中不存在l/b→∞的条形基础,研究表明,当基础的长宽比l/b≥10时,将其视为平面问题计算的附加压力结果误差甚微。墙基、路基、挡土墙等地基均可按平面问题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一)竖向均布线荷载
当竖向均布线荷载p作用于地基土体表面,地基中任一点M的附加应力解答可由布辛涅斯克解式(3-10)通过积分得到,该解答称为弗拉曼解。如图3-17所示,在线荷载上取微分长度dy,作用其上的荷载pdy可看作集中力,则在地基内M点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为
图3-17 竖向均布线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
图3-18 垂直均布条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
(二)垂直均布条形荷载
宽度为b的条形基底上作用有均布荷载p,垂直于基础长度方向任意截取一截面,将宽度b的中点作为坐标原点,如图3-18所示,则在微条dξ上作用有线荷载dp=pdξ,将其代入式(3-19)在宽度b内进行积分,可求得基底下任一深度z处竖向附加应力为
式中 Ksz——条形基底作用垂直均布荷载时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无量纲,Ksz=f(m,n),可由表3-4查得,其中m=x/b,n=z/b。
表3-4 条形基底受垂直均布荷载(图3-18)作用时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sz
(三)垂直三角形分布条形荷载
当条形基础上受垂直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荷载最大强度为pt,取零荷载处为坐标原点,以荷载增大方向为X正向,如图3-19所示,同样,在微条dξ上作用有线荷载dp=(ξ/b)ptdξ,应用弗拉曼解在宽度b内进行积分可得
式中 Ktz——条形基底作用垂直三角形分布荷载时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可由表3-6查得。
表3-5 条形基底受垂直三角形分布荷载(图3-19)作用时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tz
图3-19 三角形分布竖向条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
图3-20 水平均布条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
(四)水平均布条形荷载
当条形基底上作用有水平均布荷载ph,如图3-20所示,同样可以利用弹性理论求水平线荷载对地基中任意点M所引起的附加应力,然后沿整个宽度积分可求得M点的附加应力为
式中 Khz——条形基底作用水平均布荷载时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可由表3-7查得。
表3-6 条形基底受水平均布荷载(图3-20)作用时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hz
【例3-3】 某条形地基,如图3-21(a)所示。基础上作用荷载F=400kN/m,M1=20kN·m,试求基础中点下的附加应力,并绘制附加应力分布图。
图3-21 [例3-3]附图
解:(1)求基底附加压力。
基础及上覆土重为
偏心矩为
基底压力为
基底附加压力为
(2)基础中点下的附加应力。将梯形分布的附加应力视为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并分成均布和三角形分布两部分,其中均布荷载p0=112.6kPa,三角形荷载P0t=292.0-112.6=179.4(kPa),如图3-21(a)所示。
分别计算z=0m、0.5m、1.0m、2.0m、3.0m、4.0m、5.0m处的附加应力,计算结果列于表3-7。附加应力分布图,绘于图3-21(b)。
表3-7 计 算 结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