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防御基本知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台风的危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除了会引起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直接危害外,还会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一、台风的直接危害

(一) 大风

台风最直接的危害是带来大风,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的风压可达到0.92kN,极具破坏力;超强台风的风力可达16级以上,破坏力更大。狂风可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建筑、高空设施及广告牌、行道树、电力通信线路、农作物等,并威胁人员安全。

大风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对房屋的影响和危害上。根据建设部门的分析,当风速达到60m/s时,相应风压为2.25kN/m2。按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温州沿海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取值仅为0.6kN/m2,100年一遇为0.7kN/m2,远远不能够抵御台风的袭击。由于缺乏规划,选址不当,农房没有连片建设,结构、构造不合理等因素也会导致抗风能力弱。设计、施工不规范,建材质量差,以及建设质量监管缺位,都会导致农房无法抵御台风。

大风的危害还表现在对海上船只和避风港的影响上。海洋渔业部门的研究表明,避风港容量不足,普遍存在航道窄小、港地淤浅、泊位不足、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同时船只的抗风能力不强,渔船通信手段落后,加上部分渔民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及时采取撤离避灾措施,极易导致超强台风来临时船只倾覆、沉没,避风港内船只相互碰撞,撞击堤岸,毁坏设施。

大风的危害对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首先表现在对电力设施的影响上,由于抗风设计标准低,设计风速取值偏低,输出线路管理难度大,往往会导致电杆折断、输电铁塔损坏、断线、电网跳闸等大面积的断电现象;第二,大风对通信广电设施的影响也很大,超强台风易使架空导线遭到破坏,引起干线中断,基站停止工作,网络中断,其主要原因是标准化的设计施工不能适应防御超强台风的要求,基站电源保障能力不够,户外设施维护难度大;第三,大风对港口设施也有较大影响,超强台风易造成港口设施,特别是起重设施滑移、倾覆;泥沙骤淤,也会严重影响航道的正常使用;最后,大风对市政设施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表现在狂风吹倒建筑物,吹落高空物品、设施,毁坏标志标牌,危害公共安全,其主要原因是市政设施涉及的部门多,管理、维护难度大。

(二) 暴雨

台风是带来暴雨的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可能产生150~300mm的降雨,少数台风能直接或间接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短时间内如此集中的雨量在任何地区都能造成洪涝灾害。台风暴雨具有强度强、总量大的特点,引发洪水频率高,波及范围大,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大,可致使大范围城镇、村庄、农田受淹,冲毁道路、桥梁、电力通信杆塔、变电站、通信基站,淹没供水水厂,造成停电、停水、交通及通信等中断;冲毁堤防、堰坝、灌排设施,甚至造成水库漫顶垮坝。台风暴雨如果发生在山区小流域则会引发山洪和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易造成人员伤亡。台风暴雨会造成频繁的洪涝灾害,影响范围广,经济损失严重。

(三) 风暴潮

台风使海水向海岸强力堆积,导致潮位猛涨。强台风暴潮能使海面上升5~6m。若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常产生狂风、暴雨、高潮 “三碰头”,产生特高潮位。风暴潮还可倾覆海上船只,冲毁海塘堤防、涵闸、码头、护岸、避风港及其他临海设施等,造成海堤决口、海水倒灌,淹没城镇、农田,威胁人员安全。风暴潮的危害对沿海地区影响较大。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经济要素和人口集中,因台风、暴雨洪水而造成的灾害损失巨大。

二、台风引起的次生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像台风这样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些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风的次生灾害包括暴雨引起的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另外,房屋、桥梁、山体等在台风中受到洪水长时间的冲刷、浸泡,即便当时没有发生坍塌,待台风、洪水退去后,由于上述原因容易出现房屋、桥梁坍塌等,一定要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一) 山洪

山洪是洪水的一种类型,最常见的山洪是由暴雨引起的,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以及冲刷破坏力强的特点,常造成局部性洪灾。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预警预报设施不完善,故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洪灾损失。加之对山洪灾害的规律性研究还不深入,目前还没有定量判别的标准,以往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操作性不强,山洪灾害预见性差,防御难度较大。

山洪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常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2005年10月,“龙王”台风肆虐,强降水造成山洪暴发,冲击福州市区,造成福州市区138km2受淹,最深达5m,96个居民小区停电、81条公交线路停运、火车站停运、铁路中断、高速公路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32.78亿元。

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及时预警并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的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者为了救捞财物而耽误了避灾时机,造成人员伤亡。

遇到山洪应按照以下方法应急逃生: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的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是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并拨打 “110”报警,寻求救援。

(二)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并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发性、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会波及村镇等,常常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2004年8月12日,台风 “云娜”横扫浙江,给当地带来了一场50年不遇的台风灾害。8月13日凌晨4时30分左右,“云娜”逐渐离开浙江,但出乎意料的是,温州乐清市的龙溪乡等3个乡镇突然遭遇特大山洪灾害及9起泥石流灾害,当即造成29人死亡、18人失踪,灾情非常严重且救助难度极大。

一旦遇到泥石流,可按照以下应急措施逃生:

(1)泥石流是流动的,逃跑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如图1-1所示。

图1-1 遇到泥石流向两侧山坡上跑

(2)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上停留,以免斜坡失稳下滑,如要停留则应在基底稳固且较为平缓的地方。

(3)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

(4)不应上树躲避。因为泥石流的流动可以扫除沿途的一切障碍,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

(5)逃生时应避开河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而低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冲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都很危险。

(三) 山体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因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破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 “走山”“垮山”“地滑”或 “土溜”等。山体滑坡是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

2016年9月28日,受台风 “鲇鱼”的影响,浙江省遂昌县北界镇苏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山体滑坡塌方量40余万m3,20户房屋被埋,17户房屋进水,10余人遇难,形成堰塞湖,救援工作十分困难。

如果遇到山体滑坡,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要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2)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逃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均是很危险的。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3)对于尚未滑动的滑坡危险区,一旦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给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以便做好应急措施。

(4)滑坡时,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当有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拨打 “120”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