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形成对接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周边外交中对于印尼的高度重视。2014年,新任总统佐科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也引起了中国的高度关注。同时,印尼也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并且持积极欢迎态度,2014年11月25日,印尼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22个意向创始成员国。2015年3月,中印尼签署发布了《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达成共识,携手打造“海洋发展伙伴”。2017年5月,佐科总统亲自来华参加“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因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深入对接,中印尼两国在投资、贸易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基本内容

2014年,佐科政府正式宣布“全球海洋支点”战略,该战略包括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多个维度,其中又以两个层面为主,一个是经济,另一个是政治及军事,还专门成立了海事统筹部,统筹四个相关部门:海事与渔业部、旅游部、交通部、能源及矿业部,意在深度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2]

与印尼近年的经济发展举措相比较就会发现,“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是在原有经济发展规划基础上的增量改革。印尼政府曾在2011年宣布《2010—2025年加速与扩大印尼经济建设总规划》,提出了未来15年加快经济建设的三大纲领,并且以建设六大经济走廊为重点。[3]根据经济走廊计划,印尼将在国内主要岛屿上建立经济和商业中心群,以带动和发展当地经济。经济走廊主要分布在各岛海岸线上,通过高速公路连接起主要岛屿的经济中心。其目的是通过经济走廊建设,集中起各自优势,以形成整体经济发展合力。从2010年至2030年,经济走廊基建工程计划需要投入资金约9327亿美元,主要用于建设铁路、公路、港口、发电站、自来水工程以及连接运输道路等。而“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更加突出强调海洋的重要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优先规划海上基础设施,如海上高速公路、深海港、航运业和海洋旅游业等。[4]

(二)印尼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具有良好的基础

中国高度关注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与印尼具有稳定、良好的双边关系。自1990年复交以来,中国与印尼的双边政治关系不断得到提升。2005年,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更是首脑会晤频繁,继2012年3月时任印尼总统苏西洛访华后,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中印尼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11月,佐科总统参加APEC会议并与习近平主席进行了会晤。2015年3月,佐科总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2016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佐科总统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期间举行会见。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佐科总统举行会见。[5]

第二,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印尼可以发挥战略性支撑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印尼拥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印尼不仅是马六甲海峡的主要沿岸国之一,而且也是龙目海峡、巽他海峡和望加锡海峡的管辖国。二是印尼是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大国,随着近年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印尼在东盟的政治地位逐步恢复并提升,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的协调作用。三是中印尼两国在双边关系发展迅速的同时,在一些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形成呼应。[6]

第三,“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存在较强的对接性。就地理因素而言,中印尼的战略具有高度的重合性。“一路”倡议有两个重点方向:一个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另一个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印尼正好处在第一个方向的必经之路。而印尼致力于本国东西各岛之间的连接便利和经济发展,则有利于“一路”的更加畅通和互利共赢。就产业发展而言,“一路”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建设的优先领域,在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努力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而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也是以海上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并且提出在未来5年,将投资约58亿美元建设24个海港,并扩建现有的雅加达丹戎不碌港。“互联互通”概念最早是东盟提出的,2010年在第17届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强调经济体的建设将“实现互联互通,在基础设施、交通、通信等领域加强合作”,会议还通过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明确了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构建和人文交流三大重要领域的具体合作目标。其中,关于物资的互联互通,包括了公路、铁路、海路、港湾、数字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印尼还利用东道主地位,将互联互通合作列入2013年APEC年会的三大优先合作议题,互联互通合作逐渐成为APEC的战略性合作方向之一。印尼的一些项目也被列入了地区互联互通合作的规划当中。因此,互联互通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需求。[7]此外,作为同是资源和人口大国的中国,与印尼在资源、产业和进出口商品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三)中印尼合作务实深入

中国与印尼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面临相似任务,在基础设施、产能和金融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目前,两国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为主线,全面深化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和友好交流,推动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对印尼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据印尼统计,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从3亿美元快速增至33.6亿美元,同期在印尼利用外资中的占比从1.05%升至10.4%,中国在印尼外资来源国中的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第3位。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印尼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达323.4亿美元(不含油气行业投资),较上年增长8.5%。新加坡、日本、中国分列印尼最大外资来源地前三名,采矿、机械、电子、工业地产、制药等成为热门投资行业。中国对印尼的投资领域日益广泛。中国企业在印尼的投资涵盖了三大产业,主要涉及经济作物种植与加工、矿冶、电力、地产、家电和电子产品制造及数字经济等领域。以青山集团、广西农垦和天津聚龙建设的3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代表的各类园区,正成为中国企业投资印尼的重要平台。

中国对印尼的投资彰显了中国对外投资互利双赢的本质特征。中国企业在印尼的投资不仅为印尼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国家税收,还注重技术转移和人才培训,助推印尼完善产业链。中国企业在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马鲁古群岛、巴布亚等爪哇岛以外相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兴业,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扎实推动了印尼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双边贸易量稳定增长。2013年,中国首次成为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其后一直保持至今;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印尼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并呈现继续增长之势,中国是印尼的最大贸易伙伴。根据统计,2018年1—12月,印尼对外贸易36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出口1800.6亿美元,同比增长6.7%,进口1886.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累计贸易逆差85.7亿美元。其中,2018年1—12月,中印尼非油气产品贸易额696.4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印尼出口中国2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占印尼对外出口总额的15.0%,居印尼出口目的地首位;印尼自中国进口452.4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占印尼进口总额的28.5%。[8]

“一带一路”助力中印尼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快速增长。“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对现有投资与合作项目的整合与拓展。多年来印尼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工程承包前十大市场之一,2016年中国企业在印尼工程承包的年度新签合同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达107亿美元,2017年同比再增60%,再创新高升至172亿美元。

在印尼调研中,笔者专门走访了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印尼办事处。该办事处成立于2003年,到2018年累计营业额5.6亿美元,先后完成了位于东爪哇省的苏拉马都大桥项目、西加里曼丹省的塔园桥项目等,在建项目则包括梭罗路项目、万隆三期项目等。此外,还在推动包括北苏拉威西省比通经济特区项目等。根据路桥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可知,佐科政府上台后提出了在全国打造包括比通在内的8个经济特区,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先进性企业,促进印尼国际贸易发展,助力印尼建设“全球海洋支点”、“海洋强国”的战略。同时,印尼政府也十分重视“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部门会定期向中资企业推介投资项目。路桥的经验说明,中印尼两国战略的对接,正在为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创造更多机遇。

根据统计,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中国对印尼的126起投资项目中,投资最多的行业是金属/采矿业(超过半数涉及金属镍的冶炼和提取)、建筑(大部分为基础设施)和能源(包括电厂建设以及能源提取)。投资第二多的行业是信息科技/电信业、金融业和制造业(各少于总数的10%)。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泗马大桥、加迪格蒂大坝等工程项目,巨港电站、风港电站等一大批电站建设项目,以及巴丹岛中石化油储项目、西电变电器生产项目等。2016年雅加达—万隆高铁建设项目是中国在印尼新动工的最大项目。2017年中国企业在印尼较大的投资项目包括在南加里曼丹岛Batulicin建设的钢铁厂等。

在上述投资中,国有企业占投资项目总数的55%,民营企业占32%。中国民营企业在印尼的投资逐年增加,从占总数的百分比来看,从占2013年和2014年投资总数的1/3增长到占2015年投资总数的几乎一半。这与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趋势相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预测,中国未来对外投资的增长将更集中在民营企业。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一些新兴产业的合作成为中国与印尼合作的新增长点。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指出,能源、钢铁、电子等领域是印尼吸引投资的王牌,旅游、金融等新领域则开始逐步发力。在旅游业方面,中国是印尼最大的旅游来源国,2016年赴印尼旅游人数达140万人次,2017年增加到206万人次。印尼在华留学生人数超过1.4万人次,中国成为印尼第二大留学目的地。在电子商务方面,2.5亿人口的市场规模将使印尼成为亚太最具吸引力的电商市场,有关印尼电子商务行业,目前仍保持高速增长。其主要投资来源包括中国、新加坡等国,其中,在2016年G20峰会期间,佐科总统访问了阿里巴巴并邀请马云担任印尼经济顾问,以帮助印尼800万中小企业于2020年实现电商化。[9]2017年,阿里巴巴向印尼的Tokopedia公司投资总值超过11亿美元。2018年,印尼通讯与信息部部长表示,印尼将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探讨利用阿里巴巴平台扩大印尼对外出口,特别是对华出口的方式。[10]此外,OPPO、VIVO和小米进入印尼智能手机市场前五位。腾讯、滴滴出行等中国公司对印尼交通行业手机应用的投资规模快速扩大。

亚洲开发银行最新一份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仍充满不确定性,但是由于中国经济趋稳向好势头强劲,对于印尼保持稳健的、均衡的增长是利好因素。包括印尼在内的亚洲各国和地区均有机会在这一积极的市场预期出现之际,加快推进经济改革、优化生产力结构、促进重点基建项目投资,进而保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以激发中长期发展潜能。

(四)雅万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的标志性项目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印尼雅万高铁合作的议程开始于2014年11月,印尼总统佐科来华参加APEC会议期间,佐科总统受邀体验了京津城际高铁;2015年3月,佐科总统再度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4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印尼举行的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会议,两国元首签署了《关于开展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框架安排》;2015年8月,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别代表,向佐科总统递交了有关中国建设运营雅万高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10月16日,中国企业联合体同印度尼西亚国有企业联合体正式签署协议,标志着中方正式承接了雅万高铁项目。

2016年1月21日,雅万高铁动工仪式在瓦利尼举行;3月,印尼交通部将雅万高铁的特许经营权给予了中印尼高铁合资公司,双方签署协议,这为雅万高铁的建设运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同月,雅万高铁5千米先导段正式启动建设;8月,印尼交通部颁发全线施工许可;10月,中印尼双方就项目融资信用达成一致,年底草签了贷款框架协议,雅万高铁项目各项法律手续基本完备。2017年4月4日,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总承包合同(EPC)在雅加达签署,标志着雅万铁路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雅万高铁位于爪哇岛西部,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到印尼第三大城市、西爪哇省省会万隆,一期工程全长142千米,为双线电气化,最高设计时速350千米,原建设周期为3年(2016—2019年)。项目完成后,雅加达到万隆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到40分钟,有望极大改善当地交通状况,并带动沿线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商业、电子、物流和旅游产业的开发,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雅万高铁采取建设、运营、移交融资模式(即为BOT融资模式),中印尼高铁合资公司特许运营权原计划始于2019年5月31日,为期50年,特许运营权期限结束后将移交印尼政府运营。[11]

雅万高铁全部采用中国高铁技术和装备,是中国高速铁路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项目,也是首个由政府主导搭台、两国企业对企业进行合作建设的第一个铁路“走出去”项目。对于进一步打造“中国高铁”品牌,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12]该项目是中印尼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的重大铁路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早期成果。印尼铁路交通落后,铁路线路仅零星分布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部分城市,以横向铁路为主,铁路网结构不完备。基础设施建设是佐科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投资领域,计划在5年内投资约190亿美元建设3248千米的铁路网。如果雅万高铁建设成功,将为中印尼未来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深入推进,中国和印尼企业也面临更多发展和合作机遇。


[1] 张洁,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郭继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 廖建裕:《佐科的海洋强国梦》,[新加坡]《联合早报》2014年11月7日。

[3] 《印尼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站,2011年4月18日,http://www.cafta.org.cn/show.php?contentid=75435。

[4] 张洁:《“一带一路”与“全球海洋支点”:中国与印尼的战略对接及其挑战》,《当代世界》2015年第8期。

[5]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244/sbgx_677248/。

[6] 张洁:《“一带一路”与“全球海洋支点”:中国与印尼的战略对接及其挑战》,《当代世界》2015年第8期。

[7] 参见李文韬《中国参与APEC互联互通合作应对战略研究》,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王勤、李南《东盟互联互通战略及其实施成效》,载《亚太经济》2014年第2期;[日]清水一史《东盟的地区一体化——以东盟经济共同体的进展为中心》,载《南海资料译丛》2014年第2期。

[8] 《2018年1—12月中印尼贸易情况概述》,2019年1月28日,中国驻印尼经商参处,http://www.cic.mofcom.gov.cn/article/economicandtrade/indonesiaoverview/201901/407557.html。

[9] 《马云接受印尼政府邀请要做他们国家的电商顾问》,腾讯科技,2016年9月,http://tech.qq.com/a/20160909/056534.htm。

[10] 《印尼部长:印尼将与阿里巴巴合作以扩大出口》,2018年9月3日,http://www.cic.mofcom.gov.cn/article/doublecooperation/201809/403434.html。

[11] 施张兵、蔡梅华:《中印尼雅万高铁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学术探索》2016年第6期。

[12] 《动力集团华柴公司发电机组中标印尼雅万高铁项目》,《铁道学报》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