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银行:金融供给侧蝶变(新金融书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塑造“敏捷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代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接近10%的GDP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在经历了初始阶段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进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原来主要依靠要素驱动、传统产业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不能持续,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和创新驱动,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换代,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19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并指出金融业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这番话在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转型时期具有深远意义,为中国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在一定意义上适合于支持前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即以服务制造业扩张和粗放式发展为主,规模大和有抵押资产的企业容易获得金融支持;而下一步应该向更好地服务具有创新导向的小企业、为企业成长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方案转变,这就需要更适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银行业正面临着新技术和监管演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类社会正在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ABCDE五大类技术,即A(AI,人工智能)、B(Block Chain,区块链)、C(Cloud,云计算)、D(BigData,大数据)、E(Internet-of-Everything,万物互联)的应用,产业互联网和5G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促进全球金融业转型升级、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变化,特别是5G网络通信的发展将为金融科技应用提供现实基础支撑,金融科技正在加快重塑金融生态格局,这对商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随着用户消费习惯发生变迁,金融科技企业凭借其领先的科技能力、快速的市场反应和产品迭代、便捷的交易过程、优越的客户体验,逐步进入支付、财富管理、消费信贷等金融领域,形成了完整的金融业务链条,迅速夺取传统银行的客户资源,蚕食银行市场份额。益普索(Ipsos)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显示,移动支付已渗透至大众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在当季度三个月内,移动支付在个人类交易、线上消费类交易、线下消费类交易、金融类交易四大类基本支付场景的使用率分别为94%、82%、93%和30%。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格局的大势正倒逼传统银行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打造属于传统银行的“科技+金融”生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创新发展,推动服务拓展和业务转型,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防控金融风险。德勤在2019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银行在自动化、机器学习等节省劳力的技术方面的投资日益增加,已有近两成金融机构开始使用人工智能革新运营模式。作为尚属于发展中的新兴模式,金融科技也给国际金融治理带来新的风险和监管挑战,包括数字鸿沟、监管套利、不平等竞争、数据隐私保护、金融稳定等问题层出不穷,形成更加复杂的风险结构,从而提高金融风险全球治理的难度。这使得监管当局在竞争与公平、效率与创新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的权衡,国际机构纷纷建议在监管方面适应创新需求,与时俱进,加强对金融科技实体及其活动的监管,强化风险监测,强化监管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减少监管套利。

与金融科技企业相比,商业银行有其优势和不足。商业银行历经多年发展,建立了专门的评估系统监测和管理信用风险、交易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更加专业,风控水平和能力更高。同时,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耕耘多年,形成了庞大的网点渠道、广泛的客户基础、坚实的业务根基,具有快速研发推出风险回报平衡较为复杂的产品服务能力。但是,商业银行的组织决策和业务流程等相对冗长而复杂,与科技创新快速迭代、产品服务实时响应之间存在差距;业务和技术部门各司其职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协作效率低,与金融科技高效融合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商业银行往往缺少足够的创新基因与文化氛围,更喜欢小步稳妥的持续优化,同质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用户日益复杂、快速迭代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存在差距。

为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增强优势,弥补弱势,运用金融科技增强对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商业银行应积极推动自身的敏捷化转型,即以金融科技为依托,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内部实现组织和流程的高效率运转,外部快速洞察并响应客户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式的需求。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以客户为中心,从内部简约化、外部差异化和精于协同三方面着手构建敏捷银行能力,成为敏捷金融企业。

其一,商业银行打造敏捷银行能力,需要推动金融供给侧资源的内部简约化。

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正在打造一个高度个性化、高频和即时体验的世界,为了满足消费者渴望的专属市场,企业必须重塑简约化的自身架构和内部运营能力,将顾客需求更加敏捷及时地传递到生产服务端,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为客户、员工及业务合作伙伴带来新个性化客户体验。埃森哲在2019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对包括411位中国企业领袖在内的全球6600余位业务和信息技术高层管理者的调研发现,有85%的受访中国企业高管认为,整合定制化和实时交付的能力是建立下一轮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于银行而言,如果不通过组织流程简捷和技术数据建模,很难在充分发挥其综合性服务能力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实时智能的定制化服务交付。银行打造内部简约化的敏捷银行能力,主要体现在构建内部价值图谱,搭建企业级的组织架构、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借助银行科技(BanTech),运用9项技术,重构金融服务的前、中、后台作业模式,实现银行服务内部全流程的组件化、参数化、自动化,服务体验的简约化、定制化、实时化,敏捷实时洞察和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同时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敏捷银行”通过构建内部价值图谱,实现内部组织敏捷、业务流程敏捷、产品服务敏捷、人员敏捷,将拥有前瞻性的市场机遇识别和捕捉能力、快速的市场反应和客户需求响应能力、高效的组织决策和执行能力,以及高频的产品方案开发迭代能力。

其二,商业银行打造敏捷银行能力,需要构建外部差异化能力,优化金融供给侧服务。

随着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商业银行多年来普遍存在的产品服务同质化竞争现象将难以为继。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期,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发生改变,我国商业银行构建外部差异化能力,首先要从银行经营战略上对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成熟期的发达国家金融服务领先实践进行借鉴学习。笔者对2018年末部分有代表性的美资和中资银行收入结构作了分析,在美资银行方面分析了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以及富国银行,在中资银行方面分析了四大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从收入结构来看,美资银行利息收入占比为50%左右,显著低于中资银行60%~70%。主要原因为美资银行业务条线更为多元化,包括财富管理、自营交易、投行、经纪业务、托管业务等都贡献了相当一部分的收入。而中资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还是来自银行卡手续费、清算、代理以及理财产品销售等收入。美资银行和中资银行收入结构的差异,对中资银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点有一定借鉴参考意义。

在严峻的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环境下,端正发展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于金融科技对客户需求进行360度的深刻洞察,积极开发融入智能价值网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服务,构建差异化、特色化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商业银行重塑实体经济客户体验、有效提升自身价值创造的关键。一方面,大量的潜在细分市场为商业银行构建外部差异性提供了巨大空间;另一方面,外部差异化还体现在将传统服务做到更为极致、更富创新、更具特色。例如,国内某国有大型银行根据不同客户或业务类型提供差异化的授信、风控、IT支持,从B2B转向B4B,针对各类普惠金融场景模式,形成标准化的IT支持能力,迅速在不同金融场景的细分市场构建了差异化竞争力。银行外部差异性的重要价值可以从港股上市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市场估值水平得到印证。按照2019年1月7日收盘价,国有及股份制银行的平均市净率(PB)基本集中在0.5~0.8,平均PB是0.7,商业银行的同质化问题已经影响了其财务估值。而国内最早提出重点发展零售金融的某股份制银行,其聚焦金融科技应用、打造最佳客户体验等卓有成效的差异化战略则取得了丰硕的财务成果,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该行的PB高达1.29,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相对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的平均PB 0.7溢价率达84%,相对于股份制银行的平均PB 0.73溢价率达76.7%。同时从财务数据表现来看,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该行的净息差达2.48%,超过国有大行平均值约23%,超过股份制银行平均值约38%,净资产收益率(ROE)排名第一,净资产增值率排名第一,净利润增长率排名第二。

其三,商业银行打造敏捷银行能力,还需要精于协同,完善金融供给侧机制。

商业银行推动敏捷银行转型,在构建内部简约化、外部差异化能力的同时,还要充分吸收运用金融科技和银行科技领先实践,基于金融价值网打造与价值网主体的精于协同能力,一是银行前台融入商业场景提供嵌入式金融服务(embedded banking utility),银行中后台部门通过实时智能的嵌入式作业(embedded operation)前移为产品服务的协作者;二是借助交易撮合和“发放—分销”方式成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连接者,成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金融纽带。笔者在《银行科技——构建智能金融价值网》一书中谈到,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应进一步深潜以客户为中心协同创造价值的价值网时代,积极探索生态系统客户联合经营。智能金融价值网的参与者,基于各自的优势专业能力,采用B4B方式进行跨界协同,在智能分析的基础上,实时感知和响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商业银行更擅长的是风险回报平衡较为复杂的产品和综合服务能力,金融科技企业更擅长的是短平快的单一性服务和基于互联网的交互式体验,双方可通过跨界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构建涵盖客户关系、产业链、金融机构价值交互等在内的外部“价值图谱”,依托企业级管理理念,建立标准化、模块化、参数化的业务模型,形成企业级统一客户视图、统一产品视图、统一员工视图、统一机构视图、统一数据视图,为金融价值网赋能。例如,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外部渠道引进价值网内企业工商经营信息、企业重大事件等客户相关信息,通过建模进行深度加工、整合和量化分析,构建可视化的客户关系价值图谱,完成从原始信息到企业关联信息、潜在商机、风险预警数据的挖掘,应用于前台营销获客、中后台风险管控、反欺诈等领域。又如,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些银行与区块链中的私有链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围绕“核心企业+可控商品+动态资产ABS”,整合企业生产管理系统、ERP、物联网数据,实现可信贸易资产数据刻画,使核心企业三四级供应商小微企业能参与供应链,实现产业链账户及支付体系数字化、云化;并整合物流、仓储、工商、税务数据交叉验证,缓解信息不对称,实现激励相容。还有的商业银行运用区块链中的联盟链模式,进一步整合若干细分领域私有链,整合后形成私有链+联盟链的价值网,实现小微企业数据资产金融化的敏捷银行服务。

研究与经验表明,组织敏捷性与经营业绩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系。根据麦肯锡的组织健康度(OHI)研究,数据库中70%“最健康”的企业属于敏捷型组织,并有2倍的可能性取得优于同业的经营业绩。例如,海尔集团打破原有的科层制体系,向开放型的创业平台模式转变,实现了家电业的工业4.0转型,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从研发本土化到拓展本土化再到品牌本土化,实时响应全球的用户定制需求,打造海尔全球品牌策略平台,根据每个国家不同情况,建立丰富的品牌传播矩阵,创造用户个性化体验。国内外一些银行已率先踏上敏捷转型的实践之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荷兰ING银行2015年开始的敏捷变革取得了多项实效,产品上线周期从每年2~3次缩短到2~3周一次,员工效率提高30%,客户净推荐值(NPS)大幅提升。国内某股份制银行于2017年实施了两个敏捷转型试点,通过推行跨条线集中办公、授权优化、流程精简等举措,信用卡从产品开发到市场推广从原先的23周缩短到9周左右,压缩了60%的时间,试点业务流程大大优化;同时,通过将复杂业务场景或庞大项目团队划分为“子小组”分模块运作并充分授权,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实现了“人的敏捷”。国内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推出了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将自身API嵌入各家合作伙伴平台,通过输出金融服务能力,让用户能在这些合作平台与众多消费场景里轻松便捷地使用银行金融服务;通过使用API Bank,一家中小型外贸企业主发现,原先需要2周时间完成的信贷申请审批工作,现在只需1~2天就走完全部流程。

总体来看,商业银行积极推动敏捷银行转型,具有诸多益处。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塑造“敏捷银行”,以银行科技(BanTech)作为客户服务的核心纽带,可以有效激发业务、组织和员工活力,快速洞察和响应市场客户需求,在可控成本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现代财资管家”服务,有利于破除由来已久的银行同质化竞争,提升金融供给侧客户满意度和银行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在当前中国货币市场相对于资本市场对中国金融供给侧贡献度约为9∶1的现实情形下,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最核心力量,商业银行通过塑造“敏捷银行”,构建智能金融价值网为产业价值网赋能,有利于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更为精准、快速、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组合,重塑实体经济客户体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并有效防范风险。

图1 领先银行的敏捷化转型路径与经验

本书总体上呈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时代序幕:商业银行敏捷转型的背景与趋势”,分析当前全球和我国经济、金融、科技和监管等发展趋势,探讨在此趋势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自身的优劣势。第二部分“大象起舞:商业银行构建敏捷银行能力”,提出商业银行应加快推进敏捷银行转型,探讨从内部简约化、外部差异化和精于协同三方面着手构建敏捷银行能力,成为敏捷金融企业。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的同事张海波、熊静、刘程旭在本书的编辑排版工作中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感谢!感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有关工作人员以及中国金融出版社编辑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本书中部分素材曾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月报、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微信公众号和《当代金融家》等杂志和媒体的专栏刊发,所述不代表笔者任职机构观点,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是为序。

赵志宏

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