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凌尘](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77/38683677/b_38683677.jpg)
第282章
没想到,又正好遇到了一本非常不错的历史小说《新宋》。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虽然这本书是真的很厚重。而且,从第一卷《十字》到第二卷《权柄》,再到最后一部的《燕云》。可以说,是一卷比一卷厚。
但是,这是历史小说中少有的极其尊重历史的存在。可以说,连有的话都会刻意地去适应当时的时代。在最开始的描述里,作者甚至会非常好心地以石越的眼光来向我们解释,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而且,小说中时不时还会出现来自历史上的一些恰当的引用。不多不少,恰好符合这一章节的内容。这确乎是很难得的事了!
其实,通览整个故事,这确乎是一个有些立足于学术上的命题,如果王安石变法没有失败之类的假设,那么,北宋会怎么样?未来又会怎么样?
谁也说不准,因为从客观的角度而言,王安石改革中的很多措施都是对的,只是“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而导致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宋代本身就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时代,她分裂却繁荣,她保守也开放。人们常常会觉得,那是一个比较适合穿越回去的时代。因为坊与市完全分离,可以在市场中自由买卖,确乎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去会掀起怎么样的风波,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从领土角度来说,说不定可以收复失地。从未来的角度来讲,还可以发展科学技术。
因为在一些学术观点里,宋代就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伊始。虽然,赞成这个说法的人并不多。因为宋朝是绝对无法一下子便迈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除非借助了不可抗力的作用。
而这本书便是以最老套的穿越作为开端,一个作为历史系学生的石越穿越到了北宋。他在那个时代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改变历史。
虽然说,石越客观上做出最大的事就是在王安石之后进行石越的改革。然而,不一样的是,石越把司马光给拉了下来,原因是司马光挺会管账的。需要司马光来为石越进一步的改革保驾护航。
可以这么说,他改变了历史,其实又不曾改变历史。他让一些划时代的东西到了宋朝,但他其实并没有真正改变古代那种观念。他把后世的很多作品带到了宋朝,可却并没有真正地改变世界。
虽然说,他确实改变了历史。而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出现本身就是在改变历史。然而,在他不曾真的动摇大框架。资本主义自然是不曾发展的,皇帝也自然是不能推翻的,不过,单凭几个人的力量确实是不太足够的。
而且,宋代的那种士大夫政治本身也是一个极其有魅力的东西。在《新宋》中,我最喜欢的是司马光的一句话:“你说,石越到底是不是个君子?”
我真的很喜欢这句话。怎么说呢?这句话就很“司马光”,司马光评价人物臧否确乎是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即是不是君子。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王安石在朝的时候,司马光不想跟他吵就隐退了。后来,换了吕惠卿,司马光说什么也不走了。
原因正是因为,司马光觉得王安石是君子,可以把朝堂交给他,他虽然会犯错,可他的心是好的,怎么也不会出大乱子。而吕惠卿不一样,司马光认为他是小人,需要时时刻刻盯着。可谓对手之间,确乎也是存在惺惺相惜的。
其实不只是他,我们这些读者也并没有摸清楚他到底是不是个君子。
不过,我选择《新宋》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够长。因为它够长,有足足15卷。我想,在开学之前,我估计是看不完的。
不过,我还是花了很多天看这个东西的。因为,我是在蜗牛上看的,也就是一天并没有看多少,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能是因为,我也不太想开始新书了。我总有一种预感,快开学了。
我最开始反而希望自己找了本不怎么好看的书,因为不好看就没那么容易上瘾。不上瘾就不会在之后回学校之后还老是想着这本书还没看完什么的。
确乎如此,直到开学,我确实也没看完这本书。然而,我也没想到,我居然看到了最后一部的《燕云》。在《权柄》的最后,北宋在西夏领域的失地确乎已经收复了。
回到学校之后,有的东西好像变了,又好像有的东西从未改变过。首先最重要的当然是关于课程方面的。我对于课程没之前那么不顾一切和走心了。
虽然之前网课的时候,生物和化学课都还是有认真听的,可我总觉得还是有那么一些东西不曾听到。比如冯立老师在课上突然蹦出一句,“我网课的时候讲过。”
我和同桌的第一反应是绝对没有。结果回去一翻书发现我们都做了笔记。
不过,这尚且还不算太明显。
最明显的改变可能是数学课和历史课。以前我尚且还会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地听听,虽然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而现在,我索性就不听了。不管葛静会怎么样,我就是在下面写我自己的题目。
历史课彻底变成了我的摸鱼课。可能是,我确乎是真的对其丧失了兴趣。我突然感觉,我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历史。这让我有几分神伤,因为,如果我当初选择物理的话,且不说什么成绩问题。我之后可能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未来选专业。
物理生中压力肯定更大,历史生也容易走到前面。可是,他们的选择范围确实是更大的。这公平,也不公平。
我们现在这个班里一个让我非常非常讨厌的女生叫袁舟。她在刚到这个班的时候,说过一段这样的话:“我之所以选择历化生,就是因为如果我直接选择文科的话,可能就之后随随便便找个工作,我不想这样。”
这段话让我印象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