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吴歌研究过去民间文学界的成果较多,音乐学者除了易人、黄白、冯智全以及本人外鲜有涉及。但是吴歌首先是歌唱的艺术,所以音乐学界应该积极参与到吴歌的研究中来,应该积极参与到发掘并发现吴歌的音乐艺术规律和独特艺术价值的工作中来。
现在,我的博士毕业生、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王小龙副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潜心思考,拿出了这本《胜浦山歌:一个吴歌歌种的定点考察》,我初步阅读了书稿,觉得很有意义。第一是该书全面细致剖析了一个吴歌歌种,解剖了一个“鲜活的麻雀”。这种以小见大的观察法,正是学风踏实的一种体现。正因为如此,该书稿中提出的胜浦山歌的程式性规律,胜浦山歌的“以腔传辞”的规律等,其实也是吴歌的一般规律。第二是作者大胆摸索新的研究方法。过去口传文化不容易说清楚历史脉络,本书稿中作者采用陈应时先生“以乐谱自身求得答案”的思路,采用胜浦山歌内容本身的叙述来探讨胜浦山歌的发展脉络。这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探讨历史发展问题,还需要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多重证据的佐证,但是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
胜浦山歌我在20世纪80年代接触过,后来,荷兰学者施聂姐来上海音乐学院访问时,我们课上也探讨过。现在根据小龙书稿的描述,胜浦已经由农耕文化彻底过渡为城镇文化,因此,对胜浦地区基于农耕文化之上的非遗保护,包括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的课题的研究异常紧迫。这也是类似于胜浦地区这样的全国众多转型地区的“新市民”确立自己文化身份、建立文化自信的来源所在。希望有关方面能尽快予以重视,并拿出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来。
2018年12月28日
时年八十
(江明惇: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书记,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